對越反擊戰,邊境地區埋下多少地雷?87名村民炸得只剩78條腿

2023-11-23     彤陌紅塵

原標題:對越反擊戰,邊境地區埋下多少地雷?87名村民炸得只剩78條腿

眾所周知,中國除四大發明外,另一項重要的發明就是地雷。地雷的發展還經歷了一段曲折的歷史。

早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就發明了以油為染料的地雷,到了明朝後中國地雷科技進入井噴階段,無數有趣的地雷被發明並應用於戰爭。抗倭名將戚繼光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種讓敵人自己踏上就會在自動爆炸的觸髮式地雷「自犯鋼輪火」。

後來滿清認為只要八旗子弟的刀馬功夫還在,就能千秋萬代統一江湖,因此,在滿清建立後的百餘年間,歷史上竟然找不到滿清軍隊使用地雷的記載。直到鴉片戰爭後火器製造家丁守存發明了一種新式地雷,名曰「跳雷」,這項發明震驚世界。

到了近代後我國的地雷技術又進入了一個高峰期,歌頌山東人民抗日的《地雷戰》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當然在之後的戰爭中,地雷成了主要的火器。

1979年2月17日至1979年3月16日勝利結束,這就是著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結束後,為了邊境安全,中越雙方都紛紛在中越邊境埋下大量各種各樣的地雷,直到1989年中越雙方在中越邊境進行了長達十年之久的地雷戰。

中越邊境長達1300公里,戰爭遺留下來的地雷是全人類的公敵。因與越南接壤,雲南、廣西兩地境內存在著許多「地雷村」。

僅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一地的數據表明,從1979年至2003年,該州因不慎觸雷致傷殘人數達5878人,年齡從8歲到84歲,5萬餘畝耕地因此荒蕪。文山州下轄的沙仁寨一度曾出現87名村民被地雷炸得只剩78條腿,成為「聞名」世界的地雷村。

為了徹底消除邊境地區的地雷隱患,還人民群眾一個和平安寧的家園,中國在中越邊境的掃雷行動從1992年至今已持續25年。這個過程到底有多艱難?看完下面的數據你肯定會為奮戰在一線的排雷官兵所震撼。

中越關係正常化不久,從1992年至1994年,中國政府展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排雷。首先清除了埋在邊境口岸、通道還有邊防巡邏道路上的地雷。此次共掃除20多種雷種的地雷28萬餘枚,其它爆炸物12萬餘發。不過還遺留大面積雷場。

第二次排雷從1997年開始到1999年,雲南和廣西邊境地區展開世界軍事史上最大規模的掃雷行動,一共掃除地雷50多萬枚,爆炸物18萬發。自此,人觸雷的事件大幅降低。

經過兩次中越邊境的排雷和1次勘探排雷及長期的日常排雷,仍依存有48片雷區、95個雷場中的47萬餘枚地雷和15.7萬餘各類爆炸物,只能將這些「硬骨頭」封閉起來以防村民誤入,減少傷害。

妨礙排雷的工作的最大障礙就是時間的洗禮和雷區地形的多變,一場暴雨、洪水、地震、泥石流過後,地雷和爆炸物的位置就會發生改變。即使排雷工兵發明了無數排雷的裝備和方法,但依然有漏網之魚,最後只能用簡易金屬探測器進行人工排雷。

令人心痛的是,當寫著「雷區禁止入內帶有骷髏」字樣的石碑被推倒的後,又豎起了一座座烈士的墓碑。

新一輪掃雷行動為時一年,是一種掃尾工作。「全面」、「徹底」顯示出這次掃雷與此前的不同。

最近我國從又新引進了排雷鼠,這種鼠對炸藥的嗅覺極為敏感,就連塑膠地雷都難逃出它們的雙鼻,體重也輕即使誤踩到地雷上,也不會「身亡」,只要發現一塊地雷,獎勵一小塊食物後,小傢伙又會很賣力的工作。

據說,10隻這樣的老鼠就能排除上萬平米區域內的地雷,但願這些小東西的服役,能為我國邊境人民和解放軍排雷官兵帶來平安。

令人感動的是,當一線排雷士兵完成任務後,會手挽手親自在雷區走一遍,親身檢驗排雷成果,確保萬無一失後才會給雷區「摘帽」。但是戰爭是殘酷的,和平是美好的,珍愛和平,敬愛生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4276ecef4e12ce47b891f9a54d7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