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健康成都官微發布:近期全國、全省流感活動水平持續上升。成都市監測數據顯示:近幾周以來成都流感病例數及監測到的流感陽性標本數呈現出逐步上升趨勢,目前甲型(H1N1)與甲型(H3N2)流感病毒共同流行。
同時隨著流行強度升高,開學等人群聚集性增多,人群密集場所發生聚集性疫情的風險加大。
「發燒之後,不推薦擦酒精、洗溫水澡進行物理降溫,會增加身體原本的不適,」這是來自於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 「左立旻」醫生在直播中的緊急提醒。
這個春天,對於很多人來說,甲流都是繞不過去的一個關鍵詞。很多家有甲流感染者的家庭都很關心:甲流引起的發燒,應該如何應對?什麼時候應該去醫院就診?
酒精擦身體、溫水洗澡?
這些物理方式降溫不再被推薦
就甲流來說,在感染之後,多數人會出現發燒的症狀。有些人會採用傳統的物理降溫的方式,例如用酒精擦拭身體、用溫水洗澡。但是左立旻醫生說,新的指南已經不再建議用這些方法。
"用了可能會加重病情!」左立旻醫生解釋說,發燒是我們機體抵抗疾病的防禦反應,是機體對抗病原體的過程產生的。
發燒怕冷是身體的自然保護反應,如果強行物理降溫,雖然體溫下降了,但是 會讓機體感到更加不舒服,還有因削弱防禦反應而加重病情的風險。
如果還是想用物理方法降溫,可以用 退熱貼、退熱珠降溫; 不要穿太多的衣服;降低環境的溫度等,來達到降溫目的。
如果要退燒,應優先選擇 退燒藥。隨著降燒理念的發展,現在的退燒藥物使用指征不僅用於降體溫,還能用於改善身體不舒適的症狀。相比物理降溫,藥物降溫是首選,可以服用 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退燒,但是不能同時用哦。
左立旻醫生提醒,在吃退燒藥的時候, 需要保證身體的水分充足。 充足的水分能夠讓身體通過尿液、汗液把身體的熱量帶走;而如果水分不足,隨著部分汗液的蒸發,可能造成身體脫水。
判斷身體水分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身體的接受程度,「 能喝水就儘量喝,如果不喜歡喝白開水,可以用飲料、湯、粥等代替。」 左立旻醫生說,如果在家不能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出現脫水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通過輸液等方式補充,把水分補進去。
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區別
據左立旻醫生介紹,在流感感染之後,患者多會出現發燒的症狀。很多人都認為,發燒超過38.5℃才能使用退燒藥。在左醫生看來,兒童只要是 發熱性的疾病且出現不舒適的臨床表現,都可以吃退燒藥。退燒藥可以起到緩解身體不適的作用。退熱藥品一般4-6個小時服藥一次,一天不要超過4次。
甲流和感冒有很多相似的症狀,應該如何區分呢?
溫度更高,全身症狀更重,併發症多,病程更長,可能超過半個月。
溫度更低,幾乎沒有併發症,一周時間左右就能康復。
總體來說,甲流症狀更嚴重,普通感冒的症狀更輕。
是否送醫?
這兩點判斷標準很重要!
據左立旻醫生介紹,是否需要去醫院,有兩個判斷標準:
一是時間:
越小的孩子抗病能力越差,病情發展往往比較快,如果發燒超過24小時不退,就需要及時就醫。
二是精神狀態:
身體抵抗力較差的孩子和老人是甲流高危人群。尤其是小孩子,年齡越小,發生的症狀越隱匿,這就需要家長觀察孩子發燒的同時還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面色、食慾等情況。
如果是發燒24小時之內,孩子活蹦亂跳,精神情況很好,食慾也沒有影響,就可以在家裡面觀察。
而如果精神萎靡,可能再伴有一些其他症狀,如面色不好、進食少、嗜睡、肌肉疼痛、頭痛、頭暈等,如果這種情況超過了24小時,不要等,馬上去醫院就醫。
本期科普醫生
醫生簡介
四川省醫師協會急救專委會委員;四川省醫學會急診會中毒與復甦組委員; 四川省預防醫學會兒童傷害防治分會常委; 四川省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委員; 成都市急診質量控制中心專家委員; 成都市兒科質控中心專家委員。
常年從事兒科工作,對普通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及危急重症的診斷與處理有著豐富臨床經驗,在小兒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心肌炎、川崎病及其併發症以及心律失常方面有著深入臨床研究。
文/編輯 | wendy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包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