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檔票房爆火,電影投資斷檔,2024年或觸底反彈

2023-08-24     鏗鏘電影

原標題:暑假檔票房爆火,電影投資斷檔,2024年或觸底反彈

今年暑期檔電影市場爆火,但廝殺的異常慘烈!

先是陳思誠監製的懸疑、犯罪類型電影《消失的她》開畫高歌,又多次「逆跌」,一路領跑,以35億票房暫時問鼎暑期檔票房冠軍。

再是王寶強的《八角籠中》全國範圍的超長點映,促使觀眾口碑持續發酵,以目前22億的票房躋身暑期票房榜前四。

而《長安三萬里》憑藉8.3豆瓣高分,以17.7億票房成為國產動畫票房影史上的第二名,不僅創新呈現中國傳統文化又一可能性,更為中國動畫電影拓寬了新的邊界。

《封神·朝歌風雲》(第一部)烏爾善導演以一己之力堅持初心,十年磨一劍,憑其「史詩大片」、誠意滿滿的「巨製」被不少業內人士譽為「中國電影最高工業標杆」,一路逆襲,以目前26億已收回第一部拍攝製作成本的票房,終於擠進今年暑假檔的前三。

然而,進入8月暑期檔尾聲,正廝殺白熱化的電影市場又迎來一匹黑馬——寧浩監製、申奧執導的電影《孤注一擲》後來居上,以點映和預售破5億的黑馬姿態,打破過去五年暑期檔劇情片首映日票房紀錄,現以破30億票房正來勢洶洶衝擊今年暑假檔的票房冠軍寶座。

據燈塔專業版預測顯示,《孤注一擲》最終票房有望超過《消失的她》達到40億元。那2023年暑期檔票房將打破疫情前2019年的票房紀錄。燈塔數據顯示,截止8月23日12點,中國電影大盤單日票房已連續60天突破億元,創大盤單日票房連續破億元天數最新高;2023年暑期檔國內總票房突破193.23億元的最新高值。歷年暑期檔票房中2019年暑期檔票房為177.78億元。2018年暑期檔票房為173.77億元,2017年暑期檔票房為163.57億元。

疫情之後,觀眾高漲的觀影需求,讓電影市場逐漸回暖。特別是今年的暑假檔,眾多高質量內容的電影口碑和熱度吸引著不少人又重新走進了電影院,讓電影背後的出品方、製片方也賺得個個盆滿缽滿。

電影《消失的她》影院上映的密鑰已延期了2次,一直要上映到9月21日。其電影背後的出品方或聯合出品方有16家公司參與投資,該片全部投資成本約在3億,由北京壹同傳奇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主投主控,壹同傳奇為陳思誠的公司,他將與包括上海淘票票公司、上影集團、天津貓眼等16家公司一同參與分享這場「饕殄盛宴」的票房分紅。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該片片方分帳比例為41.28%,分帳票房收益高達13.26億,凈賺10億以上。

同樣,王寶強的電影《八角籠中》也延期了1個月的上映密鑰。目前片方可分帳金額為8.26億元。據公開資料顯示,《八角籠中》有四家主要出品方,其中三家公司為王寶強自己公司,聯合出品中有陳思誠的北京壹同傳奇公司。該影片除了王寶強和王迅外,幾乎沒有大明星演員參演,電影是王寶強自己投資沒拿片酬的,這樣成本應該不會很高;所以,王寶強和陳思誠成為了今年暑假檔電影票房的最大贏家。

最讓人想不到的是,有參與製作的業內人士透露,今年的票房黑馬電影《孤注一擲》其製作和宣發成本一共才5000萬左右,屬於腰部中下成本製作。上映前很多業內人士都並不被看好,但《孤注一擲》上映後卻一路高歌猛進,甚至有望突破40億元的紀錄。如果《孤注一擲》最終票房高達40億,出品片方將盈利或超15億,這正好驗證了天津壞猴子影業公司董事長寧浩在電影市場中採取「以小博大」巧幹的策略風格。當年,寧浩導演他的第一部處女作電影《瘋狂的石頭》時,因到處找投資吃了不少閉門羹而無人問津。是香港劉德華先生伸出了貴人的援助之手,向他投資了350萬元,才有後來電影《瘋狂的石頭》上映後的黑馬和爆火,如此以優質故事內容作為博弈,最終賺到了2534萬的高票房收益。從此,寧浩一發不可收,成為了穩坐國內叫好又叫座的高票房商業類型片電影導演。

《封神》三部曲拍攝製作成本高達24億,平均一部成本為8億,宣發成本三部為6億。烏爾善導演曾說過,單部影片成本就高達10億。貓眼數據顯示,目前片方分帳票房金額為8.8億,算是目前只收回了電影的拍攝製作成本。

當然只「以票房論英雄」並不客觀,也不公正。電影製片人郭辰認為,從項目的文化價值投資來看,《封神》無論票房如何還是賺的。因為在他看來,《封神》與《流浪地球》將中國電影產業攝製技術提高了一大截。從商業角度講,不能只看一部影片的票房,還要看它衍生的文旅市場。比如拍攝場景的文旅衍生品銷售,場景、特效的數據資產、電影工業概念的特效復用價值,還有類似漫威宇宙或迪士尼的全球文化輸出價值。其多面的隱性價值與顯性價值疊加在一起才能體現出一部影片的最終商業價值。

綜上,今年爆火的暑期檔電影,給持續幾年且低迷的中國電影市場迎來一縷難得的新曙光。但與觀眾持續釋放的觀影需求不同,今年電影投資市場依舊處於寒冬。電影製片人郭辰說,今年的電影投資市場比疫情期間還要艱難,幾乎已經處於谷底了。電影項目找到資金的難度變大了,以前能拿到200-300萬的投資,難度係數還不大,現在我們「就差跪地上求了」!他表示對目前的電影融資很無助,多少都顯得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無奈感!

電影項目在商業上,其實和房地產經營一樣,是一個售賣預期收益的生意。郭辰稱,如果市場預期收益不穩定,那投資電影的錢自然就不好找。電影也是一門生意,以前電影行情好的時候,過10億的票房,幾乎每個月都有,每100部電影中有30來部都是能通過票房賺錢的,還有20部也是可以收回成本的;但今年暑假檔前可能就一兩部大盤能掙錢。幾年疫情持續的市場下滑,電影博弈機率就突然變小了,投資人的顧慮也就增多了這很正常,也是無形市場規律的調節。比方,以前100個電影項目,有100-120個資方,現在100個項目,只有10個資方,很明顯這幾年電影行情不好,投資人因市場因素和規避風險的原因離場了,唯一的好處就是,這樣也擠壓了市場裡那些靠電影來投機取巧和資本泡沫,起到了優勝劣汰,淘汰了不少業餘和不夠專業的行業從業人員和影視公司,讓下沉真正做電影內容的專業電影人能拍出市場認可的好作品。今年暑假檔這幾部電影能真正地爆火,在這方面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另一方面,因疫情緣故,幾年拍的電影都沒有上映,全被積壓在今年一起集中上映,這當中有幾部爆款也很正常。但隨著中國電影提質增效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被積壓的電影終究會在今年年底全部釋放完畢,估計到明年電影產量將會出現「腰斬」危機,製片人郭辰表示,敢在今年開機的人,全是「勇士」,能在今年開機的電影項目,幾乎已經處於行業金字塔尖。為提質增效,毋庸置疑,電影故事內容的質量肯定是擺在第一位的。

同為電影製片人,許澎澎也同樣目睹了從2018年以後,電影市場的一次被動洗牌。許澎澎說,影視行業經過幾年前一段時間的野蠻生長後,現在門檻越來越低。前幾年市場熱錢很多,不管是哪個行業,只要有錢,大家都願意出來投電影,一個電影份額通常還會有很多人去搶。熱錢的湧入,導致電影行業的分母變大,片子增多。然而硬幣的另一面,行業變得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劣幣驅除良幣」的現象比比皆是,專業的也好業餘也罷,大家都沒有耐心沉下來心來創作好內容,只想搶市場賺快錢,最終的結果還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造成了市場上大量電影資源和投資資金的不必要浪費。

同樣,三年疫情也加速了整個電影行業的淘汰賽。過去不那麼專業的電影投資人、製作公司、導演、製片人開始主動或被動離場。過去「高舉高打」不到一年就做一部電影的從業人員,現在很多都已經轉行了。許澎澎表示,今年還堅守在電影行業的人,一定是這幾年大浪淘沙留下來真正熱愛電影和懂市場的人。

許澎澎還表示,2023年的電影投資邏輯已經徹底改變。跟其他行業相比,過去一部爆款電影回報率非常高,成功機率也大,清明檔、五一檔、中秋檔、暑期檔、春節檔等都很容易突破20億、30億票房。但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投資者變得更冷靜,會分析電影的目標受眾人群、故事代入感和調動大眾情緒的價值點等,考慮題材的商業化和多樣性,開始關注電影的人文價值和社會價值性等。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因為一個明星主演或是某類網爆的小說及題材IP而投資一部影片。現在投資決策建立在對電影項目周期的把控,項目風險評估,主創團隊的專業性,在哪裡拍攝、執行度如何,預期檔期,同檔期電影競爭,每個城市上座率程度,話題傳播度、點映口碑度、宣發營銷等等,數據需要分析地特別精準,之後再決定是否進行投資。

不過,這對於電影行業而言,專業、謹慎、觀望反而是對行業健康成長的一個濾網。許澎澎認為,行業最終靠市場調節,市場經濟有波動起伏很正常,目前,電影行業處於低谷並不意味著被一棍子打死,反而是低谷時期可以篩選掉很多不專業的泡沫團隊,不理性的分母投資。

2024年中國電影或有望觸底反彈,實現第二波電影市場的投資利好。郭辰表示,今年電影從業者依舊非常艱難;但危中有機,今年能開機、拍完的電影項目,也就意味著影片質量過硬,2024年市場競爭相對沒有那麼激烈,會再次迎來電影市場票房的高光時刻。

電影產業是否回暖跟大經濟形勢有一個協同度,它可能稍微有些滯後。許澎澎表示,眼下電影投資項目雖然不多,但她對未來還是十分看好。她預測,2024年將會是電影市場一個利好的上行趨勢。

(搜狐「鏗鏘電影」專欄文章,文/張乃平,責任編輯/明月林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3717a9cd52f703b621108a8a6aca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