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滲透率即將破40%的電車時代,捷途旅行者是怎麼踩出一條高質量出路的?

2023-11-12     汽車扒一扒

乘聯會過往數據顯示,電動化滲透率以每個月1%的速度增長,預計在今年年底,單月滲透率將會達到40%。

在這個電動化增速迅猛的時代,傳統燃油車不僅僅遇到的是搶奪銷量能力下滑的問題,更遭受著「技術落後」的不平等歧視。

能夠在剩下的60%燃油車市場中做出增量,需要企業擁有很強的洞察能力、設計能力、技術儲備以及精準的市場調研。

作為一台沒有歷史沉澱的全新產品,捷途旅行者首月銷量7931台,從均價15萬+的產品定位來看,捷途旅行者給市場開闢了一條新的「藍海市場」。

截止到今天,自主品牌的品牌均價也還是只穩定在10萬左右,吉利、長安、奇瑞、長城單車均價不超12萬。

這也意味著2.0T車型定價已經超過16萬的捷途旅行者,即便是在需要繳納購置稅的情況下,依然有大量的用戶群體願意拋出橄欖枝。

01 粉絲群體的瞬間釋放

捷途旅行者的銷量驟增是建立在奇瑞龐大的用戶粉絲基礎上,理工男的形象深入人心,無論是生產工藝、技術儲備、 質保服務,奇瑞的形象都帶給了用戶群體深刻的印記。

這種印記在傳統SUV市場中已經快速驅動奇瑞品牌增量發展,10月份海內外銷量破20萬,迎來了深耕乘用車市場20年之後的收割期。

捷途旅行者作為高度傳承奇瑞品質的產品,開拓出來的SUV、輕越野生活方式,繞開了競爭激烈的傳統SUV市場,用巧妙的設計理念以及更好的白車身架構,構建出來基本的戶外旅行生活。

簡單來說,捷途旅行者出生在「名門世家」,同時擁有繞開競爭激烈鋒芒的產品定位,所以能夠在上市初期就獲得大量用戶群體的支持和認可。

而且從目前的熱度和趨勢來看,首月接近8000台銷量只是捷途旅行者的一個開始,在後續改裝文化行成、成本均攤優化產品、 產品保有量驟增之後,還會有持續的銷量增長點。

02 技術標準的主流

輕越野產品要比SUV更加複雜。

SUV大多數都是轎車平台簡單改造而來,不具備很強的剛性,同時通過性、接近角、離去角以及戶外旅行細節的設計差強人意。

捷途旅行者上市之前已經做了大量的測試和優化,在細節上努力和SUV做出差異化表現,事實上這不是我們傳統認知的「承載式產品」。

比如說其雖然是承載式車身結構,但白車身的扭轉剛度達到了31000Nm/deg,這意味著車輛「抗扭性能」極強,尤其是交叉軸、炮彈坑的車身剛性優秀。

為什麼一定要保證車身抗扭性能?

抗扭性能是整車安全性的基本保證,不僅僅是我們常規理解的扭轉安全係數,如果扭轉剛度不夠出色,那麼天窗可能會被撕裂,車門無法很好的閉合。

碰撞時車輛的潰縮和碰撞力的傳導路徑也不會按照設計指定路線分散,退一步來看31000Nm/deg的扭轉剛度,已經是承載式SUV的TOP級表現。

同為承載式車身結構的路虎衛士,扭轉剛度是29000Nm/deg,當年非承載車身的衛士這一數據是27000Nm/deg。至少說明一點,在用料上捷途旅行者傳承了奇瑞一貫的鋼筋鐵骨風格,安全性能很難被質疑。

此外其使用了奇瑞全新的鯤鵬2.0TGDI發動機,扭矩達到390牛米,作為一台「輕量化成功」的SUV,拖動一台整備質量1.8噸的SUV難度不大,更何況其最大扭矩出現在1750轉,扭矩平台寬度達到2250轉,持續到4000轉才開始下滑。

並且從Map圖來看,4000轉以後的鯤鵬2.0TGDI發動機,扭矩下滑並不明顯。

配合著多模式電控為主的智能四驅、28°接近角、30°離去角、700mm涉水深度,戶外使用生活拓展能力的確更強。

03 合資SUV危矣

捷途旅行者開拓出來的是新的燃油車使用場景,壓制的是合資SUV,在合資品牌價值下滑、使用場景單一的市場認知下,捷途旅行者拿出的生活方式、設計理念、產品定位和技術標準,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生活方式。

所以捷途旅行者能夠在燃油車市場下滑40%的背景下,首月完成接近8000台的銷量成績,壓力很準確的給到了合資SUV這邊。

從未來的市場發展來看,合資SUV的價格、銷量還會被進一步壓縮,自主品牌在15萬-20萬級市場擁有和對手正面博弈的能力,這是中國製造的一次強勢反攻,也是消費者期待看到的結果。

從未來的規劃分析,捷途旅行者還會有新能源版本出現,綜合生活場景更加出色,自動駕駛、智能體驗、電動化場景將會更加豐富,對於輕越野的用戶來說,必然是一次巨大的用車升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359e80b10ce9cda0137ada142b6ce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