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娃很醜,別發了!」95後寶媽曬娃成癮被懟,如何科學曬娃?

2023-07-19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你娃很醜,別發了!」95後寶媽曬娃成癮被懟,如何科學曬娃?

大多數寶媽生娃以後,社交媒體上最不缺的,就是寶寶的萌照。

但曬娃一時爽,一直曬娃,難免就會讓其他人不爽。

前段時間刷到一位寶媽分享,自打寶寶出生,怎麼看覺得怎麼可愛,所以變著法地給娃拍美照,全部發在了社交媒體上。

開始大家還會點點贊,在照片下豎一豎大拇指,夸一夸寶寶真可愛。

可時間一長,互動的人越來越少不說,還有人明確表達了反感。

某天寶媽像往常一樣,在朋友圈裡曬了一張孩子吃蘋果的照片,並配文「吃個蘋果也這麼可愛」。

結果剛過去幾分鐘,就有一位朋友評論道:

「你娃這麼丑哪裡可愛了?求您別再發了!」

寶媽看完火冒三丈,緊接著這位朋友發了一條動態:

「拜託能不能不要整天在朋友圈曬娃了!明明孩子丑成那樣,還要天天曬!」

還在動態下面配了一張「好噁心」的表情包。

可想而知,這下寶媽徹底氣炸了,當下就要找這位朋友理論,卻發現已經被對方拉黑。

寶媽越想越氣,就把前因後果發到網上,打算讓大家評評理,沒想到卻「翻了車」:

「喜歡自己的寶寶無可厚非,但也不要頻繁曬朋友圈!」「在父母的眼裡,再丑,也是優良品種。」

熱衷於曬娃的寶爸寶媽不在少數,但曬娃過於頻繁,往往就會招來他人的厭煩。

而且更重要的是,曬娃存在很強的潛在風險,家長眼中展現孩子美好的照片,卻很有可能經過惡意處理和使用,給娃帶來危險。

所以曬娃看似只是一件小事,我們作為家長也應該多注意。

曬娃關乎孩子安全

2018年4月,美國兒童救援聯盟發起了一項名為KidsForPrivacy(孩子的隱私)的公益運動,倡導家長們不要在社交媒體上,暴露關於孩子隱私的照片和內容。

這裡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這是小題大做,只是曬娃而已,能有什麼大不了?

但這還真不是危言聳聽,兒童救援聯盟的創始人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

他邀請了一位媽媽和一位網絡安全專家,讓網絡安全專家觀看了這位媽媽的社交媒體頁面。

結果在二者互不認識的情況下,專家說出了她丈夫的名字、孩子的名字、學校、老師的名字,甚至連她們一家經常光顧哪家遊樂場都一清二楚。

寶媽聽完感到不可置信,萬萬沒想到孩子的隱私會被泄露的如此徹底。

事實上,儘管表面上看曬娃是家長的個人選擇問題,但身處信息時代,孩子的照片被上傳網絡之後,其傳播範圍之廣、傳播速度之快,是我們普通人難以想像的。

比如蘇州一位寶媽,平時經常在朋友圈曬娃、曬豪宅,結果就被債務纏身的小學同學盯上了。

小學同學在這位寶媽的車上裝了GPS,再加上寶媽在朋友圈中曬出的信息,企圖對其女兒實施綁架。

好巧不巧的是這位寶媽給車做保養,正好發現了車上的GPS裝置,及時報警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頻繁曬娃不僅會招致他人反感,更會暴露孩子的隱私,關乎孩子的安全問題,需要家長在這方面多注意。

如何「科學」曬娃?

1.留意照片隱私信息

家長們曬娃的照片千奇百怪,但最關鍵的一點是,帶有隱私信息的照片千萬不要曬。

比如孩子的正面照、穿內衣的照片,帶有孩子就讀學校、家庭住址、姓名、班級等信息的照片,可能暴露孩子行蹤的照片等等。

這些照片中的隱私信息都可能被壞人盯上,做出違法行為,大家在曬娃前要多檢查幾遍。

2.注意發布平台

不同的社交平台有不同的查看規則,比如有些社交媒體面向全網用戶,只要你將孩子的照片曬出來,任何一個人都能夠進行搜索、下載。

家長在曬娃時要儘量選擇一些只有家人、朋友的社交媒體,或者設置好照片的查看權限,確保照片不是全網隨意可見。

此外,現在一些社交媒體還會顯示照片的位置信息,也需要我們提前關閉。

3.尊重孩子意願

絕大多數家長曬娃時,都不會考慮孩子的意見,只顧著「自我滿足」。

但對於照片被發到社交媒體上這件事,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樂見其成,有些孩子會覺得,家長把照片發在社交媒體上是一種困擾。

因此,如果孩子對曬娃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在曬娃之前先獲得孩子的許可。

老苗結語:

曬娃看似事小,但卻是關乎孩子安全的大問題,需要我們每一位家長都提起警惕。

信息時代,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希望大家能夠在曬娃這件事上心存警惕,千萬別給壞人留下作惡的機會。

今日話題:你平時會經常曬娃嗎?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3593414b1171b8cdf748d4c11537f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