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澤明電影中最好的故事是哪一個?
也許有人會說《七武士》《羅生門》《影武者》《用心棒》等一連串大片。
但私以為黑澤明最好的故事在他執導的現代時裝片中,《野良犬》《生之欲》《天國與地獄》《惡漢甜夢》,其中最突出的應是《惡漢甜夢》。
《惡漢甜夢》的出現與《戰國英豪》有關。
1958年,黑澤明在拍《戰國英豪》,由於天氣惡劣,拍攝周期延長,導致嚴重超支。
於是東寶公司就建議黑澤明成立一家製片公司,以共同合作的方式,讓黑澤明自己承擔一部分風險與投資。
黑澤明採納了這個意見,他認為自己的公司製作的第一部電影應該是部商業片,一個講述反抗故事的《惡漢甜夢》應運而生。
可大師就是大師,就算拍商業片也不隨便應付,也要讓影片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為了讓《惡漢甜夢》的劇本更加完善,既可以起到揭露現實的作用,又能夠規避審查風險,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黑澤明煞費苦心。
包括他自己在內,《惡漢甜夢》一共用了5名編劇,花費數月打磨劇本,這在黑澤明的作品中是比較少見的。
《惡漢甜夢》改編自真實事件,但又不能讓事件中的那些人看出他們的影子,卻又得讓片中的角色是每個人的投射,這對劇本結構的要求特別高。
幸好黑澤明、橋本忍、小國英雄等人是久經沙場的編劇,各種類型的結構他們都諳熟於心,難點在於怎麼把每個人寫的情節與黑澤明的想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這種組合不是簡單地排列,而是要透過劇情和角色探討社會的本質,造成社會黑暗的根本原因,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給出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方法。
那麼如何藉助文本設計來解構?黑澤明在《惡漢甜夢》中婚禮的開場。
這一巧思對科波拉的啟發非常大,他將其用到了自己的電影當中,《教父》便是以婚禮開場,多人群像,每個人起初的行為預示著每個人的結局。
《惡漢甜夢》的開篇先是嚴謹的構圖,讓片中隻手遮天、狼狽為奸的官商在人群的最深處,其他人分列兩排。
然後藉助記者之間的對話讓人物間的關係和衝突凸顯出來,無需說明戲劇張力,事件的大概脈絡便清晰地顯現。
最後大樓形狀的蛋糕出場,沒有任何台詞,服務員推著蛋糕徐徐走入婚禮大廳。
看到樓形蛋糕,角色慌亂不安、強裝鎮定、伺機而動,黑澤明以白描的方式展現人物性格,讓他們的表現成為故事的引子,為後續發展埋下伏筆。
這段20分鐘的開場,攝影機推拉搖移跟,鏡頭平拍、仰拍、俯拍,配以構圖、道具,打光,演員的走位,一場精彩紛呈又技法嫻熟的調度躍然於銀幕。
《惡漢甜夢》的故事雜而不亂。
三船敏郎得知自己的父親被官商聯合逼到跳樓自盡後,決意查明真相,為父報仇,但對方隻手遮天,他勢單力薄,難以撼動他們分毫。
為了將他們一網打盡,讓罪惡不再逍遙法外,三船敏郎專門設計了一套復仇計劃。
先是與香川京子戀愛結婚,再逐步接近她的父親岩淵,最後取得證據,讓他們繩之以法。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按照這樣的邏輯進行。
三船敏郎的取證方法,對方消滅證據的手段都不新鮮。
對於現在的觀眾來說,這類懸疑鋪陳方式已經見過太多遍了,根本提不起什麼興趣。
而且片中被親情、愛情困擾和牽絆的橋段也沒有任何創新的地方。
完全是為了增加戲劇衝突和張力而添加的元素,只是為使劇情發展不那麼平淡乏味,有些高潮出來。
如果《惡漢甜夢》真的依照一切順利地設定走下去,這就是一部實打實的《斷橋》2.0,但《惡漢甜夢》好就好在沒有落俗,片尾的反轉讓影片成了新現實主義。
結局部分,三船敏郎已經掌握了岩淵他們貪污腐敗,謀殺害人的所有人證、物證,準備召開記者會,將真相公之於眾。
即使香川京子的到來也沒能打亂他的安排,但他小看了岩淵的狠心,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維護他背後的利益,岩淵欺騙女兒。
從她口中套到了三船敏郎的所在地,並策劃了一起三船敏郎醉酒駕車的謀殺案,最後三船敏郎所期待的壞人伏法,好人沉冤得雪的戲碼並沒有上演。
反而壞人安穩落地,繼續作威作福,這才是最狠,最真實的結尾,因為現實中這種結局才是大多數。
此外,黑澤明在《惡漢甜夢》中的技法也特別成熟。
很多人對黑澤明有一個誤解,認為他只會拍武士片或時代片,其實黑澤明的懸疑片也很拿手,《野良犬》《天國與地獄》《惡漢甜夢》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這些電影中,黑澤明尤其擅長通過一個符號來作為引子,並成為暗喻全片的線索,《野良犬》里是失槍,《天國與地獄》里是三千萬,《惡漢甜夢》是蛋糕。
利用群戲分析案情,交代人物,針砭時事也是黑澤明懸疑片的一大特色。
《惡漢甜夢》的開頭,黑澤明就借一群記者之口向觀眾介紹角色關係,案件的關鍵點。
這樣的設置如同《十二怒漢》一樣,讓觀眾成為角色,有身臨其境的參與感,沉迷於案件的抽絲剝繭,片中七嘴八舌的他們就是在螢幕外喋喋不休的我們。
但審判式的群戲結構,黑澤明早在1952年的《生之欲》中就用過了,比1954年的原版《十二怒漢》還要早,可見黑澤明不光是一位只會拍一種類型片的導演。
《惡漢甜夢》中的構圖也別有一番味道,電影中以三角構圖,中心對稱構圖為主,這種構圖的用意是為了突出規矩二字。
普通人活在社會上,要遵循規矩,不能做越軌之事,否則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權貴人士卻可以無視規矩,隨意踐踏普通人的生命,將法律當兒戲。
這種破壞規矩的行為才是黑澤明想要通過《惡漢甜夢》道出的恐慌。
如若一個國家任憑風浪起,恐怕就不會有風平浪靜的時候了,陽光下儘是灰色地帶,又何談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