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息肉,切了就沒事了嗎?

2023-04-03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子宮內膜息肉,切了就沒事了嗎?

子宮內膜息肉,是一種婦科非常常見的良性疾病。據統計,中國女性發病率居然可高達24%。目前已有成熟的子宮內膜息肉治療方案,標準的治療方式是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手術治療效果確切,且微創、安全。這樣看來,子宮內膜息肉的治療似乎頗為簡單。但是,最近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婦科病房裡住了一位長了內膜息肉的李女士卻充滿了疑惑。原來,李女士一年前在外院因為內膜息肉做了宮腔鏡手術治療,但剛剛過去一年,體檢發現又復發了!該院婦科主任周素芳解釋說,只要有雌激素在,內膜息肉就有復發的可能,而且復發的機率還不低。

周主任介紹,從發病機制來看,子宮內膜息肉是局部內膜腺體和間質受雌激素刺激,發生過度增生所致,因此內膜息肉切除術後,體內雌激素環境並沒有發生改變,內膜仍有可能再次發生異常增生,從而造成息肉的復發。宮腔鏡術後內膜息肉復發率究竟有多高?目前仍難以明確,文獻報道多為2.5%-43.6%,但在特定人群或更長的隨訪時間中,該發生率可能更高。

存在哪些高危因素息肉術後容易復發呢?周主任說,比如平時月經周期就不規律的,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的,肥胖的人群,此次手術以前就做過息肉的,術中發現息肉是多個的,如果存在以上情況的話就屬於易復發人群,這樣的子宮內膜息肉就不能單純得一切了之,需要術後的長期管理。

目前,術後減少復發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一,放置曼月樂(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是無生育要求患者的首選方法。曼月樂是一種宮內節育環,每日在宮腔內均勻緩釋少量孕激素,從而高效抑制子宮內膜的增長,可預防子宮內膜息肉的復發、減少月經量和出血時間、減輕痛經,同時達到可靠的避孕效果。一次放置五年有效,屬於性價比比較高的一種預防息肉復發的辦法;二,口服復方口服避孕藥,是40歲以下短期內無生育計劃的育齡期女性首選。比如目前的最新一代的避孕藥優思明、憂思悅,高效且副作用較低。規律服用可以讓月經周期規律。通過抑制子宮內膜增生,可以減少月經量、改善痛經和經前焦慮症、降低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發生率;三,月經後半周期服用地屈孕酮、黃體酮這類孕激素類藥物,防止子宮內膜增生,降低子宮內膜過度增長,息肉形成。並且從月經的後半周期開始給藥,不影響排卵,適用於近期有生育計劃的育齡女性,通常需周期性應用3-6個月。

周主任強調,所有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都應進行長期的隨診,尤其是合併有內科疾病或者排卵異常的女性,要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積極控制血糖、血壓,加強鍛鍊,注意控制體重,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適時利用藥物轉化保護子宮內膜,子宮內膜息肉也是一個需要長期管理的常見病,而不是「一切了之」。(張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2c5d1e4deb7806ba3d209541a98f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