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清宮劇泛濫成災,元朝的卻少有人拍?其實是沒人敢拍

2023-03-15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為何清宮劇泛濫成災,元朝的卻少有人拍?其實是沒人敢拍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在工作和學習中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壓力,必須要有一個地方去釋放。在綜合成本、便捷程度等諸多因素之後,看視頻成了大多數人首選的解壓方式。在短視頻興起之前,各類電視劇是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最常見的電視劇莫過於兩類:抗日神劇和清宮劇。隨著「手撕鬼子」、「褲襠藏雷」等侮辱觀眾智商的神操作越來越多,抗日神劇漸漸被大眾拋棄。

清宮劇的泛濫由來已久,早一點的如《康熙大帝》、《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等,雖講的也是清朝但質量也還過得去。但後來的類似《步步驚心》、《如懿傳》、《甄嬛傳》以及《延禧攻略》等等,皇帝基本上不是在忙著談戀愛就是在去後宮的路上。一部又一部的清宮劇,在豐富了人民群眾的休閒生活時,也帶來了審美疲勞,所以現在已經很少再有新的清宮劇上映了。

事實上,與歷史沾邊的電視劇,幾乎涉及了每一個歷史朝代。講先秦或者秦朝的有《大秦帝國》系列、講漢朝的有《漢武大帝》、講漢末三國的《三國演義》自不必提、還有《隋唐演義》、《貞觀長歌》、《大宋提刑官》、《朱元璋》等等優秀作品。但分門別類之後,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關於元朝的電視劇那麼少?能夠讓人想到的無非就是一部《成吉思汗》,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同樣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為什麼清宮劇可以泛濫成災,反映元朝歷史的卻如鳳毛麟角呢?究其原因,可以大致分為3個。其一,元朝存在的時間太短。自1271年忽必烈取國號為「大元」開始,到1368年徐達率明軍攻克大都為止,享國僅僅98年。在這98年里,元朝統治者圍繞繼承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國家始終處於動盪和危險之中。

也並非是混亂就不好拍攝電視劇了,《三國演義》就是因為混亂才這麼精彩。這就與第二個原因有關了:政策。早在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征戰亞歐大陸時,就到處大行殺戮。直到丘處機千里止殺後,才有所收斂。對於漢地的治理,蒙古人實行了非常不合理的民族壓迫政策,也就是所謂的「四等人制度」。在民族大團結的今天,這樣的題材顯然不符合時代主旋律。

第三個原因便是,元朝不像漢人王朝一樣,編修許許多多的史書。雖然元朝也給宋朝修國史、明朝給元朝修國史,但元朝人自己給自己修的史卻少之又少,反映社會生活、百姓習俗的資料少之又少。正因如此,就造成了編劇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即便是想寫一個關於元朝的劇本,也會因為欠缺資料而放棄。所以總結出來就是:不好拍、不敢拍,畢竟投資人也怕打水漂。

元朝踩了雷,都被清朝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所以清宮劇可以泛濫成災。值得一提的是,前文說到的《成吉思汗》,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講元朝的影視作品,而是講蒙古帝國的。許多人會不由自主地將蒙古帝國和元朝混為一談,認為蒙古帝國和元朝就是劃等號的,這就好比前蘇聯與俄羅斯的關係。至少就目前而言,筆者還沒有發現以元朝為背景的影視作品,如果大家有知道的不妨告訴筆者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202e411b2970890f964a686f4a72d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