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高調的宣布在美國成功試射了自己的高超音速飛彈,顯然,美日正在聯手突破高超飛彈的瓶頸,解放軍再次面臨如何成功防禦高超導的困境。然而,中方近日公開了一項最新的攔截雷達技術,讓美日直接傻眼了。
近日,《南華早報》報道了一則消息,《光通信技術》期刊上刊發的一篇論文顯示,由鄭小平教授帶領的一個清華大學項目團隊,成功的研發出了一款新型的可以攔截高超音速飛彈的雷達技術。
這一新型的軍事技術能夠在600公里的範圍內,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追蹤10枚20馬赫的高超音速飛彈,誤差僅為28厘米(11英寸)估算速度準確率高達99.7%,同時,它還能夠識別出偽裝和虛假目標。
這項新技術將雷射技術融入到了雷達系統,從而使其能夠處理更為複雜的微波信號,實現對超高速物體的精準測量。這種體積小、重量輕的微波光電融合的雷達系統,日後能夠被裝載在防空飛彈或飛機上。有專家認為,這也是下一代火控雷達的關鍵技術。
這一技術的突破,將為中國防空技術領域提供更重要的支持,也將為中國國防的發展增加一個重要的砝碼。畢竟,這項微波光子雷達技術,美國目前還尚未掌握。
《南華早報》直言,這項新雷達技術的出現,能夠讓中國在攔截高超音速飛彈的領域,將美日遠遠甩開。
美國曾在3月份的時候,在馬紹爾群島地區成功試射了一枚AGM-183A高超音速飛彈,其理論上的最大時速正好是20馬赫,這一參數正好處在中國這一最新雷達的的鎖定範圍內。由此看來,該型號飛彈的優勢已經難以發揮了。
高超音速飛彈速度極快且可以進行無法預測的機動,所以傳統的防控系統是很難對其攔截的。而隨著各國近幾年不斷加快在高超音速飛彈領域的研發,也使得如何有效攔截這些靈活的目標也成為了各國面臨的重大挑戰。
在現代防空作戰流程中,依然還是遵循著先發現目標,再集中火力攔截目標的原則。因此,「雷達+飛彈」的組合也始終是現代戰爭中最尖端的反導系統。
也就是說,想要攔截高超音速飛彈,需要依靠先進的雷達系統來提前發現飛彈的軌跡,快速計算出飛彈的彈道,才能夠以此為依據引導防空飛彈對來襲高超飛彈的攔截。
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這項攔截高超音速飛彈的雷達技術,那麼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雷達發現後,用來攔截的飛彈,這樣才是一整套完整的反導系統。
我國之前公布過一款成功研製的射程2000公里的超遠程空空飛彈,但對於其打擊的目標尚不可知。現在看來,美日剛剛成功測試的高超音速飛彈射程在3000-3600 公里,那把這款防空飛彈部署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用來攔截美日高超音速飛彈的,其射程足以覆蓋整個第二島鏈內的目標。
這一套組合若是成功配套,那不管是美方3月份的測試,還是美日聯手研製高超音速飛彈,都將淪為一場簡單的「政治作秀」。中國這一新技術的官宣更是狠狠打壓美日兩國挑釁中國的囂張氣焰。
中國攔截高超音速飛彈雷達技術的突破顯然打了美西方各國一個措手不及,從當前公布的消息能夠看出,在這一領域,美方也已經不再占據絕對優勢。
美方高級情報分析師傑弗里•麥考密克公開炒作的「中國通過20多年的投資,已獲得了領先的高超音速武器庫」的說法,也正在隨著中國在高超音速飛彈的不斷突破,一步步變為現實。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美日簽署共同研製高超音速武器攔截彈的協議就是為了針對中國已經部署的高超音速武器。美國甚至放話稱,將督促相關部門在2029年底就拿出可以用來部署的攔截彈。
同時,美國也在研發和部署能夠跟蹤高超音速飛彈的衛星,但中國早已具有強大的反衛星能力,擁有包括雷射武器、反衛星飛彈等一系列反衛星武器,能夠有效削減美衛星跟蹤高超音速飛彈的能力。
所以,美國目前缺乏有效攔截高速高超音速飛彈的武器。而我國現在不僅在高超音速飛彈領域領先美國10年以上,還公布了最新的雷達反導技術,這一技術突破就是在告訴美國:你們又晚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