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舉改變了無數寒門子弟的命運,寒窗苦讀數十載,一舉成名天下知,如今的高考也是如此。而父母為了供養子女讀書,每天起早貪黑,省吃儉用,只為了孩子將來能有出息,這位男子也是如此,但不一樣的是,撫養他照顧他的,是哥哥嫂嫂。
他就是王傳福,1966年出生於安徽的一戶貧困人家,他有五個姐姐,一個哥哥和妹妹,雖然日子過得辛苦,但是很溫馨。父親是做木工的,這門手藝已經傳了好幾代人,父親手藝精湛,因此生意還算不錯。
就在王傳福13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家中的支柱一下就垮了,姐姐們只能快點嫁人,以此來減輕家裡的負擔。王傳福性格內向,父親的去世讓他感受到了世態炎涼,他只能努力讀書,哥哥為了支持他輟學打工,只是對他說,一定要好好讀書。
自從這個時候起,王傳福扛著巨大的壓力,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他只能埋頭苦讀。初二那年,母親也走了,兄弟抱頭痛哭。然而母親的去世也幫了王傳福一把,當時王傳福正在參加中專考試,畢業後直接分配工作。可因為母親的去世,王傳福放棄了考試,也就沒能去中專,而是去了新建起來的普通中學。
母親去世後,大嫂張菊秀來到了這個家中,張菊秀是個普通的農村女子,但是非常賢惠,而且明事理,更是把王傳福當作自己的親弟弟,悉心照顧。所幸王傳福沒有辜負他們,還考上了中南大學。
哥哥嫂嫂都很開心,但是湊不出來學費,嫂子只好將嫁妝買了,送他去讀書,哥哥手裡實在是拿不出東西,便把結婚時買的一塊手錶,和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都送給了他。為了方便照顧他,哥哥還去了他所在的城市,做起了小生意。
哥哥有多辛苦,王傳福都看在眼裡,所以不停地催促自己,一定要快點成長起來,就連上大學之後也不敢有一絲鬆懈。王傳福的目標也很明確,那就是電池領域,他在本科時就開始研究電池了,因此給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因為專注,所以更容易成功,1990年,王傳福碩士畢業後,被研究院破格提拔為副主任,有了一定的經驗和對電池的研究之後,他決定抓住商機,自己創業,並於1995年創辦了比亞迪。經過了王傳福的努力,這家公司已經上市,並有了幾萬人的規模,身價百億。
王傳福不斷在這個領域深耕,希望能將品質做起來,他堅信,什麼都可以自己造,而且自己造出來的更耐用,更便宜,正是因為有這樣為大家著想的心,所以他才能成功。而他功成名就之後也沒忘記哥哥嫂子,並培養他們成為了公司的骨幹,還住在同一棟樓,是面對面的鄰居,沒事就上哥哥家吃飯,倍感溫馨。
正所謂好人有好報,哥哥嫂嫂當初也沒有想到,本來想將他培養成才,沒想到成了超級大富豪。有時候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