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光谷『大轉盤』

2022-04-12     光華樓評

原標題:重返光谷『大轉盤』

萬里千山,只此東湖。

初夏時節,東湖綠道上,帶著孩子一起騎行,坐熱氣球與「東湖之眼」摩天輪,登上楚天台感受「極目楚天舒」;夜晚,在東湖邊的民宿露營,左手民謠,右手電影,聞著花香,生活如此安逸。

在東湖綠道上,在櫻園、牡丹園裡,在磨山、歡樂谷、大李村,疫情中的人們走向自然,享受武漢的初夏,登高遠眺,一步煙波浩渺,兩步滿眼蔥翠,三步走入畫中。

東湖,是武漢的城市綠心,也是一處世外桃源。一面青山綠水,一面車水馬龍。武大、華科、地大等多所大學與科研機構,臨東湖而建。每年有超過2300萬人次造訪東湖。

東湖,猶如一顆璀璨的綠寶石,鑲嵌在城市中央,已成為武漢的「會客廳」。

又是一年春夏,怎能不愛東湖?

01

到武漢,游東湖,逛綠道,春賞櫻、夏賞荷、秋賞桂、冬賞梅。東湖不僅僅是武漢人的東湖,也是全國各地遊客來武漢的必選之地。

東湖的面積,相當於6個西湖,是中國第二大城中湖。晴好天氣,約上親朋好友,去東湖綠道散步、騎行,一路林野風光相隨,盡享山水之樂。

每到三月,在東湖櫻花園,繁花似錦。東湖櫻花園、梅園、東湖綠道、磨山景區,是人們踏春熱點區域。周末,櫻花園裡就有兩萬多人次遊客,遊人在如畫的春色里漫步徜徉。

「東湖之眼」摩天輪,360度鳥瞰磨山全景和櫻花園,方圓20公里的東湖美景,盡收眼底,轉一圈正好13分14秒,成為小情侶們的打卡地。

東湖賓館、湖北省美術館、湖北省博物館、省政府、武大、地大、華科、光谷等傍湖而生,被102公里的東湖綠道串聯在一起。

北有歡樂谷、華僑城豪宅區,西有省府、省博、漢街,南有武大、地大、華科與光谷,東有花山、嚴西湖。可謂是,「北富南貴,西紅東綠」。

俯瞰東湖,一北一南,皆是豪宅出沒之地。北岸,是後天改造而成的豪宅區、歡樂谷;南岸,則是原生態的大隱之地。

東湖南岸,是老武漢人心中的東湖。東湖的四大景區,兩個位居東湖南岸。這裡有人們熟悉的摩天輪、磨山、梅園、櫻園、凌波門;有省府的政務中心,武大、地大、華科的人文沉澱;有南望山、喻家山與珞珈山三山環繞。

東湖南岸,一條約7000米的魯磨路。一頭是魯巷,另一頭是東湖磨山。踏青的人們,從這裡通往東湖。魯磨路的兩側,是有著煙火氣的館子、燒烤攤與酒吧。這裡也是華科、地大學子的「後花園」。

東湖南岸,連接著光谷的發源地——魯巷廣場「大轉盤」。這裡有著「雙面」風景:一面有東湖秀美靈動的自然資源,另一面有光谷得天獨厚的都市繁華。

02

東湖的南岸,是武漢的科技之光——光谷的誕生地。

1984年,《矽谷之火》第一版發行,書中講述了蓋茨、喬布斯早年的創業傳奇,當時個人計算機產業正處在早期的爆發階段。

當年2月下旬,武漢召開「新技術革命武漢對策討論會」。會上,一批專家學者提出在智力密集的的東湖地區,建設武漢新興工業基地,即技術密集經濟小區。

當時,人們不說去光谷,而說「去魯巷」。當時的武漢人心中,魯巷就是武漢的盡頭。

魯巷廣場(後稱「光谷廣場」),位於光谷的中心地帶,是武漢主城與光谷的交通要道。魯巷廣場購物中心、華美達酒店、光谷世界城步行街,是光谷最時髦的地方。

光谷廣場「大轉盤」,是光谷的正源,也是光谷的起點。俯瞰魯巷「大轉盤」,規划上很像巴黎的凱旋門廣場,以凱旋門為中心,往四周擴展。

以光谷廣場「大轉盤」為中心,魯廣、華科與地大、光谷步行街,是光谷最初的模樣。東西橫軸,珞喻路;南北縱軸,北有魯磨路,南有民族大道。北到東湖、南望山、喻家山,南抵南湖、湯遜湖,東到關山,西到中南路。

這裡是武漢的智力密集區,有埋頭研究學問的先生,也有技術創新的領軍人物。這裡有名校的書卷氣,也有都市的煙火氣,周邊有中百超市、盒馬鮮生、光谷國際廣場、光谷資本大廈、世界城廣場、光谷步行街、大洋百貨等。

這裡有菜場、超市、學校等成熟的生活配套,出門步行可達,生活更宜居。地鐵2號線與地鐵11號線(建設中),在光谷廣場交匯換乘。走魯磨路,直達東湖隧道,便捷往返武昌與光谷。

如今,這裡依然是光谷的核心與正源。

地大、華科、郵科院,是光谷不變的智力之源。聽濤、磨山與馬鞍山,是光谷的「大花園」。在光谷城市格局裡,光谷無論向東發展多少公里,正源依然是光谷廣場「大轉盤」。

03

在東湖南岸、光谷正源,唯一的在售項目是,中建東湖之星。

它的特別之處在於,項目位於東湖與光谷的中間,背靠華科、對望地大,南望山、喻家山、珞珈山環抱,距離光谷廣場「大轉盤」約1公里,距離東湖磨山景區約2公里。

周邊有南望山小學、華科附小、地大附小等優質教育資源,還有約56家科研院所。項目所在的區域,最近三年,沒有新增住宅用地。未來兩年,也將暫無新增住宅用地規劃。

在這裡,同時擁有兩個奇妙的「世界」:世界的東湖與世界的光谷。

中建東湖之星,是一個集現代藝術商街、地標SOHO與人文住宅為一體的藝術綜合體。10棟樓,採取圍合式錯列布局。

該項目是中建三局城市投資運營公司的首個尊享系高端項目。所謂「尊享系」,在城市核心地段和稀缺的自然資源上,以舒適度為核心,打造的精奢產品。

作為「國匠精工」的央企中建三局,在該項目採用全混凝土外牆、鋁合金模板等8大建築工藝,並做到48小時閉水系統驗收等1168項驗收細節。其中,該項目採用的裝配式建築,防漏、牆面平整度、節能環保、得房率、隔音等方面,超過傳統住宅。

該項目與天華、邁丘、黃志達三大知名設計公司合作,重塑光谷的美學天際線。天華,是全國知名建築設計公司,代表作有上海仁恆靜安世紀等;歐洲知名的建築規劃及景觀設計機構——邁丘,作品遍布世界各地;香港著名建築與室內設計師黃志達,擅長現代與自然共生。

該項目採用除霾新風系統、隔熱降噪系統與中央空調、地暖控制系統,從空氣、陽光與溫度三大生命元素貼心設計,還採用電動窗簾、智能家居網關、智能梯控、智能燈控等5大智能系統,為業主定製生活。

今後,清晨醒來,智能窗簾徐徐打開,美好的一天開始;離家時,空調、燈光與窗簾等語音關閉,電梯為你提前等候;回家時,手機app就能提前開啟空調,調好合適的溫度,讓你四季如春。

該項目的園林採用五進歸家禮儀。從家門口的藝術商街開始,到約16米挑高酒店式奢裝大堂,再到中央景觀花園,伴著銀杏樹陣歸家,穿過雙入戶精裝大堂,專梯入戶。

因為東湖周邊限高與項目3.8超低容積率等原因,該項目的住宅是6層電梯洋房、22-29層、17-34層的高層住宅,居住更舒適。

同時,該項目自帶一條藝術商業街,對標全球知名的曼谷商街THE COMMONS,呈現開放花園式街區。

網紅店、餐廳、健身會所、屋頂花園等,將成為光谷的時尚、年輕與人文街區。今後,業主下樓就是咖啡店、健身房,家門口就是打卡地。這樣的生活場景,項目將部分實景呈現。

04

有一群「東湖之星」的忠實粉絲,他們是這樣一群人:

他們在華科、地質旁生活很多年,或是大學老師、大學教職工,生活與工作圈,都在大學裡。他們可能是在某方面有著傑出貢獻的教授、博導;

他們骨子裡有一種很厚重的東湖情結,願意在東湖周邊生活,騎行半小時到磨山,閒暇時到東湖跑一圈,在山湖之間,感受自然。在光谷與東湖的正中間,是他們舒適的生活半徑。他們不願意住在超高層的房子裡;

他們是光谷的創業者,他們在華科、地大求學,大學時代就在魯巷「大轉盤」,如今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而今事業有成時,回到母校旁,回到夢開始地方。他們的公司可能在關山大道或中心城的產業園,但他們的生活卻停留在魯巷。

這群人有一些共性:高學歷、高見識、高收入,有文化,熱愛自然,具備獨立思考能力。他們掌控時間與效率,出則通達全城,入則安靜靜謐。

對於他們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享受就在當下。他們相信,無論光谷有多大,起點、核心永遠在光谷廣場、魯磨路上。

200多萬「光谷客」中,懂這裡的800多人,大約萬分之四的人,選擇在這裡安家。他們背景與經歷相似,志趣相投,在「東湖之星」里相聚。未來「東湖之星」的業主圈層,將形成獨具氣質的東湖「星」階層。

[後記]

當東湖向南時,創造了光谷。

風光秀美的東湖南岸,與智力密集的光谷正源,交織在一起,於是有了城市大隱之地。

在大隱之地上,中建東湖之星獨攬雙面生活:

一面是世界的東湖,另一面是世界的光谷;

一面是東湖的慢與靜,另一面是光谷的快與鬧;

一面是東湖的自然與度假,另一面是光谷的時尚與繁華;

一面是武昌的人文與政務,另一面是光谷的科技與創新。

這種兩面的生活大境,均能在「東湖之星」自由切換、同時兼備。

在「東湖之星」,同時享有東湖與光谷雙面基因、武昌與光谷的雙城繁華。

雙面、雙城的優質資源的加持,將使項目價值加倍,擁有雙倍生活、多重的快樂。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0a748b654ee040b8df038c9ce0b9e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