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患者「挺直腰杆子」 這位醫生挽救的不僅是脊柱也是人生

2023-12-20     寧波晚報

原標題:幫助患者「挺直腰杆子」 這位醫生挽救的不僅是脊柱也是人生

范海濤主任醫師(右一)坐診中。

「范醫生,我家孩子的背越來越駝了,還總喊腰酸背疼,您看看會不會是脊柱側彎?」這樣的諮詢,范海濤主任醫師有時候一天要接到好幾個,而每次他都會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耐心地為患者進行評估和分析,並給出合理建議。

作為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脊柱外科骨幹專家,范海濤對各種脊柱疾病的診治均十分擅長,尤其在脊柱脊髓創傷、脊柱畸形等疾病的手術治療方面游「刃」有餘,幫助大量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如今,早已名聲在外的范醫生仍在不停錘鍊自己的技術,只為讓更多患者能夠「挺直腰杆子」。

20年不願見人的她終於重拾自信

身體總是保持80度鞠躬的姿勢並長期側向右邊,兩個肩膀一高一低非常明顯,腰背疼痛越來越厲害,睡覺只能側躺且只能睡軟床……60多歲的姚阿姨(化名)患上退變性脊柱側後凸畸形已近20年,這些年來,疾病造成的形象改變讓她變得自卑且敏感,與很多親朋好友都斷了來往。

為了治病,姚阿姨跑過不少醫院,但始終沒得到一個滿意的治療方案。今年8月,瀕臨絕望的她偶然從新聞中看到一個重度脊柱畸形的男孩在范海濤主任醫師的治療下重新抬頭挺胸,她仿佛看到了希望,很快便在家人陪同下來到寧大一院找到了范醫生。

「在深入了解了這位患者的情況後,我們對她的病情又進行了一次全面評估。最後我們認為,雖然難度、風險都很大,但還是有希望通過手術矯正的。」隨後,范海濤便帶領團隊為姚阿姨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在聽了范醫生對治療方案的耐心講解後,姚阿姨放心地接受了手術。

由於姚阿姨年紀較大,骨質疏鬆明顯,且脊柱非常僵硬,身體的平衡性又很差,因此,手術中的松解、矯正、置釘等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加倍小心,每一個操作都必須力求精準。

最終,范海濤帶領團隊克服重重挑戰,為姚阿姨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效果立竿見影,姚阿姨的身姿瞬間就挺拔了起來,自信的笑容也重新回到了她臉上。目前,她已經隨訪了三次,恢復情況良好。「范醫生,前幾天我和多年不見的兩位朋友見了面,他們看到我現在的樣子都很為我高興。真的非常感謝您。」在最近一次隨訪中,姚阿姨欣喜地對范海濤說。

挽救的不僅是脊柱,也是人生

范海濤告訴記者,這些年來,他治療過不少脊柱畸形患者,發現這些患者大多伴隨著心理方面的問題,甚至有人失去對生活的希望。所以,在他看來,幫助脊柱畸形患者挽救脊柱,或許也是幫助他們挽救人生。

三年前,范海濤曾治療過一個中年男子,他因為強直性脊柱炎,上半身和下半身摺疊在了一起,成了臨床上俗稱的「折刀人」,而且他還有髖關節強直,雙腿打不開,只能一直坐在電動輪椅上,娶妻生子更是想都不敢想。范海濤通過兩期手術,為他順利解決了雙側髖關節融合及脊柱畸形的問題,讓他身姿正常了,也能走路了。

如今,這位患者仍與范海濤保持著聯繫。就在上個月,他又給范海濤發來一個視頻,視頻中他步伐矯健,自信滿滿,還激動地告訴范海濤自己已經找到了對象,感覺生活一下子充滿了陽光。

也正是這些治病救人的經歷,讓范海濤越來越堅定地做著老百姓脊柱健康的守護者。他說,技術本身是沒有溫度的,但醫生能賦予它溫度,並把這種溫度傳遞給患者,讓患者不再感到無助。

為了給更多患者帶來福音,范海濤對技術的追求不曾止步,手術中的很多操作細節,他都經過了千錘百鍊。他說:「脊柱矯形手術是神經脊柱外科『天花板』級別的手術,如何才能把技術練到爐火純青?我認為既要注重理論學習,更要注重實操的積累。最重要的是,你一定得對它感興趣,會花大量時間去鑽研它。」

記者 吳正彬 通訊員 龐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0a5f5bffe2f8c4ab67429a8e83a0c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