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丨嚴打盜墓非法鑑定等短視頻直播,出格「探墓」是對考古工作的褻瀆

2024-10-29     紅星新聞

如果以「娛樂至死」的態度來對待嚴肅的考古工作與文物鑑定事業,不僅是對那些潛心耕耘的專業人士的傷害,也是對科學精神的褻瀆

為深入推進打擊防範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加強網絡短視頻和直播活動中有關古墓葬類題材內容的監管力度,近日,國家文物局與中央網信辦聯合部署開展相關違法違規內容集中清理整治專項行動,並邀請部分網絡平台公司召開了座談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專項行動將對網絡短視頻和直播中存在的涉嫌為盜掘古墓葬、倒賣文物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信息便利或幫助,以「尋寶」「探險」「天價」為噱頭,歪曲考古工作價值、違法違規鑑定、誤導公眾等問題進行集中整治,督促網絡平台強化落實責任,加強內容審核把關,規範相關重點短視頻和直播運行服務。

當下,在一些短視頻和直播中,出現了所謂「盜墓、直播挖墓、鑑定文物」等場景,以「尋寶」「探險」「天價」為噱頭吸引流量。有的博主本人表現出瑟瑟發抖的樣子,嘴裡說著「膽小慎入」,腳下卻步履不停。當驚悚的畫面配上有懸念的解說,往往能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越驚險刺激,流量也就越高。

圖據半月談

實際上,一些搞噱頭的「探墓現場」可能是假的,一些非法鑑定出土文物的博主也並沒有專業能力,只是利用人們的好奇心來賺錢,甚至故意歪曲事實,給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造成誤導。

近年來,監管部門多次明確要求,要對網上的各種不良信息進行整頓,但如此明確地對「盜墓、古墓探險、偽造考古現場、非法鑑定出土文物」等視頻內容進行集中整治,尚不多見。

這說明,相關問題已經受到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這些不良信息在網上影響力不小,宣傳了不良價值觀,或為盜掘古墓葬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信息便利,或通過線上網絡宣傳為線下倒賣文物等提供幫助等,擾亂文物管理秩序,危害文物安全。

對於視頻博主和直播平台來說,應該清楚地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能為了流量和利益而失去底線。如果以「娛樂至死」的態度來對待嚴肅的考古工作與文物鑑定事業,不僅是對那些潛心耕耘的專業人士的傷害,也是對科學精神的褻瀆。

即便有人一時賺到了快錢,但隨著網友們的媒介素養與歷史文物知識愈加豐富,他們遲早也會被自己的無底線行為反噬,不可能獲得持久的口碑,甚至還可能因為誤導公眾、違法違規等問題受到法律嚴懲。

對網友們來說,雖然對新鮮話題充滿好奇是人之常情,但更應該具備判斷真偽的眼光和能力,以及面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看到有博主出格「探墓」,應加以制止或舉報,如果起鬨慫恿博主,可能還會成為不法行為的「幫凶」。網友們需要清醒地意識到考古文博事業的重要性和嚴肅性,做良好網絡文化環境的塑造者。

此外,這也提醒了各地文博單位,應加強對公眾的日常宣傳和教育工作,引導人們去專業的博物館參觀學習,將對「歷史謎團」的興趣從違規「探秘」轉向對歷史文化知識的學習上。也要加強網信部門與文博機構的聯通,用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構建更加和諧乾淨的網絡環境。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西蒙

編輯 趙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0431817301e8d0aadea201f1a46ca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