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稱「上廁所下廚房」,為何上下尊卑弄反了?敬佩古人的智慧

2023-11-15     吳忠強

原標題:中國人稱「上廁所下廚房」,為何上下尊卑弄反了?敬佩古人的智慧

中國是禮儀之邦,對禮儀禮節是非常注重的,講究上下長幼有序,尤其是「上、下」兩個字在日常會經常使用,如吃飯時,一定要請長輩上座,或是請客人「上座」,以示尊敬。

而中國人在自己謙稱時,一般稱「在下」,「下」這個字也是可以用來罵人的,如「下賤」「低下」等含有輕蔑意思的詞,對「上」和「下」的使用中國人一般是能分清的。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人們在大小便去廁所時稱為「上」廁所,而在去飯館和廚房吃飯做飯時,卻稱為「下飯館」、「下廚房」。

按理說廁所是一個污穢的地方,廚房和飯館都是跟吃飯有關的,是潔凈的地方,很明顯廁所是「下等」的地方,廚房飯館是「上等」的地方,為何自古至今都是說「上廁所下廚房」呢?

中國的漢字寓意頗多,很多漢字都是從實際生活中來,寓意也是如此,「上廁所下廚房」這個說法並不是古人搞錯了,而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應,直接反應了古人的生活方式。

一般味道都是向上躥的,廁所的臭味也一樣,從人類最早的生活開始,在洞穴穴居的時候,人們就把廁所建在洞穴的上方,一次避免臭味,這種說法難以考證。

不過在遺留下來的明清古建築之中,以及現存的文獻資料之中可以找到詳細的依據,先從古代建築來說,古人把廁所建在房屋的東北位置,而廚房則在南邊的位置。

按照「上北下南」的說法,廁所稱之為「上」,廚房則在「下」,古代房子都是兩三層進門的,主人一般都是住在最裡面的,廁所自然要靠近上面的位置,方便生活。

家裡的雜役傭人都住在較外面的地方,廚房設置在外面,方便傭人幹活,其實古代和「下廚房」相接的是「上廳堂」,廳堂的上面才是睡覺的住房,廁所就在廳堂和住房之間的東北角。

早在明清之前,廁所就已經有了,並且也已經形成了「上下」之分,早在周王朝時《周禮》就記載「宮人,掌王之六寢之修,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

這裡的「井匽」就是指的廁所,那時候的廁所像個井坑一樣,人蹲在上面,再往後到了秦漢時期,人們把廁所和豬圈建在一起,以方便收集糞便當肥料,廁所就搭建在豬圈之上。

人去廁所時就要上幾個台階,或是直接爬到木頭搭建的架子上,如此一來去廁所的時候就自然是要上的,「上廁所」也就叫順口了,到了明清時期,乃至如今仍是如此說,「上廁所下廚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030c3cf3d5f4011a3f4cd3c8ac2c9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