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可以「互相吞噬」?銀河系中已經發現幾十個,實際上會更多

2020-07-11     科技數碼睿泙

原標題:黑洞可以「互相吞噬」?銀河系中已經發現幾十個,實際上會更多

關於宇宙,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之外,存在著一個更大的銀河系。如果說太陽系的範圍是直徑兩光年的話,而銀河系的直徑是16萬光年,因此銀河系的直徑就是太陽系直徑的八萬倍!並且在對宇宙不斷的探索中,我們知道在銀河系的中央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正是因為這個黑洞的龐大的質量,使得它產生了巨大的萬有引力,由此吸引了周圍大量的星球,從而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變成了如今的銀河系的模樣。

科學家通過這個黑洞產生的引力以及其他的特徵,間接的計算它的質量。在經過大量的計算之後,得到的數據大約是太陽質量的400萬倍。一時間,關於黑洞人們有了更加深刻的一個認識。但是經過科學家長時間對宇宙的探索,科學家們發現在一些質量夠大的恆星也能在演變的過程中成為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黑洞的一員。

而我們的銀河系中包含的恆星不下幾百億顆,也就是說這些恆星在演變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可以變成黑洞。同時,目前為止,科學及已經在金銀河系中發現了60多個黑洞存在。但是科學家經過研究猜測,銀河系中可能存在的黑洞遠遠不止這個數目,實際上或許會有更多。那麼問題就來了,由於黑洞可以吞噬周圍的物質從而增加自身的質量,那麼它們可以「互相吞噬」嗎?最終又會成長到什麼地步?

在另一個方面,科學家們將另一種黑洞稱為「星系級黑洞」,如果要形成這種質量級別的黑洞,那麼所需要的恆星的質量就會是個我們都無法想像的天文數字,因此類似於這種黑洞的形成科學家推測很有可能是宇宙大爆炸之後直接形成的。

科學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宇宙中的物質分布並不均勻,一些物質較為集中的區域就在不斷集聚,從而形成了這樣的黑洞。一般而言,這形成的黑洞的質量都會非常龐大,像銀河系中央的那顆黑洞就是如此形成的,銀河系的隔壁「鄰居」仙女座星系中央的黑洞也是這樣形成的,或者其他的矮星系——麥哲倫星系都是如此。

在理論上黑洞是可以互相吞噬從而變成質量更加龐大的黑洞,不過由於它們可以捕捉光的特性,所以要捕捉到它們互相吞噬的畫面並不容易。同時由於銀河系雖然看起來「擁擠」,但是事實上它是無比空曠,同時這些黑洞彼此的距離都十分遙遠。因此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些黑洞會在「互相吞噬」之後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mw9PXMBiuFnsJQVSt3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