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發明了一種職業,曾成為女人的噩夢,現代男女卻搶著做!

2023-12-10     車解讀

原標題:李世民發明了一種職業,曾成為女人的噩夢,現代男女卻搶著做!

李世民發明了一種職業,曾成為女人的噩夢,現代男女卻搶著做!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在位期間戰功赫赫、勤政愛民,也極受百姓愛戴。其在位時期,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也為了讓女性能有自己的經濟來源,更是創造了一種新的職業——藝妓。藝妓的從業者僅限女性,儘管唐太宗的初衷是好的,但後來這一職業卻一度成為了萬千女性噩夢的根源。但到了現代,藝妓這一詞彙所代表的意義再次擴大,在當今社會卻備受人推崇,現代男女搶著做!

在藝妓之前,其實也有一種稱呼叫做伶人,也稱優伶。優伶多指身材極佳且富有本領的演藝人員,在古漢語裡優是男演員,伶是女演員。現在伶人或伶多指戲曲演員,有時中文裡也會把外國傳統戲劇演員稱為「伶」。但由於優伶多含貶義,現在也已經不再這麼稱呼戲曲人員了。優伶出現的時期較早,春秋戰國時期的史書里就已經有了伶人的記載,其中最有名的大概還要數宣太后豢養的伶人魏丑夫了。但在那個時期,優伶多由皇室供養,地位低下,以伺候取樂主人為生,因此伶人這一職業並沒有推廣開來。

而唐朝社會開明,經濟繁華,人民安居樂業,人們大都由物質生活轉向了對精神生活的嚮往,教坊便應運而生。教坊由唐太宗李世民創建,是為了大型宮宴培養的活躍氣氛的舞者或樂工的地方,一般都由宮裡的宮女組成。

到了明代,教坊依然存在,教坊里的伶人們也仍舊存在,只是教坊改名為教司坊。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時期對於伶人的需求似乎更加旺盛了,一些達官貴人開始不滿足於僅限宮裡才能培養藝妓,就產生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於是在明成祖朱棣時期,教司坊終於走上了擴招之路,教司坊內伶人不再僅限於宮女,戰爭俘虜的貌美女子和罪臣之女也要被迫進教司坊。要說以前,藝妓或者說伶人還代表著擁有者唱歌或跳舞的技藝的極為優秀的演藝人員,在這以後,卻成了屈辱和下賤的代名詞,蓋因達官貴人狎妓成風,藝妓們被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被侮辱,最終成為了萬千女人的噩夢!

但到了現代社會,卻也有了不同。藝妓的內涵被不斷發展,本質也變得高大上起來,發展成為了一種高薪職業——明星!明星在現代不再以取樂顯貴為生,也不再是屈辱的代名詞,與此恰恰相反的是,明星也成為了一種職業,明星們可以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來獲得高收入,達到許多人窮極一生都難以企及的地位。因此,李世民發明的一種職業,雖然曾一度成為眾多女性的噩夢,到現代卻有男女搶著做,甚至搶破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fad7a4d8b9515dbd117d1e4495d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