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瑤族服裝的村民揉搓糍粑,並裹上黑芝麻、花生碎、黃糖,製作成馬屎粑。
本報訊(通訊員農翠華 吳靖 蔣才香 文/攝)年關將至,恭城瑤族自治縣觀音鄉蕉山屯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瑤族同胞們穿上盛裝歡聚一堂,一起製作特色美食——馬屎粑。
製作馬屎粑粑的材料有糯米、芝麻、花生、黃糖,材料雖簡單,但製作過程並不容易,需要經過泡、蒸、舂、搓、裹五個步驟。
大火蒸一個小時,掀開甑蓋,熟透的糯米散發出獨特的清香。這時,將熱氣騰騰的糯米飯倒進石臼,年輕力壯的男青年一邊唱著山歌助威,一邊用力地舂糯米飯,搗成又香又糯的糯米糰。接著,婦女揉搓成一個個糍粑,裹上黑芝麻、花生碎、黃糖,美味的馬屎粑這就製作完成了。在一旁等候的小孩早已按捺不住,搶著吃粑粑頭,一口一個,芝麻香、花生香加上糯嘰嘰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
「每到春節、中秋重大的節日,或者是有新人喜結連理,我們都會製作馬屎粑慶祝,大家聚在一起,唱起山歌,吆喝聲響起,喜慶氛圍越濃烈。」村民趙新華邊用力地舂著粑粑,邊高興地說。
大家相聚一堂,舂上馬屎粑粑,吃在嘴裡甜在心尖兒,回憶兒時的年味,暢談時代的變遷,感恩當下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