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態AI成新「風口」?AI應用端大爆發!多模態AI應用概念股曝光

2023-12-11     私募排排網

原標題:多模態AI成新「風口」?AI應用端大爆發!多模態AI應用概念股曝光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私募排排網」。

12月7日-8日,AI行情又捲土重來,CPO概念、光通信模塊、AI晶片、AIGC、儲存晶片等多個細分領域紛紛上漲,直接的原因是近日谷歌發布的AI多模態模型Gemini1.0和美國AI初創公司Pika labsAI發布的AI文生視頻軟體Pika1.0,熱度席捲全網。

據悉,作為多模態大模型,Gemini可以同時識別和理解文本、圖像、音頻、視頻和代碼五種信息,且對信息的理解非常精準,其包含三個版本:Ultra、Pro、Nano,Nano可以在移動端側離線運行,Pro可實現更高級的推理和規劃,功能最強大的Ultra明年初對外開放。

Pika1.0能夠生成和編輯3D動畫、動漫、卡通和電影,且製作視頻門檻較低,用戶只需要輸入一句話,就可以生成想要的各種風格的視頻,並通過簡單的描述,更改視頻中的形象和風格。Pika1.0的功能包括:文本生成視頻、圖像生成視頻、視頻風格轉換、對視頻內容進行編輯。

目前,多模態已成為生成式AI重點發展方向。不少券商認為以Pika1.0和Gemini為代表的AI多模態模型不斷突破,或推動大模型在工具、教育、辦公、電商、營銷等領域的應用加快落地並打開商業化空間。

AI大模型持續疊代升級,多模態是主要趨勢!

2022年11月末推出的ChatGPT讓AI大模型逐步進入大眾視野,風靡全球,國內外廠商也紛紛推出自己的AI大模型,模型的算力和參數量也在加速疊代升級,OpenAI在2023年3月15日左右推出了多模態大模型GPT-4,支持接受圖像和文本輸入,以文本形式輸出,開創了多模態大模型的時代。

目前,國內外各家廠商也把目光放在了多模態大模型上,對標GPT-4開發競品。相比於單模態,多模態AI能夠實現基於文本、語音、圖片、視頻等多模態數據的綜合處理應用,完成跨模態領域任務。多模態模型的核心是處理和整合不同類型的數據源,可以捕獲跨模態的複雜關係,使機器能夠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信息,從而在各種任務中表現得更好,多模態將成為主要趨勢。

據浙商證券研報,AI模型走向多模態必然性的三大因素是跨模態任務需求+跨模態數據融合+對人類認知能力的模擬。據悉,它以模態融合為核心技術環節,圍繞「表征-翻譯-對齊-融合-聯合學習」五大技術環節,解決實際場景下複雜問題的多模態解任務。

圖片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

現階段大語言模型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在OpenAI的技術方向引領下,目前語言模型的技術路徑基本就是GPT這一條路。

但是,在多模態技術方面,並沒有一家公司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技術路徑仍存在探索的可能。不過,於12月6日谷歌推出的多模態模型,宣稱其已經超越了OpenAI的GPT-4,谷歌官方表示,Gemini經過了當前LLM(大型語言模型)領域中廣泛使用的32個基準測試,在其中大部分基準測試中,表現出了「最先進的性能」,不僅擊敗了OpenAI的GPT-4,甚至在MMLU(大規模多任務語言理解)基準測試中,成為第一個超越人類專家的模型。

從技術突破的角度來看,東方證券發布研報也認為,下一階段的重點攻克方向必然會是多模態技術。能夠真正處理和應用好多模態AI能力,才能真正打通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障壁,用最基礎的感知世界能力直接生成操作,實現與物理世界最自然的交互。

多模態AI應用想像空間廣闊,相關概念股曝光!

文生視頻模型Pika走紅和谷歌Gemini的發布,表明了AI應用領域的巨大想像空間,在多模態發展趨勢明確,以及大模型能力持續疊代下,中國AI產業的空間或將加速打開。

根據《2023年中國AI技術變革企業服務白皮書》,2022年,中國AI大模型市場規模達到891.2億元,隨著AI技術的成熟和在各行業中的廣泛應用,預計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增至2777.5億元,年均增長率為25.53%

圖片來源:2023年中國AI技術變革企業服務白皮書

隨著AI大模型進一步朝多模態方向升級,AI多模態技術有望帶動遊戲、社交、教育、醫藥等領域應用落地,商業化增量空間或將不斷打開。其中,AI應用軟體的市場空間將不斷擴大,據市場分析機構IDC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AI應用軟體市場規模為640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增加到279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31.4%。

筆者根據Choice數據、券商研報、上市公司公告等篩選出了多模態AI應用核心A股概念股,供讀者參考。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與準確性,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所涉的文章觀點,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於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於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註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f0af20d976da778cbef0a87e8e8ae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