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B端,HTC要做大生態

2023-10-31     VR陀螺

原標題:深耕B端,HTC要做大生態

文/VR陀螺

對於很多人來說,提到HTC,還是會習慣性聯想到其當年在手機市場的翻雲覆雨。

其實早在2016年左右,HTC就開始布局VR,創立虛擬現實品牌VIVE。後一度成為繼索尼、Meta後,全球排名第三的VR設備商。在2107-2018年VR冷靜期間,HTC一直在低調做VR大生態。據VR陀螺了解,目前HTC VIVE相關的VR業務已經開始有了很好看的盈利表現,並且在市場上已經穩住了陣腳。

但穩住陣腳僅是第一步,產業還在不停地變化中。也正因為如此,幾乎每年HTC VIVE都會舉辦一場行業級技術峰會,與開發者以及產業界合作夥伴等探討元宇宙發展新趨勢、新機遇和新生態,以及把握XR產業發展的當前趨勢。

今年10月24日,Tech Summit 2023在上海成功舉辦。VR陀螺受邀參加了此次大會,並與各家媒體與HTC全球高級副總裁、全球解決方案負責人鮑永哲展開了討論,論道了XR生態、內容與場景。

HTC全球高級副總裁、全球解決方案負責人鮑永哲

VR的B端生意,或率先成長

2016年,VR以B端為主的商業模式就初步顯現,如阿里巴巴與京東嘗試的VR+電商,通過VR實現三維虛擬空間購物。

作為下一個網際網路的終端顯示技術,XR這條賽道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一方面,它連接C端應用,以獨特顯示的魅力,揭開人類歷史上虛擬現實的另一頁。但C端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遊戲,並且還沒有出現一款讓人不顧一切想要的遊戲,商業化模式的道路不如B端。

另一方面,因為技術與成本的限制,目前XR主要買家還是在B端企業,核心需求是降本增效,可複製可疊代可規模化。2023年南昌VR產業大會部分應用端參展商告訴VR陀螺,目前可實現盈利的應用還是在B端,雖然這類需求不像C端那樣可見的龐大,但它們卻決定著XR賽道的未來。

只是B端和C端有著完全不同的側重點與走向,在B端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每個企業不會要十種、二十種、一百種以上的內容,企業更重視降本增效。由此,通常會有個性化的需求,針對行業的類別去做定製化的配套產品。而在消費市場,產品的知名度就會比較重要,還有一點就是能夠被每個人用起來,考慮的應用就要豐富一些,鮑永哲說道。

Tech Summit 2023:HTC VIVE展示其B端應用場景

據頭豹研究院發布的《2021中國VR產業概覽》指出,2025年,中國VR內容的市場規模將達到832.7億元。在未來5年內,增長最快的是企業培訓的VR內容,其增長率達55%。

除此之外,零售、包裝製造、汽車製造、基礎設施、製藥、酒店服務、航天等領域,均是VR大展身手的領域。

鮑永哲進一步表示,「目前B端市場的潛力相對C端已經更快地凸顯出來了,像在教育、培訓、醫療、模擬訓練等場景中,VR已經展示出其優勢,應用場景顯得更加剛需。從目前來看,B端市場的成長性有望超過C端,率先成長起來。」

事實也是如此,據VR陀螺了解,以教育、地產、製造業為代表的B端應用場景,目前是支撐XR價值的「戰略錨點」。

玩轉B端,HTC要做大生態

從應用層面來看,B端已經延伸出了多個場景。對於各家XR生產商來說,構建大生態則是下一個企業護城河。

在HTC看來,這也是企業一直在規劃的戰略,HTC不打算單獨做內容,而是以自己的硬體生產為中心,提供軟體解決方案和平台,通過合力孵化內容和應用。在2017-2018年VR降溫期間,HTC一直在低調做生態。在Tech Summit 2023上,HTC VIVE展示了其VIVERSE生態的最新成果。

如HTC VIVE推出了多功能、可定製的企業級沉浸式數字體驗解決方案VIVERSE for Business,為企業客戶帶來全新的遠程協作、學習和銷售等體驗,賦能各行各業轉型發展,加速產業數字化進程。

據稱,VIVERSE for Business採用HTC自研的高保真3D模型及場景自適應加載展示技術Polygon Streaming,可實現多人同時流暢協作操作3D物件,滿足數字孿生及數字物品等技術需求。VIVERSE for Business在保障企業數據安全的同時,注重保持企業現有系統和資源在虛擬空間中的完整性,加之模組化虛擬空間設計與人工智慧等創新功能,為企業打造全新沉浸式虛擬空間。

針對B端的應用,HTC VIVE還展示了一站式虛擬製片解決方案VIVE Mars CamTrack。該方案通過將實體攝影機的位置追蹤工作流整合到一個具備專業級效果的實時渲染引擎中,讓整個虛擬製片過程將變得更快捷、更簡單、更經濟。

相對於傳統影視製作流程,該方案支持演員在製片過程中實時進入到任意虛擬背景中,很多情況下,無需進行現場實景布置拍攝即可確保電影製片人發揮出全部創作潛力。

據了解,VIVE Mars CamTrack使原本繁瑣複雜的影像製作工作變得高效又簡單,以往好萊塢影片中的場景及動作畫面動輒需要數千萬美元,現在由於技術的進步,製作流程變得簡易,小型製作公司用負擔得起的價格即可拍出高質感的影像,這讓電影製片及內容創作者充分發揮出創意潛能。

鮑永哲介紹,VIVE Mars CamTrack是受好萊塢的虛擬拍攝技術啟發,該技術可以實現拍攝時的實時特效,減少後期的工作量,這其中用到的相機追蹤和VR息息相關。

放眼全球來看,XR大廠商都以生態的角度在布局。對於很多大廠來說,即便硬體成本與量產都達到了相對理想化的結果,但終究要面對如果沒有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硬體的優勢如何發揮出來的問題。而有了開放的生態系統,VR一定會向前更進一步。

B端應用,交互也是重點

談到XR生態,無論是B端還是C端,逃不開的話題便是底層交互方式。在蘋果發布Vision Pro之後,大家都看到了低門檻交互方式讓XR設備充滿了魅力,也使業界對裸手交互與眼動追蹤的交互方式開始新一輪探索。

VR陀螺也曾寫過一篇文章,分析Vision Pro的交互,可點擊詳閱《Vision Pro互動設計,蘋果的陽謀》。從實際出發,Vision Pro所帶來的交互形態已經非常貼近於人的習慣了,並且使用門檻降得很低。

「只是目前來看,XR的交互標準仍很難被統一。在商業競爭環境中,只有大家都願意坐下來談,一致達成交互的模板,或許能看到下一個交互的標準。但目前各個系統仍是各自的交互方式,並沒有看到誰願意出來談這樣的情況」,鮑永哲談道。

也就是說,雖然市場上的硬體交互方式幾乎大同小異,但各家仍有各家的想法,只能說Vision Pro的交互方式打開了一個新方向,大家都在往這個方向走,但走什麼路,仍有區別。對於B端來說,不同場景下會側重不同的交互方式,如嘈雜且充滿油污的工業環境,則重在語音交互。

而一些輕量化的工業環境,則需要的交互方式更加豐富。在Tech Summit 2023的互動體驗區上,HTC VIVE首款XR一體機成為了體驗的焦點。這款HTC VIVE的旗艦級產品,將VR與MR功能集於一體,實現了虛擬和現實的真正融合。藉由VIVE XR 精英套裝、VIVE Focus 3等前沿設備,HTC VIVE不斷拓寬XR技術的應用範圍,也不斷刷新用戶對於追蹤、交互的現實體驗。

藉助VIVE XR 精英套裝,諸多XR行業應用也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如HTC VIVE聯合河南拜科數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VR/MR解剖標本系統,支持純手勢操作和VR/MR一鍵切換展示等,開創了基礎醫學教育的嶄新方式;HTC VIVE聯合成都四方偉業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XR數字沙盤系統,支持用戶通過手勢或手柄操作進行交互,滿足沙盤推演、方案模擬、指揮部署等需求。

此外,在HTC VIVE Tech Summit 2023現場的VR腦機交互遊戲體驗區,HTC VIVE還展示了多個虛擬三維場景,無論是魔法的釋放還是射擊的控制,都能通過解碼視覺腦電信號得以呈現,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非手柄的另一種交互方式,彌補眼動追蹤的部分局限。

鮑永哲進一步表示,「市場也會有自己的選擇,當大家都在往一個方向走的時候,會發現總有那麼幾個交互方式大家都在用,那可能會最終會留下來幾種交互方式,就像安卓交互的發展一樣,其實這更像是一個海選出來的結果。」

結語

2023年6月,蘋果發布新品給行業帶來了一陣熱潮。在這陣熱潮散去之後,行業還是回歸了冷靜期。從國內環境來看,硬體端不少企業在經營方面紛紛遇到了難題。在市場還未被完全打開的時候,很多硬體企業倒在黎明前。

在應用上,整體相對來說盈利較好看的還是在B端。目前來看,TO B的業務已經成為XR賽道增長的重要渠道。不過HTC VIVE在C端應用方面也在持續發力,值得一提的是,年初HTC VIVE與法國VR/AR內容品牌Emissive合作推出的《消失的法老》VR大空間體驗展覽,成為了行業看好的下一個C端可落地的商業化應用。

據稱,該展覽在國外展出三個月,曾吸引了超過50,000名遊客前來參觀;而在國內也是刷新了VR實景娛樂的歷史紀錄,線下預約火爆不停,多次延展。重B端的同時,C端的項目也在開花,HTC在XR賽道上前景廣闊,VR正成為其逆襲的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ec70a7b26091e33ff18c8b65c3203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