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風浪越大,我們越要勇立潮頭」

2024-10-26     河南日報

新華社記者 郝薇薇 楊依軍 人民日報記者 胡澤曦 張志文

從北京出發,飛越5個時區、5000多公里的長途。習近平主席的專機抵達喀山國際機場。

迎著正午陽光,習近平主席健步走出艙門。放眼望去,一片橙黃橘綠的斑斕。2013年以來,第10次踏上俄羅斯土地,第一次來到古城喀山。

10月22日至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金磚大家庭擴員後的首度線下聚首。中國元首外交開啟新一輪「金磚時間」。

在喀山,不到48小時,十多場雙多邊活動。國際媒體這樣報道:「習近平主席喀山之行的『每一步』都受到特別的關注。」

從領導人小範圍、大範圍會議到「金磚+」領導人對話會,從擘畫「大金磚合作」未來之路到壯大「全球南方」團結之力,一次次夥伴間的暢敘深談,一項項登高望遠、胸懷天下的理念主張,凝聚起和平與發展的正能量,為動盪變革的世界注入希望之光。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是基於共同追求,順應世界和平和發展大勢。我們要利用好這次峰會,保持好金磚發展勢頭,謀劃好全局性、方向性、戰略性問題,同心同德,勇毅前行,推動金磚國家集體再出發。」

江河奔涌,日月新天。習近平主席喀山之行,引領譜寫人類發展新時代的「金磚華章」。

(一)啟程,領航「大金磚」

21世紀的世界舞台上,金磚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乘著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的澎湃大潮,順應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的浩蕩大勢,金磚完成了由新穎的經濟學概念向新型的國際合作機制的華麗演進,實現了從「金磚四國」到「大金磚合作」的卓然壯大。

歷史創造了金磚,金磚也在創造著歷史。

23日上午,喀山會展中心,載入史冊的一幕。在印有「金磚2024」標識的巨幅背景板前,金磚大家庭新老成員國領導人肩並肩站在了一起。快門聲此起彼伏,首張「大金磚全家福」從喀山傳向全世界。

「擴員是金磚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國際格局演變的標誌性事件。」習近平主席從金磚發展和世界變局兩個維度深刻闡述金磚擴員的非凡意義。

人口占世界總人口近一半、貿易額占全球貿易額五分之一,經濟總量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超過七國集團——這張「全家福」所代表的,是一支蓬勃發展、前程遠大的新力量。

從世界財富體系的邊緣者到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從國際規則的被動接受者到全球治理的積極參與者——這張「全家福」所昭示的,是一個潮起南方、萬象更新的新時代。

「加強多邊主義,促進公正的全球發展和安全」,此次喀山會晤的主題。承載著新的希望,肩負著新的使命,金磚國家集體再出發。

23日,從上午11時到下午3時,小範圍會議連著大範圍會議。圍桌而論,邊走邊談,領導人們念茲在茲的是「大金磚合作」的新藍圖。

成色更足了,分量更重了,如何充分發揮「大金磚」的規模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共同譜寫「大金磚合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成員國更多元了,機制代表性進一步提高了,如何更好回應各方的新需求新期待,把金磚打造成推動實現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的支柱力量?

中國,金磚合作的引領者、推動者。每當金磚合作走到關鍵十字路口,世界總是不約而同矚望中國,傾聽中國。

這是高瞻遠矚的方向指引——

「我們要建設『和平金磚』,做共同安全的維護者」;

「我們要建設『創新金磚』,做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

「我們要建設『綠色金磚』,做可持續發展的踐行者」;

「我們要建設『公正金磚』,做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引領者」;

「我們要建設『人文金磚』,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導者」。

五點建議切中肯綮、慮及長遠,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反映金磚國家求團結、促穩定、謀發展的共同意願,與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的中國主張一脈相承。

這是腳踏實地的行動方案——

建立金磚國家深海資源國際研究中心、金磚國家特殊經濟區中國合作中心、金磚國家工業能力中國中心、金磚國家數字產業生態合作網絡;實施金磚數字教育能力建設計劃,未來5年在金磚國家設立10個海外學習中心……一項項具體舉措,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步伐,致力於開創文明和合共生的美好未來。

習近平主席曾說:「金磚國家不是碌碌無為的清談館,而是知行合一的行動隊。」賦予金磚合作務實的底色、創新的特色,中國垂範親為。

來聽聽那些共鳴,那些迴響吧。

主持會議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說:「尊敬的主席先生,中國理念對我們這個大集體非常重要。我確信,現場的所有人都在認真聆聽您的講話。」

衣索比亞總理阿比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工智慧合作倡議深感鼓舞。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期待著同中方在金磚國家等多邊平台密切協作。埃及總統塞西堅定表示,願同中方密切多邊協作,共同維護髮展中國家和「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11年前,習近平主席作為中國國家元首首次亮相國際多邊舞台,就是在金磚。從提出金磚國家合作「四大目標」到倡導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從闡述金磚國家「四大夥伴關係」到引領金磚合作步入「三輪驅動」新階段,從首倡「金磚+」合作模式到推動金磚歷史性擴員……中國理念、中國方案不斷照亮金磚前行之路。

2萬多字的喀山宣言里,凝聚著廣泛共識,沉澱著累累成果。「進一步強化政治安全、經貿財金、人文交流『三輪驅動』合作」「認可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是新工業革命框架內金磚合作的指導平台」「支持建立金磚國家數字教育合作機制」……一項項中國倡議落地為金磚主張、金磚行動,為金磚合作注入不竭動力。

夜幕下的喀山,處處流光溢彩。一輛輛載著各國貴賓的車輛掠過克里姆林宮城牆「金磚燈光秀」,駛向自由廣場上的喀山市政廳。

古樸典雅的圓柱廳,東道主俄羅斯以一場精心編排的小型音樂會歡迎遠道而來的金磚夥伴。俄羅斯民歌《卡林卡》《伏爾加河長流水》、金磚國家名曲聯奏《金磚奇妙之音》……一串串金色音符撥動著心弦,引發著共鳴。此情此景,恰似金磚合作,跨越山海,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二)結伴,成就大氣象

喀山會晤上,談及金磚夥伴關係,習近平主席引用了一句中國古語:「君子處事,於義合者為利。」

基於共同追求,順應世界和平和發展大勢,金磚國家走到了一起。一路風雨無阻,一路結伴前行,成就了金磚合作的大氣象。

這大氣象里,有金磚合作機制的發展壯大,更有金磚國家與「全球南方」的攜手共進。

天然的情感紐帶、廣泛的共同利益,金磚國家是「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陣。習近平主席曾深情地說:「金磚機制自成立之初,就同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命運緊密連在一起。」

新的時代,新的使命。「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世界大變局的鮮明標誌。金磚國家與「全球南方」的命運連結越發緊密強韌,金磚合作機制被賦予了更豐富的時代意義。

「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平台」「促進『全球南方』團結合作的主要渠道」,習近平主席如是定位金磚合作機制在「全球南方」團結髮展大格局中的方位。

一種新模式,拉緊著金磚國家與「全球南方」的夥伴紐帶。

在去年8月的約翰內斯堡會晤上,習近平主席同其他金磚國家領導人責成金磚國家外長進一步討論金磚夥伴國模式及潛在夥伴國名單。經過一年多協商醞釀,喀山會晤正式決定邀請多個國家成為金磚夥伴國。

「這是金磚發展過程中的又一個重要進展。」習近平主席與金磚夥伴分享著「金磚朋友圈」進一步擴大的喜悅。

一場對話會,匯聚著金磚國家與「全球南方」共建更美好世界的正能量。

24日上午,喀山會展中心2號廳,30多面國旗連成壯觀的旗陣。來自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的20多位受邀嘉賓國領導人或代表以及6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奔赴「金磚之約」,出席「金磚+」領導人對話會。

猶記2017年廈門會晤,習近平主席創造性提出「金磚+」合作理念,首次將金磚合作夥伴對象擴大至全球範圍。如今,「金磚+」模式已成為南南合作的一面鮮亮旗幟。

心系「全球南方」,紮根「全球南方」。

一面是「全球南方」國家共同邁向現代化,成就人類文明進程中史無前例的壯舉;一面是世界和平和發展仍面臨嚴峻挑戰,「全球南方」振興之路註定不會平坦。如何挺膺擔當,匯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攜手推進世界現代化事業,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堅守和平,實現共同安全」「重振發展,實現普遍繁榮」「共興文明,實現多元和諧」,「金磚+」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三點主張,從和平到發展再到文明,呼應著「全球南方」國家最緊迫關切。

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應對世界百年變局的中國之策,也是連接中國與「全球南方」的合作之橋。習近平主席盤點進展和收穫,提出新的舉措——

「我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得到各方積極響應,已經在維護地區穩定等多個領域取得重要收穫」;

「全球發展倡議提出3年來,已經動員近200億美元發展資金,開展了1100多個項目」;

「我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就是要推動建設美美與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園」;

「全球工業人工智慧聯盟卓越中心近期落戶上海,中方還將建立全球『智慧海關』在線合作平台和金磚國家海關示範中心,歡迎各國積極參與」;

「中方將牽頭成立『全球南方』智庫合作聯盟,促進各國人文交流和治國理政互學互鑒」;

……

「中國是真正維護和平的世界大國」「同中國的合作讓我們看到了國家發展振興的希望」「中國從不強加於人,而是真正尊重他人,這是文明國家應有的樣子」……眾多積極迴響中,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感受很有代表性:「中國是金磚國家的主要支柱。」

這條新聞被國際媒體反覆報道:30多個國家紛紛表達參加金磚合作的願望,約翰內斯堡會晤擴員後,多個國家仍表態希望加入。宛若巨大的磁石,金磚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全球南方」國家走近它、融入它。

世界好奇,金磚魅力從何而來?

走近金磚,融入金磚,是為攜手開拓現代化的新空間。

從殖民主義的歷史泥淖中走出,走上現代化的探索之路,有過波折與艱辛,有過「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共同捍衛發展權利、共同走向現代化……現代化道路上的「金磚榜樣」感染著、鼓舞著廣大「全球南方」國家。

中國,無疑是其中的卓越探索者。「金磚+」領導人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這樣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全球意義:「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必將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

走近金磚,融入金磚,是為共同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數,而是覺醒的進步力量。攜手推進國際經濟金融架構改革,創建提供「更加公平機會」的新型多邊金融機構……推動全球治理體制變革的「金磚力量」,讓廣大「全球南方」國家看到了爭取平等地位、應有權利的新希望。

從舉行金磚國家領導人巴以問題特別視頻峰會協調立場、採取行動,到中國、巴西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六點共識」得到超過110個國家積極回應……捍衛真正的多邊主義的「金磚立場」,讓廣大「全球南方」國家增添了對世界和平和發展事業的新信心。

「支持更多『全球南方』國家以正式成員、夥伴國、『金磚+』等形式加入金磚事業,匯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邁向未來的歷史自信,這是胸懷天下的堅定抉擇。

(三)馭變,彰顯大擔當

「尊敬的普京總統,我親愛的老朋友,很高興應你邀請來到俄羅斯古城喀山。」

「親愛的朋友,我想再次向所有的中國朋友、友好的中國人民,祝賀不久前的兩個重要日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以及我們兩國建交75周年。」

22日下午,喀山河畔克里姆林宮。今年以來中俄元首的第三次會面,習近平主席喀山之行的第一場活動。這樣的安排既是為表達對鄰居辦會的堅定支持,也是為引領中俄關係行穩致遠、更上層樓。

相對而坐,追昔撫今,兩國元首講起一個個中俄友好故事。

習近平主席憶及17世紀的「萬里茶道」:「大約400年前,聯通兩國的『萬里茶道』正是從喀山經過,將來自中國武夷山地區的茶葉送至俄羅斯千家萬戶。」

普京總統提到一個關於民心相通的鮮活例子,關於如火如荼的「中俄文化年」。「我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散步,如往常一般注意到,在俄羅斯的心臟地帶,在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宮,有很多中國遊客。」

浸潤著厚重歷史,承載著戰略內涵。在世界變局中定位中俄關係,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不約而同提到典範意義。

「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在習近平主席看來,中俄關係12字箴言正是「相鄰大國正確相處之道」。

「平等、互利、完全不受國際風雲變幻影響,我們十分確信,俄中關係是當今世界國與國關係的典範。」普京總統篤定地說。

會晤結束時,已是萬家燈火。克里姆林宮內,報喜教堂、蘇尤姆別卡塔、庫爾·沙里夫清真寺遠近錯落、和合生輝。古城喀山,見證過亞歐文明的千年交融、萬里茶道的百年繁華,如今又記錄下中俄交往的一段新歷史。

出席喀山會晤期間,習近平主席還分別同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通倫,印度總理莫迪,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埃及總統塞西舉行會見。見老友會新朋,雙邊呼應多邊,傳遞的是審時度勢的大國運籌,展現的是立己達人的大國擔當。

既有世界多極化的新局,也有「新冷戰」的危局。站在人類發展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

能夠更多把握歷史的主動,也能夠更大程度影響世界發展的方向。新征程上的中國如何運用不斷增長的力量和影響,引導世界大變局向有利於推進世界現代化進程、有利於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事業的方向演進?

在應變中守「不變」,這是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大國定力。

關於中俄關係,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但我堅信,中俄世代友好的深厚情誼不會變,濟世為民的大國擔當不會變。」

談到中老關係,習近平主席語氣堅定:「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永遠是寮國可信賴的朋友和夥伴。」

3個多月前,習近平主席致電佩澤希齊揚總統,祝賀他當選。這一次面對面交談,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無論國際和地區形勢如何變化,中方都將毫不動搖發展同伊朗友好合作。」

今年5月,塞西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之際,兩國元首為雙邊關係下一步發展擘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在喀山,習近平主席同塞西總統進一步確認:朝著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埃命運共同體目標持續邁進。

或許出乎一些觀察家預料:近年來歷經波折的中印關係借金磚大舞台迎來了重回穩定發展軌道的新契機。

時隔一年多,同莫迪總理再次見面,兩國領導人共同確認中印關係重要性。習近平主席語重心長地說,中印關係本質是兩個14億多人口的相鄰發展中大國如何相處的問題,雙方應該共謀相鄰大國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的光明正道。

世界局勢風雲變幻。有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這是弄潮兒向濤頭立的大國氣魄。

拉長時間的維度,更見大國外交的馭變之力。

3次走出國門,邀請數十位外國領導人來華訪問,廣交五大洲朋友、深拓各領域合作。今年以來,面對國際關係對抗性、競爭性上升的新現實,中國堅持做好友好互信、利益融合、文明互鑒的大文章。

舉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金磚國家喀山會晤,面對「全球南方」聯合自強的大潮流,中國主動擁抱,引領壯大。

喀山會晤期間,習近平主席講了這樣一段話:「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面臨關鍵抉擇。是任由世界動盪不安,還是推動其重回和平發展的正道?我想到俄羅斯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著作《怎麼辦?》,書中主人公的堅強意志和奮鬥激情,正是當前我們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時代的風浪越大,我們越要勇立潮頭,以堅韌不拔之志、敢為人先之勇、識變應變之謀,把金磚打造成促進『全球南方』團結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先鋒力量。」

從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中,世人深刻感受著大國領袖深沉的夢想、雄健的精神、博大的氣度。(新華社俄羅斯喀山10月25日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d4952ea4e3a6fee0a592d627740b3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