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又贏麻了

2023-08-16     讀史

原標題:李嘉誠又贏麻了

李嘉誠以相當於周邊二手房約「七折」的價格賣房,「親海駅II」猶如一顆深水炸彈,讓香港樓市激起層層浪花,各種解讀層出不窮。

但對李嘉誠來說,賣樓效果好,回籠資金快才最重要。那麼,他這次新開盤的房子,賣的怎麼樣呢?

低價就是有效!據香港中原地產數據,截至8月10日,「親海駅II」就收到了超過3.8萬買家遞交「購樓意向書」,同時支付了訂金,超購約60倍,成為香港歷史上收票最多的新盤!

而8月12日首輪銷售當天,「親海駅II」的626戶預售房全部售罄,李嘉誠單日「吸金」逾39.1億港元,創香港近8年來新盤單日銷售最強紀錄!

下面這張圖片,就是售房當日的「盛況」:

據報道,從8月12日8點起,就有數以萬計的香港民眾前去搶購,隊伍從臨近的購物中心的大廳開始,一路越過一條橫跨主幹道的天橋,不少人排了幾個小時的隊伍才得以進入售樓處。

是不是香港樓市將再次迎來下降通道?是不是李嘉誠想「再次逃跑」?我不知道,但知道的是:李嘉誠這次又贏麻了!

作為已當了幾十年的香港首富,你不得不佩服李嘉誠的商業敏銳性,以及商業決斷性。

有一句著名的話:

不賺第一個銅板,因為容易成為先烈;

也不賺最後一個銅板,因為容易成為亡靈。

這句話知道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做到的,可謂是寥寥無幾。

無疑,李嘉誠是做到了。可以說,幾十年來,香港的每一次危機,都足以將他掩埋無數次,但他每一次,不但沒有被掩埋,反而越發壯大。

近年來,美元持續升值讓香港經濟極大承壓,香港年輕人不滿地產商綁架香港,港府準備推出大量「廉租屋」等等諸多因素,註定香港房地產將再一次迎來低谷。作為深諳香港經濟發展的老商人,李嘉誠比誰都清楚:

在經濟下滑階段,擁有現金,保持良好的流動性,比什麼都重要。

在你花團錦簇、烈火烹油的時候,銀行也好,其他大資本家也好,會忙不迭地要給你「送錢」,以分一杯羹。

但是,當經濟下行,尤其是你要不行的時候,沒誰會雪中送炭,多的卻是迅速抽資,落井下石!

我相信,最近忙的焦頭爛額的王健林會深有體會,被員工討薪暴打的「野蠻人」姚振華也會深有體會。

在幾年前爭奪萬科股權時,一大堆資本家對著姚振華高呼:我們就是你的後盾,需要錢儘管開口。今天,那些人又在哪裡呢?

穿衣吃飯,冷暖自知。以李嘉誠為首的一批香港地產人都明白,在以自由經濟為主的香江市場,包括地產在內的所有經濟,都是有周期性的,在可以預期下降通道打開之前,你如果不降價「逃跑」,到時可能死的會很難看。幾十年來,那些跳樓的香港地產商,哪個不曾意氣風發?

事實證明,李嘉誠這一次降價,對於項目迅速回籠資金,是十分有效的,趕在樓價下行之前果斷出手,寧願少賺一些,換來避免將來更大的損失,這是經驗,也是魄力。

而僅為周邊二手房「七折」的價格,也是十分到位的,作為一個曾多次被市場毒打而成長起來的香港樓市,這個價格已遠遠低於市場的心理預期。所以,剛一開盤,立即售罄。

對於香港人來說,這類小面積的剛需型樓盤,即便未來樓市再下行,腰斬的可能性都不大,現在以七折的價格拿下,下跌有限,即便不自住,就是用來出租,收益率也能達到5%,算是優質資產了。

所以,一個好的市場,賣家和買家都是理性的,一個願買,一個願賣,縱然未來價格超跌到七折以下,買家也只能自認倒霉,而不會去衝擊售樓處鬧事。

可以說,幾十年下來,香港的樓市早已成熟。作為內地的管理部門,是應該好好學習、認真學習一下的。

開發商不行了,要降價賣房回收資金,天經地義。這個時候的管理部門,不應該是制止,而應該是維持秩序。

價格是市場決定的,賠錢賣樓,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這世上哪有永遠只賺不賠的買賣?

有關部門要做的事,其實很多,但並沒做好:比如對房屋建築質量的把關;比如對期房監管帳戶的監管;比如對黑物業的嚴厲打擊;比如引導和促進小區業委會的建立,對物業形成有效的制衡等等這些,才是有關部門應該做的。

至於房地產商要不要漲價或降價賣房,是不是要倒閉,那是由市場決定的,有關部門卻舍本取末,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卻來管,最終不亂套才怪。

沒有遭受過市場毒打的開發商,很難成為李嘉誠那般的老商人;同樣,沒有遭受過市場毒打的買房人,也很難成為市場經濟下的新公民。

比如,那些敢亂動預售房監管資金的,不論涉及到誰,一律嚴判、重罰,看誰還敢亂動?

再比如,為啥海外明星胡亂代言的少,就是因為人家執法嚴格,一旦代言的商品出了問題,明星這一輩子掙的錢可能都不夠賠償的!

一句話,管理部門是這個社會的公平秤,只需要保持市場的公平、公正,就夠了。而這個公平秤一旦親自下場,哪還有公平公正可讓人相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d2fc145017fc0eba391e47da9bdf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