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進不進得了體制內?

2022-04-17     每經影視

原標題:胡歌進不進得了體制內?

作者| 周三三 談資

《縣委大院》的男主跟擊鼓傳花似的,傳完了一圈終於是定了。竟然真的是胡歌。胡歌要演縣長了,這事兒非常有意思。

1.

首先了解一下,《縣委大院》是一部怎樣的宇宙大餅。孔笙執導,王小槍做編劇,主旋律題材。就一種感覺,正午這回是把所有壓箱底的寶貝都押裡頭了。

哪哪都是寶,更不要說主演這個位置。

現在電視劇的分工也是細得嚇死人。看《縣委大院》這張名單,愣是分出了四種叫法,「領銜主演」「特別出演」「主演」「友情出演」。大機率都是院兒里領導就對了。

提一嘴第二排的張新成。95年的年輕人不太可能是演領導,但演一個體制內新人也挺好。不光是好,還覺得感動。因為跟中年女演員比起來,年輕演員更原罪。

他們或許不是缺戲拍,是缺正劇——偽正劇就算了哈,我是指《縣委大院》這種品相的真正拔尖的正劇。但正午還始終相信著年輕演員,願意給他們一個亮相的機會。

前幾年是胡歌、王凱,後來有劉昊然,現在輪到了張新成。一張鮮活、好看又業務能打的面孔,誰不想看到呢。這才是好創作,令演員幸福,觀眾也幸福。

說來,《琅琊榜》已經是七年前的劇了耶。七年前,胡歌憑梅長蘇一角翻紅。那種翻紅更深遠的意義是說,胡歌從偶像徹底轉型演員了,而且是紮實、有效的轉型。

所以這七年,從大眾觀感來講,胡歌過得跟退休生活沒太大區別,也並不影響「歌」的傳說。擁有了演員認證就是儲存了一筆基礎養老金啊。

現在看起來是,正午在預付胡歌第二筆。可能話不宜說早,但那也是正午啊。不對,應該說,那也是孔笙。正午會有bug的時候,但孔笙拍主旋律,四捨五入等於沒有。

然后角色的名字也取得有味道,叫梅曉歌,梅縣長。是不是巧合都很戳淚點,不就可以理解為,把梅長蘇、胡歌合二為一了嘛。網絡上管這叫「梅開二度」。

合作是梅開二度了,劇的質量基本犯不著操心,一個小小的疑惑就是,胡歌跟縣長這兩種身份是能夠相生的嗎?以我業餘的眼光看過去,他們風馬牛不相及。

不能完全說這是刻板印象,至少在現實敘事的框架里,一個角色擺出來,觀眾肯定會做出主觀判斷,「他演他,像嗎?」比如讓膚白水嫩的帥哥演科學家,這就不科學。

演員像、符合角色,這是一層保底。當然,突破了觀眾刻板印象的局限,把「不像」都演像了,那是大加分,真本事。

想起來《山海情》的熱依扎。多明艷、大氣的美人啊,丟黃土溝溝里,跟農村婦女融為一體。好看也是農村人的好看。

所以梅縣長對胡歌很是一次挑戰。演像了,來個反殺,演員生命還能再活五百年。

2.

其實都能想像,《縣委大院》的本子遞給胡歌,他得有多開心。不全因為是孔笙團隊。是這七年來,看似退休的生活里,胡歌一直在做同一件事:突破刻板印象,挑戰角色。

突破「胡歌很梅長蘇」的印象,挑戰很不梅長蘇的角色。很出名的,一次是在《你好之華》里客串家暴男張超,一次是《南方車站的聚會》演悍匪周澤農。

加上縣長梅曉歌,三種身份,三副面孔,全都不在胡歌的角色舒適區。但這些看起來各款各式的角色,實際又指向了同種屬性:接地氣的生活中人,甚至是邊緣人。

這方面,胡歌跟吳慷仁應該惺惺相惜。都是偶像劇出身卻唯愛「扮丑」。這是有追求的帥哥,某種另類的使命。當然大環境更給了吳慷仁發揮空間。但折騰勁兒是相似的。

吳慷仁也盡興地享受那份折騰。但胡歌,我不敢說他享受,他在「努力學習折騰」似乎更加貼切。演張超和周澤農,一定程度上講,胡歌帶一點被動。

朋友約他跟岩井俊二見面,他都到門口了,給朋友發信息,「還是算了吧。」《南方車站》更是全程沒有停止地想「算了」。喜歡得要命,但我能演嗎,算了吧。

這種哆嗦、戰戰兢兢的心情,一度到了拍戲到一半,刁亦男去找胡歌聊別的,進門,胡歌蹭一下站起來,問「你是不是想把我換掉?」刁亦男被他搞懵了。

演戲真是很神奇,說是演別人,其實自己當下什麼樣兒、哪種狀態,全交代給了那個「別人」。胡歌演的悍匪就一點不悍不匪,隨時在戒備中,如驚弓之鳥。

也對,刁亦男都說了,周澤農不是臉譜化的悍匪,他謀劃了自己的死,去給妻兒換30萬懸賞金。這是一個文藝片特供的浪漫至死的悍匪。

道理都懂,邏輯也通,但會出的戲還是避免不了。最後一場追捕戲,周澤農從飯館衝出來,白花花的燈光往他臉上一照,完了,這不還是胡歌嘛。

更鮮明的對比在開頭,烏泱泱的小偷們開業務大會,一言不合打起來。周澤農也在其中,打起來忒狠,一錘子掄對方頭上。招式、扮相都到位了,就還是不像的問題。

尤其被放置在一屋子太像小偷的群演當中,胡歌簡直是男模。後來看刁亦男採訪懂了,那些群演是本色出演,本來就是混混。這是不是愈加說明,演技之前,先該談像不像?

3.

胡歌不像悍匪,更不像沒文化,在大學食堂切白菜,然後勾搭上了女大學生,婚後暴揍老婆的渣男。以至於他喝著酒,表達對老婆的懺悔都仿佛是在念詩。

這兩部,有一個迷之共通性,都是胡歌和對手演員拿反了劇本。胡歌更接近刑警,演刑警的廖凡天然一副悍匪相。胡歌演秦昊的作家就對了,秦昊可以演渣男。

不像,好像不能全賴演員沒演技。除開演技,演員還有氣質這件微妙的東西。它比演技更不可控,還或多或少「控制」了演技。

這有點殘酷,胡歌努力地突破演技、角色,而從根兒上,他被自己的氣質所禁錮。那是屬於少俠、少爺的正派又金貴的氣質。非日常可見的,被仰望的,不可得的。

轉頭看《繁花》的預告片一下就舒服了。胡歌與王家衛的都市調調才叫貼。就在想,胡歌哪怕當官,怎麼著也是上海市市長吧。在縣城裡灰頭土臉,會不會委屈他?

但又很奇怪,論氣質、輪廓,胡歌、王凱可以劃為同系列。可如果是王凱演縣長,好像不會有太多隔閡感。王凱也有一個參照的角色,《大江大河》的宋運輝。

從農村娃,到技術員,最後當上廠長,跟縣長不是一類門派,但宋運輝和梅曉歌的官職脈絡差不多一致。想了想,王凱能當基層父母官,大概是他帥得親和一些。

胡歌因為骨相更立體更深邃,帥得就更時髦,更貴。王凱總顯得樸素和低調。再在造型上捯飭一番,即使角色鋒芒畢露,那份迷人也是收著的,是靜靜、緩緩在釋放。

這麼一想,白宇、黃軒演縣長好像也行。也是帥得有一種分寸感,既能滿足觀眾一定的舔屏需求,又可以符合公僕形象既定的正直、奉獻,與群眾打成一片。

所以不是縣長不能長得好看,是總歸要有一種小人物的,熱騰騰的,來自縣份的氣息。比如朱亞文、鄧超調教出來也可以很縣長。

辛柏青獨特一些,他的儒雅、文氣、和藹可親令他勝任的官職可大可小。《人世間》里是市長很對味,來演縣長,估摸著不會差。但靳東好像就該是省一級領導。

辛柏青演官員,會覺得「不像」的,大概是貪官。不過,以為很內斂的他演《妖貓傳》的李白,一樣演活了想像中李白的張揚肆意。甚至演出了超越想像的一點神叨叨。

跟辛柏青在型上有重疊的李光潔,也是像縣長的。當然官位再上調也沒問題。《大江大河》里,他就演了一個高幹出身,當規劃局司長的路小第。

李光潔的路小第,王凱的宋運輝,都完美契合了高幹文男主。同時切成縣長,又屬於日常會在新聞上看到,然後發出驚呼「好帥」的程度。就帥的度剛好。

當然,長相普通、更生活化的中生代男演員,扮縣長,更不存在代入障礙。比如張譯。或者孫紅雷壓一壓氣場都行。

特別說說雷佳音和吳秀波。

兩位也有一丟撞型,演精明可以很精,演冤種又可以孬孬的,慫了吧唧。想來演一位嘔心瀝血,帶領全縣脫貧致富的縣長不在話下。因為面相上都有一種操心勞碌命。

所以都當好官,做縣長,有人一看就很辛苦,頭都愁大了,有人則意氣風發,志在必得,有人就是乾乾淨淨兩袖清風。胡歌屬於哪種,暫且想不到。

也就更期待孔笙再當一回胡歌的伯樂,打碎他的禁錮,實現七年後真真正正的突破和挑戰——為「我的體制內男友」再入一張臉,胡歌,你爭氣啊。

排版 |文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cbeeca146760b2f55f64d5f017a69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