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和諧的家校關係,這是老師們都非常關心的話題。其實,有的事情雖然小,但是如果能每天堅持下來,家校之間會發生奇妙的變化,比如每天在家長群分享一段教育感言,每天滲透一點教育觀念,每天分享一點教育方法……
這20段話,老師們不妨收藏起來,發到家長群里,看看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變化吧!
01
@所有人
今日分享:
個性活潑熱情的孩子,常被期望能安靜一些,而個性安靜溫和的孩子又常被期望能外向一些,這樣一種類似「圍城」的效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父母不懂得欣賞孩子天然的性格。
02
@所有人
今日分享:
孩子的命運是由多層因素組成的。家長要關注到孩子逆商的培養,能不能承受住打擊?關注孩子情商的培養,跟周圍的人打交道是不是得體有分寸,能夠贏得周圍朋友的信任。這些能力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非常重要。
03
@所有人
今日分享:
常常對孩子講「你是那麼獨特!你是那麼可愛!我非常愛你!我以你為傲!」 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04
@所有人
今日分享:
愛,令關係親近;自由,令關係保持適當的距離。兩者同時兼備是一切親密關係的真諦。
05
@所有人
今日分享:
很多家長說,我已經很努力地學習了,為什麼我改變了,孩子還是沒有改變?
父母的進步,需要點滴積累,比如今天比昨天少嘮叨了一句,多了一句讚美。這些量的積累,會成為質的飛躍,但是從量變到質變需要時間。
06
@所有人
今日分享:
家長的責任,不應止於給孩子關愛,還應成為孩子的榜樣,給孩子以激勵,讓孩子尊重家長、欣賞家長。
07
@所有人
今日分享:
中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這一時期,爸爸需要付出更多的愛關心孩子,讓孩子從父親身上得到力量、剛強之氣。
08
@所有人
今日分享:
在日常瑣碎的生活中,培養孩子安全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孩子在生活里多為自己做事、做主,比如他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書包。
孩子可以做的,都讓他充分動手嘗試,不要催促孩子,不要計較結果如何,讓他失敗、學習,積累經驗,獲得自信,這樣便能為他安全感加分!
09
@所有人
今日分享:
提升自己能量的方法:
1.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2.和天真活潑的孩子一起玩耍。
3.整理居室和辦公室,學習斷舍離。
4.約上幾個好友一起去旅行。
5.多運動,享受流汗的快樂。
10
@所有人
今日分享:
對於孩子而言,考試成績好本身就是一種獎勵,這就是對孩子學習知識的認可,給孩子帶來內在的喜悅,是最好的學習動力。
如果家長頻繁給予物質獎勵,這種內在喜悅就會變成被外在的獎勵所取代,孩子的學習動機會變得不單純了。
11
@所有人
今日分享:
孩子長大了會渴望獨立空間,嘗試自己的力量,這是生命成長的必然規律,但是有家長常常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時時為孩子一切事情操心,這背後是家長無法忍受孩子的獨立、無法忍受與孩子分離的規律。
12
@所有人
今日分享:
家長要用行動影響孩子,而不僅是用言語說教。孩子的行為不是被教導而成,而是被影響而成。
13
@所有人
今日分享:
教育孩子的一個原則是,不要只緊盯著孩子的問題,而是要思考、尋找問題背後的原因,幫助孩子找到可行的解決辦法。
14
@所有人
今日分享:
溝通四部曲:
1.表達你要的,而不是不要的;
2.表達你的感受,而不是情緒;
3.表達你的需求,而不是抱怨;
4.表達你要去的方向,而不是抱怨你所在的位置。
15
@所有人
今日分享:
家長管教孩子,不能只提孩子的缺點,更要注重孩子的優勢,這樣孩子才不會反感。
16
@所有人
今日分享:
"家長如何智慧地陪娃學習?"
1、情緒穩定。
2、激發自主學習動機。
3、保護和利用孩子的自尊心。
17
@所有人
今日分享:
別以為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伴孩子!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陪伴孩子!
高品質的陪伴,是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父母是全心全意(人在一起、心在一起、感受在一起)地和孩子一起互動。
18
@所有人
今日分享: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19
@所有人
今天分享:
讓孩子適度參與家務。很多家庭把學習當成孩子成長的唯一任務,在這種家庭教育環境中,孩子只把成績當成唯一的精神支柱,這樣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20
@所有人
今日分享:
最好的家庭教育態度應該是——和善而堅定。父親要理性而和善,我有力量,但不使用暴力,讓孩子在心裡尊重你、佩服你。
母親不能只是感性地愛孩子,要有堅定的立場,孩子有什麼難處,可以幫助但不能沒有規矩。
本文綜合自 | 張玉石名班主任工作室,內容有刪減
作者 | 梁詩梅,中學一級教師,廣東省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際生涯規劃師。2019年參與學科類的國家級課題獲得成果獎一等獎;2022年作業設計大賽評選中榮獲南海區一等獎;2021-2022學年被評為南海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下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