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市場的紅海:2019年7支教育股境外上市 監管政策成隱憂

就當下社會而言,教育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也被認定為是賺錢的不二選擇。同時,市場上各類教育機構層出不窮、良莠不齊,覆蓋範圍包括K12課外輔導、早幼教、成人職業培訓等多個方面。

此前,7月15日,教育部會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正式將外線上培訓活動納入監管範圍。

而對於已進入資本市場的教育機構來說,監管政策無疑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上市的教育類企業,都會在「風險因素」中表明政策風險的存在。

據柒財經統計,2019年至今,港股、美股合計新增7家教育類上市公司。其中,4月30日以及6月6日,華富教育、跟誰學分別在美上市。思考樂、 嘉宏教育、中國東方教育、新東方在線、銀杏教育等5家企業,分別於6月21日、6月18日、6月12日、3月28日以及1月18日在港交所掛牌交易。



中國東方教育更是一舉募得資金47.69億元,在2019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資凈額排行榜中位列第三。此外,還有東軟教育等已遞交招股書,正在排隊等待上市。

01 7家教育類公司上市

近年來,教育類資產一直被認定為是回報周期短、風險低的優質資產。除教育機構本身追求上市外,不少上市公司也會在對外投資時,選擇將各類學校、教育機構等納入自己的業務體系中去,例如部分民辦高校等。

而就教育機構而言,隨著教育機構的不斷增多以及市場變化,各教育機構也在尋求新的方向,例如採用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擴展教育範圍、業務向海外擴張等。

2019年上市的教育類公司中,華富教育主要提供成人自學考試教程和在線教育服務,跟誰學、思考樂均是以K12為主的培訓機構,但跟誰學採用採用直播+輔導的授課模式,主營在線教育,思考樂則是線下教育。

中國東方教育專注於職業技能培訓,新東方在線由教育行業大佬「新東方」分拆而成,是獨立的在線教育網站,主要提供英語輔導。而銀杏教育以及嘉宏教育提供高等教育服務,銀杏教育旗下有一所獨立民辦高等學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用於提供高等教育服務和酒店管理。

嘉宏教育除提供高等教育外,還向浙江省高中生提供中等教育服務。中學課程由旗下長征學員、精益中學提供服務,高等教育則由獨立院校信息商務學員提供服務。

7家機構之間主營業務、營業模式各有不同,市值規模也不盡相同。就前述7家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後股價、市值走向也各有不同。

截至發稿之時,華富教育每股3.04美元,市值1331.83萬美元,其發行價為每股5美元。跟誰學每股12.74美元,市值29.93億美元,其發行價為每股10.5美元。

港股方面,思考樂教育每股3.93港元,市值21.84億港元,其發行價為每股3.68港元。嘉宏教育每股1.84港元,市值29.46億港元,其發行價為1.63港元。中國東方教育每股12.96港元,市值283.03億港元,其發行價為11.44港元。新東方在線每股10.98港元,市值102.81億港元,其發行價為9.3港元。銀杏教育每股2港元,市值10億港元,其發行價為2.01港元。


此外,在2家以K12為主的培訓機構中,根據披露數據,2018年全年,跟誰學來自K12的凈收入為2.91億元,2017年為2165萬元。2019年第一季度,跟誰學來自K12的收入為2.04億元,較去年同期3348萬元增長510%。

但2018年全年,跟誰學凈利潤為1965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8695萬元。跟誰學在2018年實現扭虧為盈,K12成為主要原因。

思考樂教育方面,教育收益主要分為學業輔導課程以及初階小學素質教育課程,學業輔導課程即為K12。2016年至2018年3年間,思考樂教育學業輔導課程收益分別為1.67億元、3.6億元以及4.76億元,分別占總收益的97.6%、95.8%以及96.5%。

報告期內,思考樂教育經調整的持續經營業務產生的年度溢利分別為1037.6萬元、2590.1萬元和6747.3萬元。

02 頭部平台市值超百億

另一方面,除了上述7家教育公司,頭部教育平台也不容小覷。美股上市的好未來與新東方,自然也是焦點所在。

根據好未來發布的2020財年(每年2月28日—次年2月28日)第一季度財報,好未來凈收入為7.03億美元,同比增長27.6%。好未來在財報中指出,營收增速主要是由於長期正價課程學生總人數的增加。

報告期內,歸屬好未來的凈虧損為73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凈利潤6680萬美元相去甚遠。而在過去的2017、2018和2019財年,好未來的凈利潤分別為1.12億美元、1.95億美元以及3.65億美元。

相較於「好未來」的名字,好未來的招牌業務「學而思」更為知名。2003年,學而思以課外培訓業務起家,2010年10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2013年,學而思教育集團更名為好未來教育集團。

頭部平台的優勢在於更為全面的產業布局上。目前,好未來構建智慧教育、教育雲、內容及未來教育、K12及綜合能力和國際及終身教育五大事業群。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好未來學習中心和服務中心網絡分別從507和401間增至截至2019年2月28日的676和499間,覆蓋中國56個省市。截至2019年5月31日,好未來教育中心增至725個。

而總是與好未來並列提起新東方,此前穩坐教育界的頭把交椅。2017年7月,好未來市值超過新東方,動搖了新東方中國教育企業的霸主地位,也帶來了危機感。


(新東方財務數據)

新東方一度被倒逼調整營業模式。新東方7月23日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新東方2019財年(每年5月31日—次年5月31日 )第四季度,新東方凈收入為8.43億美元,同比增長20.2%;歸屬於新東方的凈利潤為4.3億美元,同比下滑33.5%

根據財報,新東方凈收入在第三、四季度均出現大幅增長,主要原因在於受K12中小學全科課後教育業務推動。

而在2019年第二季度,新東方凈虧損約2600萬美元,成為上市12年以來最大季度虧損額,距離其上一次虧損也已相隔近7年。

報告期內,新東方學生報名人數超過275萬人,同比增長33.9%。截至2019年2月28日,新東方學校總數為92家,學習中心總數達1164家。同時,在2019財年,新東方新增了152個教學中心,學習中心總數達1233家。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7月25日收盤,新東方每股107.93美元,總市值171.27億美元;好未來每股33.24美元,總市值196.71億美元。

03 監管政策成隱憂

教育市場早已是一片浩瀚的紅海。如今市值分別為148億美元、218億美元的新東方以及好未來,在上市最初,市值也僅為5億美元與7億美元。

根據第三方數據報告,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的總帳單從2013年的人民幣366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人民幣1432億元(208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1.4%,預計將在2023年復合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7.2%,達到人民幣6963億元(1013億美元)。

而來自於K12課後教育服務市場的收益由2014年3318億元增加至2018年506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1%。預計2023年達到8194億元,且2018年至2023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0.1%。

此外,柒財經注意到,除市場競爭外,所有教育類上市公司都在招股書中,將「政策變動」作為重要風險因素。同樣,它們都提到了2018年作出徵求意見、並在年底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下稱《條例》)。

在更新後的《條例》中,明確了教育培訓機構的概念和類型,並將在線教育納入規範體系。《條例》還明確指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及營利性民辦學校要分類管理,提供高等學歷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註冊資本不得低於人民幣2億元,且提供其他正規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註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1000萬元;公辦學校參與舉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時,不得以品牌輸出方式獲得收益。

此外,還有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等文件法規,對於培訓機構、民辦院校等做出嚴格規定。


再加上近期下發的《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培訓類教育機構政策趨嚴。而這些變化都將會影響到培訓機構的運營。

嘉宏教育便在招股書中指出,長征學院、精益中學董事會已議決,將該等學校登記為營利性民辦學校。並在詳細的實施細則規定後,於2022年年底將信息商務學院登記為營利性民辦學校,信息商務學院其後完成其轉型。

主營成人自考的華富教育,在招股書中指出,從2017年到2018年,作為公司主要營收支柱的在線教育服務收入下滑,主要因為湖北、江西、湖南等地的自考政策變動,導致考生申請的科目大為減少。

而好未來旗下學而思,曾在2019年1月,因不當解讀杭州市中考中招新政策,並在宣傳中使用了「尖子班」、「目標班」、「聯賽班」等字樣,違反了相關規定,被杭州市教育局辦公室通報批評。(文 / 柒財經 立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c4SLmwB8g2yegNDA9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