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陽地產三線綠檔信號足:營收大漲32%,一二線土儲超7成

2022-04-14   狐狸看樓

原標題:弘陽地產三線綠檔信號足:營收大漲32%,一二線土儲超7成

弘陽地產作為腰部房企的代表,2021年可謂業績鮮亮。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參照2021年的業績,弘陽地產已逐漸歷練成一家穩健增長型的房企。

2021年度,弘陽地產不僅營收實現266.67億元,大增32.3%,毛利和毛利率也分別達到50.81億元及19.1%。

更關鍵的是,各項核心財務指標也在持續向好,「三道紅線」持續綠檔。

樓市資本論深入探究,認為弘陽地產這份質地堅實的年報里,蘊藏著四大穩健發展的積極信號。

信號1:產品力持續升級

如何找尋一隻質地堅實的地產股?銷售業績是不變的估值邏輯。

尤其對以穩健為名的房企而言,這絕非大環境不好就可以掉隊的藉口,而是業績向穩、財務紮實的結合體。弘陽地產顯然做到了。

財報顯示,弘陽地產2021年全年實現合約銷售面積516萬平方米,累計合約銷售金額872.2億元,銷售金額位列行業TOP48。

其中,2021年弘陽的合約銷售均價為16887元/平方米,實現了同比15.5%的雙位數增長。

要知道,去年疊加疫情和調控的雙重影響,百強房企銷售增速為負的3.2%;能夠維持銷售均價不下降的就寥寥無幾,更不用說銷售額增長的同時還提價十幾個百分點。

表面是遠超同業的定價能力,實則是弘陽地產已靠產品力和服務力,形成了夠深的護城河。

比如當反覆的疫情,和難以預判的隔離,成為不少人後疫情時代生活的常態時,弘陽地產開拓出極社區 2.0產品體系升級,重點打造以景觀、智能、服務為核心的產品體系。

其中,2021年全新打造「弘鵠系統」產品IP,涵蓋3個子IP--弘鵠立面、零感住區、生態公園,在多個項目全面落地。

再比如當延期交付成為行業嚴峻形勢下的「新常態」時,弘陽地產不僅實現了94.3%的總體交付率,交付套數40579套,還推出了「透明工地」,供業主全程監督。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弘陽地產在健康住宅領域也取得進展。淮安生態新城泓著大觀項目首個獲得WELL健康住宅認證,南通 · 君蘭天悅交付大區也獲得綠色建築二星認證,業內矚目。

淮安生態新城泓著大觀

對此,亞布力智庫專家武亮表示,七普數據顯示我國人口紅利已基本結束,因而基於供需關係就可得知,地產市場規模不會再野蠻增長。對於房企而言,要想在爭搶市場的存量階段脫穎而出,圍繞客戶需求,聚焦產品力、開發與運營服務並重是關鍵。

顯然,對於弘陽地產而言,產品力已經成為其捅破行業規模天花板,那把最鋒利的「匕首」,也將成為未來持續拉動其業績增長,最有力的「牽引繩」。

信號2:一二線土儲占比超7成

樓市資本論注意到,撇開產品力帶來的溢價能力,銷售結構優化也是弘陽地產業績穩定增長的一大原因。

年報顯示,2021年弘陽地產深耕的長三角都市圈,合約銷售占比高達74.4%,成為為其貢獻銷售額的主要區域;此外,大灣區、成渝都市圈銷售也穩步增長,合約銷售占比達到16.1%。總體來看,弘陽地產一二線城市銷售占比已達86%。

原因不難理解,在行業步入調控深水期的當下,一二線城市憑藉對流入人口的虹吸效應,需求依然強勁,房企產品銷售自然更有保障。

因此,房企土儲的比拼也從單純的規模競賽,轉化到結構押註上。弘陽地產也做足了準備。

截至期末,弘陽地產土儲面積1878萬方,按照2021年的銷售面積計算,可支撐公司近4年的持續發展。

其中,不僅長三角土儲長期維持在67%以上,一二線城市土儲也較2020年的67%提升到73%,弘陽地產可輕鬆收割一波地塊的增值效應。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經歷「成長陣痛」是不少房企必經階段,但房企則因不同的基本面表現不同,對未來發展的影響也不同。

對弘陽地產來說,超7成的一二線城市優質土儲,正成為其跨越周期的有力支撐。

信號3:三道紅線穩居綠檔

弘陽地產已形成正向循環:以低成本在窗口期獲得高能級土儲,進而通過提升產品力獲得高溢價,最終實現銷售回款的高周轉,來獲取更優質的土地和回報率更高的項目。

年報顯示,2021年弘陽地產簽約回款率達93%,成為其最健康的現金流入來源。截至2021年末,在手現金約為人民幣160.4億元,總資產也大增11.5%,達到1327.5億元。

以「三道紅線」指標考量,報告期內,弘陽地產凈負債率57%,現金短債比1.4倍,剔除預收帳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約為68.1%。

「三道紅線」,無一觸碰,屬於綠檔房企,可見弘陽地產對於財務槓桿的使用極為克制,整體財務結構健康。

並且,出於對貸款安全性的考慮,越是償債能力強的企業,越能從金融機構獲得利率低、期限長的貸款。

從弘陽向外部的融資來看,弘陽現在信用風險低、融資能力強。弘陽地產2021年加權平均融資成本為7.43%,自2019年以來不斷下降,體現了資本市場對公司的信賴。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在流動性危機成為扼制房企咽喉的當下,保持財務健康是房企穿越周期的根本,而弘陽地產正憑藉長期的自律和審慎,在此輪調整中安全著陸。

信號4:雙輪驅動熨平周期

對於像弘陽地產這樣致力於跨越周期的穩健型房企而言,僅嚴控負債比例以獲得融資主動權還不夠;如何保障在極端環境下也能獲得確定的盈利能力,也是其必要考量。

樓市資本論注意到,弘陽地產一早選擇了商業+地產雙輪驅動,通過發展商業業務構建穩定的租金回報,不僅對沖了住宅周期,又可幫助提升報表的修復能力。

據悉,弘陽商業以年輕中產、成熟中產、親子家庭為主要目標客群,打造了弘陽茂、弘陽廣場、弘陽生活+三條主力產品線。

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弘陽地產實現收入約266.67億元,同比增加32.3%,其中商業經營所得收入同比增加15.5%至5.84億元;酒店經營所得收入同比增加12.0%至4210萬元。

另一方面,弘陽地產的商業模式打通購物、家居、遊樂三大業態,天然地自帶線下流量價值,可以增強地產板塊吸引力,版圖迅速擴大。

就算是疫情影響之下,弘陽地產商業板塊的表現也超出了市場預期。

例如,南京弘陽廣場的商業標杆地位得到不斷鞏固;濟南弘陽廣場於2021年底開始試運營,開業三天客流突破50萬人次,銷售額超2500萬元;濰坊弘陽廣場實現構建70 萬平方米商業綜合體,以中心演藝秀場和大型遊樂為主題,打造弘陽第四代場景體驗式購物中心。

這樣強的確定性增長,也難怪弘陽地產在年報發布後,連續5日收盤價上漲,最終4月6日以2.77港元收盤,最高漲幅達13.31%。

住宅開發為商業地產開發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後者則以商管收入豐補利潤、增強持續經營能力,在樓市資本論看來,兩者互補、漸入佳境,也成為弘陽地產熨平地產周期的一大關鍵。

過去的2021年,地產界雷聲滾滾。交房延期、項目停工屢見不鮮,資本也信心不足,不少直接抽身離去。

當詰問、反思,成為房企常態時,弘陽地產則以一份紮實穩健的年報,成為腰部房企向上的樣本力量。

竹子三年不長,但一夜千尺。持續升級的產品力、高能級的土地儲備、持續健康的財務結構、加之地產+商業雙輪驅動模式,弘陽地產正發出未來可期的確定性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