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養了這麼久,你會看貓的臉色嗎?

2023-11-16   戲說人生

原標題:養貓養了這麼久,你會看貓的臉色嗎?

優雅、高冷、獨立,這大概是最常用於形容貓咪的詞彙了。

但是,無論貓咪實際性格怎樣、是否喜歡與人互動,「隱藏自己的弱點」仍然是它們刻在骨子裡的本能,是優勝劣汰的自然競爭中沉澱的寶貴財富。

我們通常可以從行為、姿態以及活躍程度的改變,來綜合判斷貓咪的情緒和健康變化。

不過,如果只看面部表情的話,你有把握準確判斷貓咪的情緒麼?

一,貓咪錶情識別研究

對於極善隱藏情緒的貓咪而言,識別微小表情的變化非常重要。

人類本身擁有快速而精細的表情處理天賦,這讓我們很擅長發現短暫而微小的表情變化,再加上哺乳動物之間的確存在一些類似的面部表情。

因此,LCDawson等人因為好奇人類到底能了解貓咪到什麼程度設計了一項關於人類是否能夠準確識別貓咪情緒的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找出更善於識別貓咪情緒的人群類型。

研究通過一定的標準篩選出了40個貓咪的視頻短片(正面和負面情緒各20個,均不含飛機耳等明顯的變化),視頻中除貓咪頭部外,其餘畫面均進行了遮蔽處理。

每名志願者觀看其中的20個視頻,並判斷每個視頻中貓咪的情緒表現是正面(positive)還是負面(negative)。

共計有6329名志願者完成了研究。

二,研究結果

志願者們更容易準確判斷出表達正面情緒的貓咪(尤其是活躍狀態的貓咪),不過總體平均分數偏低(11.85/20)。

研究者認為識別貓咪的微小表情變化具有挑戰性,但的確有部分人很!擅!長!

根據主要看護者假說(primarycaretakerhypothesis),這是在自然選擇中形成的能力,可以讓女性更容易識別嬰兒的情緒變化,並且這種能力還能夠應用於其他場景。

已有研究證明,女性更擅長破譯人類和狗狗的非語言表現。

可能是因為年輕人更喜歡上網雲吸貓,看多了自然就…

獸醫(尤其是女性獸醫)的成績相當突出。

獸醫屬於經過自我篩選的喜愛動物的人群,對動物的感情具有較強的移情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他們接受了更多與微小行為變化識別相關的專業訓練,當然,還有日常接觸貓咪的工作經驗積累。

三,驚人而致郁的發現

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結果後發現,養貓的經歷差異對研究結果的影響不大。

也就是說,無論是一個月的新晉鏟屎官還是十年老手、單貓家庭還是多貓家庭、和貓咪親密還是疏遠:領悟不到主子情緒的人始終領悟不到。

不過,沒有天賦也完全沒關係!

在人們漸漸意識到貓咪錶情的重要性後,已經逐步開始通過各種研究識別、總結、甚至量化貓咪的表情。

例如對貓咪疼痛表情的評估,MarinaC.Evangelista等人通過測量貓咪的耳朵位置、眼睛大小、面部肌肉緊張程度、鬍鬚以及頭部位置,最終建立並驗證了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elineGrimaceScale),可用於辨別貓咪是否正在遭受疼痛的折磨(例如因炎性腸病、胰腺炎等導致的腹部疼痛,貓咪疼痛表情印象圖見)。

所以,鏟屎官們只需要端好小板凳,就能接收到各種具有普適性的結論和判斷標準啦。

責任編輯:L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