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換3個老闆,醫藥「賣鏟人」IPO閃現金字火腿身影

2023-12-24     野馬財經

原標題:4年換3個老闆,醫藥「賣鏟人」IPO閃現金字火腿身影

靠化學合成CDMO服務,年入3.61億。

作者 | 劉俊群

編輯丨李白玉

來源 | 野馬財經

近年來,創新藥逐漸成為醫藥行業的熱點話題。其不僅可以治療某些癌症、遺傳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罕見病症,還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血壓和膽固醇等常見指標。這也帶火了CXO賽道,該賽道主要是為醫藥企業提供從新藥研發到生產的各類外包服務。

近日,上海瑞一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一科技」)向北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衝刺IPO,公司主要向創新藥企業提供化學合成CDMO服務(研發生產外包模式,是CXO賽道的分支)。此前,瑞一科技曾在新三板掛牌7年,此次選擇轉板,卻接連收到三次北交所的《問詢函》,涉及公司股權變動、財務問題、募投合理性等20多個問題。

野馬財經通過《招股書》還發現,這家身處醫藥領域的企業,與「火腿第一股」金字火腿還有一些淵源。

2022年凈利潤增長164%

藥明康德貢獻過半收入

據資訊服務提供商「中研產業研究院」,創新藥的研發具有高風險、高投入的特性,從I期臨床到獲得FDA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僅為7.9%。也就是說,藥企至少需布局12款藥物,才可能有1款成功。

據美國知名化學周刊Chemical Weekly預計,生產環節外包給低成本地區可以使藥品的生產成本降低40-60%。因而,研發與服務外包服務受到不少藥企的追捧。2022年,瑞一科技形成收入的CDMO產品類別超過70項,客戶包括合全藥業、康龍化成、凱萊英、博騰股份等醫藥CDMO大型企業,並最終用於諾華、賽諾菲、艾伯維、正大天晴、恆瑞醫藥等創新藥企業的藥品開發及生產。

瑞一科技的收入基本來自於前五大客戶,《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下稱「報告期」),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分別為80.21%、78.29%和90.44%。

其中,國內CXO行業「龍頭老大」藥明康德為瑞一科技第一大客戶,2020年-2022年,瑞一科技與藥明康德及其子公司銷售金額占比分別為68.07%、64.23%和81.06%。

來源:易維視圖庫

2020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瑞一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22億元、1.7億元、3.61億元和1.67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185.44萬元、4073.52萬元、1.08億元和4657.96萬元。其中,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的增長率分別為112.66%、164%。

不過,2023年上半年,公司業績有所下滑,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下降6.02%、3.44%。

按產品分類看,創新藥CDMO服務、通用性分子砌塊製造兩部分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其中分子砌塊,類似於遊戲「俄羅斯方塊」,是加在分子上的一塊片段,貫穿新藥研發的每個階段。該片段可以改變分子的某些性能,從而使人體更容易吸收、產生的副作用更小。

報告期內,通用性分子砌塊產品的銷售收入占比呈逐年下滑趨勢,在2022年僅為13.61%。而創新藥CDMO服務則撐起了瑞一科技的營收大頭,占比超7成。2020年-2022年,該項銷售收入分別為8593.16萬元、1.21億元和3.12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0.27%、71.47%和86.39%。

創新藥CDMO服務毛利率水平基本穩定,分別為46.59%、48.07%和46.09%;通用性分子砌塊產品2022年度毛利率則分別為45.15%、42.07%及33.84%。

其中,2022年,通用性分子砌塊產品毛利率有所下滑的原因是,子公司海門瑞一應政府號召關停工廠,公司採用委託加工模式及成品採購模式向岳陽康利採購產品。

來源:招股書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2022年,瑞一科技的毛利率、凈利率分別為44.42%、29.79%,高於可比同行均值42.16%、20.75%。但公司營業收入僅3.61億元,瑞一科技自2006年成立至今,雖已發展17年,但直到2019年,營業規模才突破億元。

來源:招股書

此次IPO,瑞一科技將進一步擴大產能,預計募集資金4.95億元,其中「年產 245 噸高端有機矽衍生物和新藥中間體項目」「生物醫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分別預計投入3.5億元、8500萬元。剩餘的6000萬元,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4年更換4次控制權

期間創始人獲利百萬

野馬財經翻閱《問詢函》發現,瑞一科技在2017年-2020年這4年期間,發生了四輪控制權變動。

《招股書》顯示,瑞一科技目前的實控人為薛嵩,是一位80後「江蘇商人」。目前,他直接持有瑞一科技41.15%的股份,通過瑞一匯股間接控制2.31%的股份,合計持有公司43.46%的股份。

薛嵩也是瑞一科技的創始人,2016年,發展已有10年的瑞一科技,營收3780.89萬元,凈利潤273.29萬元。彼時,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薛嵩,希望藉助上市公司資源加速企業發展,因此選擇出讓部分股權。

而遠在浙江金華的金字火腿選擇「接手」。別看金字火腿是做火腿起家,但它卻沒有選擇只做火腿。自2010年上市後,便開始涉足煤礦、網際網路金融、新能源汽車、醫療健康等產業。

來源:易維視圖庫

在金字火腿和瑞一科技的緣分中,有一個「牽線人」——中鈺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稱「中鈺資本」)。這是一家較為知名的投資機構,主要專注大健康產業相關企業的投資,中鈺資本的董事長叫禹勃,被媒體稱為「醫藥併購狂人」。

當時,金字火腿正計劃進入健康食品產業,與在大健康產業有著不少經驗的中鈺資本一拍即合,金字火腿打算通過中鈺資本進行產業投資,優化公司資產結構。

2016 年10月,金字火腿受讓中鈺資本43%的股權,並於同年 12 月對中鈺資本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金字火腿合計持有中鈺資本51%的股權,成為中鈺資本的控股股東。

2017年,中鈺資本發起和管理的兩支基金鄞州鈺瑞、鄞州鈺祥取得了瑞一科技控制權,擬改善瑞一科技的經營情況,同時,也希望完善金字火腿在大健康領域的投資布局,從而達到多贏的局面。

也就是說2017年4月,金字火腿的實控人施延軍,通過金字火腿控制企業鄞州鈺瑞、鄞州鈺祥兩支基金,收購薛嵩等10名股東約1627萬股份,合計持公司73.97%股,成為瑞一科技的實控人。

在此期間,薛嵩直接轉讓7.27%股權,套現798.71萬元;其控制的瑞一匯股轉讓2%股權,套現220萬元。

來源:回復函

這是瑞一科技第一次實控人變更,不過,僅1年後,瑞一科技便迎來了第二次實控人變更。第二次變更的主要原因是,瑞一科技上層股東股權回購事項。

金字火腿收購中鈺資本時,便與中鈺資本原股東簽署的《股權轉讓協議》中約定業績承諾及補償以及違反承諾等內容。中鈺資本2017年扣非凈利潤為1281.39萬元,僅完成業績承諾的5%,也未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現金補償,觸及了轉讓協議約定的回購條款。

2018年8月,業績承諾方婁底中鈺、禹勃、馬賢明、金濤等人根據業績承諾回購金字火腿持有的51%中鈺資本股權,瑞一科技實際控制人又由施延軍變為了禹勃,也就是中鈺資本的創始人。

來源:問詢函

2年後,2020 年8月,鄞州鈺瑞、鄞州鈺祥由於基金運作原因,無法向基金持有人返還投資本金,因此決定提前清算,將瑞一科技股份轉讓予基金持有人設立的6家合夥企業。其中,鄞州鈺瑞、鄞州鈺祥的清算價格分別為2.58元/股、2.34元/股。

《問詢函》顯示,股權轉讓完畢後,由於瑞一科技各股東持股較為分散,且第一大股東薛嵩合計控制瑞一科技股份的比例僅為18.6%,自此,瑞一科技實際控制人由禹勃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來源:問詢函

在兩支基金清算後,這6家合夥企業成為瑞一科技主要股東,但上述合夥企業合伙人並無經營管理醫藥中間體生產企業的經驗。

於是,2020年11月,6家合夥企業合伙人出讓部分股份予薛嵩,單價為2.07元/股,讓薛嵩繼續主導公司業務發展。

不過,此次轉讓價,不僅低於此前清算價格,也低於3年前的薛嵩轉讓價(5元/股)。

對此,《問詢函》要求瑞一科技說明,6家合夥企業將部分股權轉讓給薛嵩是否存在股權代持、對賭協議或其他利益安排。

瑞一科技回復原因之一是,這6家合夥企業合伙人均為財務投資者,一是無醫藥中間體生產企業的經營管理經驗,二希望及時收回前期投資本金。因此,薛嵩具備一定的議價能力。

「擬上市公司實控人事關公司穩定大局,也是監管層最為看重的一點,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不應變更。一方面此舉將會影響公司的業務管理、戰略發展以及穩定性等方面,另外一方面也將會直接影響企業的上市進程。」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

背後浮現「火腿第一股」高管身影

在中鈺資本的撮合下,瑞一科技與金字火腿結緣,其實際控制權在金字火腿創始人施延軍手中停留僅1年後,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薛嵩的手裡。不過,兩家的緣分似乎並不止於此。

細看,在瑞一科技的實際控制權從薛嵩、施延軍、禹勃、無實控人再到薛嵩的過程中,期間一直有金字火腿的身影。

2020 年,薛嵩以2.07元/股的價格受讓 6家合夥企業及薛長煌合計 1694萬股公司股份時,合計需支付3400餘萬元。

其中,薛嵩因資金緊張,經金字火腿原董事會秘書王啟輝介紹向孫志華、宋衍拆入資金1000萬元,這筆資金是由薛嵩配偶秦熙中轉;其餘約 2000萬元為薛嵩及配偶秦熙的自有資金。2021年,在薛嵩收到的瑞一科技的分紅款後,便已償還上述借款。

據金字火腿2010年發布的《招股書》顯示,上述提及到的宋衍為施延軍的配偶,薛長煌曾為金字火腿副董事長,與施延軍為連襟關係。

來源:金字火腿《招股書》

據工商信息平台愛企查顯示,王啟輝、施延軍的哥哥施雄飈、薛長煌均為瑞一科技的股東,分別持股約為3.39%、4.02%、2.53%。

2021年,薛長煌曾以15.72元/股的價格將瑞一科技的股權轉讓給個人投資者。這個價格與2020年轉讓給薛嵩的2.07元/股相比,翻了7倍多。

瑞一科技解釋稱,在2020年末,薛長煌與其他合夥企業達成共識,先轉讓部分股份給薛嵩,使薛嵩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以達到穩定公司經營管理目的。2020年的減持,薛長煌已經收回部分投資本金,短期內無資金使用需求。

2021年,薛長煌轉讓股份時,轉讓價格是股權轉讓雙方基於當時市場環境下協商確定。

來源:易維視圖庫

此外,瑞一科技強調,薛長煌與公司實際控制人薛嵩無關聯關係。

《招股書》顯示,薛嵩出生於1982年,為江蘇南通人;薛長煌出生於1972年,其畢業於廈門大學,先後在廈門日報社、金華市火腿有限公司工作,2008年,任金字火腿副董事長。

你聽過創新藥嗎?對研發外包市場怎麼看?評論區聊聊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b14b1b88abd1efd40eb3b3a98d9e9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