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究竟為什麼活著?這部電視劇似乎給出了答案

2023-01-12     依的薔薇

原標題:人究竟為什麼活著?這部電視劇似乎給出了答案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決定別人命運的人,一種是命運被別人決定的人。」

「誰也不是生活在雲里突然掉到人間來的,開始的時候誰沒一點心理障礙?我們這些人,誰沒有一點驕傲?可守著這點驕傲,捨不得委屈自己,那怎麼辦?要世界來遷就自己,那不可能。」

「尊嚴不能建築在一種空洞的驕傲之上。生存是生存年代的最高法則,是絕對命令,我們的前面除了生存什麼都沒有。當一切都在現實的平面上展開的時候,那些虛幻的東西,什麼精神,其實很蒼白,也許迷人,但還是蒼白,不能跟現實發生真正有效的聯繫。」

……

以上這三句話,像心靈雞湯,但說得很透徹。它們探討的是」人應該怎樣活著「的一個老問題,也是一個永恆的「大問題」。

它們都出自23集電視連續劇《歲月》,也可以說是出自閻真的小說《滄浪之水》,兩者是一回事,因為前者是根據後者改編的。當然,電視劇和小說的表達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說來慚愧。我是昨天和今天將這部豆瓣評分9.3分的電視劇看完的。

這部由劉江執導,胡軍、梅婷、于和偉、王彤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2010年7月11日就已經在北京衛視上星播出。可是,我對此毫無印象。而且,明明在之前看過這部小說,可是,不用說情節,連人物都記不起上了。

這腦子也沒誰了。

《歲月》講述了剛踏出校門的研究生梁致遠在遭遇了工作與生活上一系列的困境和掙扎後,從一個有稜有角的知識分子蛻變成鵝卵石男人的故事,從這個角度說,它可以歸於職場劇。

搜了一下網上的影評,數量不少,有談幾位主演的演技的,有談小說和電視劇的區別的,有談人物命運的。都寫得不錯。

今天,我的切入角度是」人究竟為什麼活著「。

但是,始終放不下知識分子的清高與尊嚴的梁致遠,在工作之初,壓根兒就適應不了機關里勾心鬥角的環境。稜角分明的他因為「太不懂事」,頻繁「闖禍」,被局長「發配」到中醫學會這個「養老學會」,成為徹頭徹尾的邊緣人。

後來,通過分房、給妻子調動工作、兒子燙傷等一系列事件的碰壁之後,他意識到自己不能這麼熬天混日子,於是開始發生陣痛後的蛻變,最終放下所謂的「尊嚴」,不斷謀求「上進」,最終成為衛生局的局長,市裡最年輕的局級幹部。

在工作和生活的雙重逼迫之下,梁致遠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他後來做的,都曾經是自己不擅長的,甚至是討厭的。對於物質、對於地位,他一度嗤之以鼻,可是,現實讓他不得不低頭,讓他不得不從「務虛」,轉向「務實」。因為他始終意識到,自己的高學歷,自己引以為豪的所謂「面子」,在遇到真問題的時候,什麼都解決不了。在機關里,他只有不斷往上爬,只有在手中握有權力,才能獲得他人(包括同事與妻子、親戚)的真正尊重。

好在,他遇到了一位正直而有風骨的忘年交羅清風,後者一直在用自己的教訓給予他忠告,這是一種難得的「人間清醒」。在梁致遠當上副局長、局長的時候,他也不忘諄諄教導他:

「不要浪費手中的權力,儘可能地為群眾辦點實事」。

電視劇的最後,在羅清風的葬禮上,人山人海的送別的群眾也在闡釋這個答案:羅清風在機關里混了幾十年,所獲得的內心平靜、價值與尊重,都不如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治病救人多。

梁致遠的和羅清風,都實現了人生的「變」。他們的變,是從「虛」到「實」,骨子裡其實都沒變,那就是知識分子所固有的真正與善良。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一個庸庸碌碌的官員,對周圍人的貢獻,遠不如一個普普通通、兢兢業業的鄉村醫生。

不浪費手中的權力,或者技術,為群眾多辦點實事,人生就有了底氣,有了價值。

劇中與梁致遠關係最近的兩個女人,許小曼和秦梅,也都實現了一種「反轉」。

作為梁致遠的第一個女朋友(實際上是一生的知己與愛人),許小曼一開始是抱著「改造」男朋友的心態的,可是,她的倔卻比不上樑致遠的倔。最終,她匆匆嫁給了祝濤,一個像她父親一樣成熟而條件優厚的男人。

可是,當她什麼都有了(確切地說是什麼都來得太輕鬆)的時候,卻並沒有珍惜。而是對原來的梁致遠念念不忘。後來梁致遠的」進步「,原本是她希望的,可是,當梁真的變了,她又深深地失落了。

在劇中,作為女主角,許小曼的表現是令人費解的。尤其是後來和梁致遠搞」曖昧「的那些情節,在雖然嫁給了祝濤,也沒做對不起老公的事兒,但她卻始終是一個「精神出軌」的角色,是屬於「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存在。到老公入獄,即將失去所擁有的優越生活條件時,她才幡然醒悟。

許小曼唯一不變的,是對梁致遠的愛。其實,她愛的是自己理想中的梁致遠,而不是現實中的梁致遠。

她一直在為自己心目中那個虛幻的形象而活著。

秦梅的反轉,也比較典型。她和許小曼不同,原本對生活要求不高,是一個賢妻良母。可是,自從和自己老公的前女友住進同一間產房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經在發生變化。

她把許小曼當成了比較的對象。憑一個女人的直覺,他知道自己的老公沒有忘記這個優雅的女人,她也知道,自己各方面的條件都比不上許小曼。內心的嫉妒和恐懼,讓她成為了《圍城》中的孫柔嘉。

梁致遠地位的提升,秦梅家庭條件和自己工作的改變,始終沒有消除掉她對許小曼的警惕。以致於他可以在與梁致遠大吵大鬧後對老公這樣說:

」我可以允許你在外面有人,但絕對不能是許小曼。因為你愛她……」

用梁致遠的話來說,她竟然可以用降低自己「人格」的方式,來維繫自己的家庭生活,和保持對許小曼的敵意。

當然,秦梅也不是壞人,只是曾經經歷的艱苦的條件和在許小曼前的自卑,讓他從「知足常樂」,變成了「索取無度」。

秦梅活得最現實,她只想牢牢抓住當下擁有的一切。

其餘的人物就都不一一展開評析了。

聞慶臣,不貪財,不貪色,但他卻始終對權力有著強烈的占有欲。

吳過,是個可憐的小人,雖然缺乏格局,但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永遠知道該抱緊誰的大腿。

於國璋,這個一直活在局長陰影下的副局長,儘管搞了許多小動作,卻像孫悟空一樣,最終沒有逃出如來佛的手心。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人為什麼活著,怎麼活著,如何才能活得更好」。

這些都是千百年來老哲學問題,始終沒有標準答案,也不可能有標準答案。因為落實到具體的人身上,就成了千差萬別的問題。

從某種角度來說,「人為什麼活著」,當然有基本的原則和底線,否則,就陷入了不可知論。但一個人究竟具體應該怎麼活,只能靠自己來做出回答。

或許,聞慶臣局長對梁致遠說的下面這段話,能夠給人相對中肯的一個建議:

「人啊,好也不要緊,壞也不要緊,你是個什麼樣的人,要自己定位,自己把握,如果你想清高,那就清高到底,無欲無求,倒也混出個境界來,別人也不敢把你小看;如果你想入世,那你就放下架子入世。就怕你四不像,清不清,濁不濁,丟了好人的優點,又學了壞人的缺點,那就划不來了。」

左宗棠有副對聯,提供了一個難以達到的高境界,也能夠給人指明方向: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湖底的浮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a1756b21d2c5fc79cd18e4a4c046e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