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平級的廣汽第三代發動機已投放,搭載於新款GS8/GM8車型

2019-11-13     功夫AUTO

2019年11月3日,廣汽集團拿下了中國內燃機學會兩大最高獎項,其中「GAC小排量汽油機平台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項目榮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廣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吳堅榮獲「突出貢獻獎」。

這代表了行業對廣汽自主品牌發動機技術研發實力的認可。日前,吳堅接受了記者採訪,暢談廣汽集團在動力總成研發領域的光榮與夢想。

廣汽集團第二代發動機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作為汽車的「心臟」,發動機是整車開發的重中之重。

多年來,發動機燃燒系統研究與開發一直制約著中國汽車發動機的技術進步。內燃發動機的研發方向,主要集中在發動機氣缸內的燃燒過程,簡單來說即是對空氣、燃料以及點火進行過程優化組合。

本次獲獎的廣汽集團發動機技術,就是廣汽研究院在研發過程中,通過將雷射、影像、油束計量、粒子流動成像等技術手段融合,首次提出汽油機燃燒控制(GCCS)技術,實現汽油機氣缸內的高效燃燒,得到了業內的認可。

目前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中,廣汽集團在發動機缸內燃燒技術的研究方面處於領先水平。

吳堅介紹,本次獲獎的發動機技術,屬於廣汽集團的第二代發動機技術,無論是經濟性、動力性還是成本,均已經達到國內領先,甚至高於大部分合資企業的發動機水平,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廣汽集團第四代發動機技術將於明年投產

對於廣汽集團自主品牌發動機來說,第一代發動機是由外部引進的技術,解決了自主品牌「有沒有」動力總成的問題,第二代發動機、也就是本次獲獎的發動機技術屬於自主研發,解決了「好不好」的問題,而第三代以390T發動機為代表的產品則解決了「強不強」的問題。

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廣汽第三代發動機,目前已搭載在剛剛上市的2020款GS8、2020款GM8車型上,正式投放市場。

隨著汽車向電動化、新能源發展,傳統的內燃發動機研發是否還有必要呢?對此,吳堅表示,推廣電動車及新能源車,確實會對行業帶來挑戰,但對內燃機研發人員來說也是一種機遇,應該珍惜並努力去研發出更加環保、

更加高效的發動機產品。目前,廣汽集團新一代汽油發動機技術的目標是熱效率達到42%,這個水平已經超過豐田現在市場上熱效率最高的發動機,也代表了世界上汽油機熱效率的最高水平,吳堅透露,廣汽集團第四代發動機技術已經按計劃在研發中,將於明年投產。

未來,廣汽還將挑戰45%甚至更高的熱效率,並向混合動力以及插電混合動力應用方向發展。

此外,作為動力總成的一部分,廣汽集團在變速器的研發也卓有成效。截止目前,自主研發的變速器已銷售超20萬台,解決了廣汽集團在動力總成領域核心零部件尤其是自動變速器「卡脖子」的問題。後續,廣汽集團還將推出與電動化相關的變速器產品,包括混動變速器產品。

投入最少的團隊,做出數量最多、質量最好的產品

在廣汽自主品牌事業起步之初,自主研發發動機技術就已提上日程。2008年,吳堅離開工作了18年的華南理工大學,從舒適的教學環境投身到艱苦的廣汽自主研發事業中,擔當發動機主要技術帶頭人和管理者,並於2009年完成發動機技術的頂層設計,提出小型化(Down-Sizing)戰略,以1.5L渦輪增壓技術替代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已達成綠色、節能、減排的目的。

2011年在集團領導的悉心關懷與指導下,技術研發工作順利開展,2015年4月,廣汽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技術首次搭載於GS4 車型上市銷售,後來陸續搭載於GS3、GS5、GA6等車型。四年來,該項目的車型發動機已搭載100多萬台套,共實現新增銷售收入97.76億元,新增利潤19.85億元,上繳稅費7.86億元,經濟效益顯著。

2009年-2015年,是廣汽研究院成立初期,項目研發中碰到的困難可想而知。吳堅回憶,廣汽的發動機研發團隊很年輕,且幾乎沒有可參照的技術和產品,因此在研發過程中碰到非常多的困難,可以說每天都在解決各種問題。

但是團隊成員都非常敬業,非常精幹。「廣汽以最少的投入,做出數量最多、質量最好的產品,因此我為我們的團隊感到非常自豪。」吳堅說。

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發動機

吳堅始終懷著打造世界頂尖「機芯」的中國發動機的理想,來到廣汽研究院後,在沒有工廠、沒有產品、沒有成熟的團隊,更沒有開發流程和標準規範積累的條件下,吳堅帶領團隊,從無到有自主研發廣汽G/GS平台系列發動機,並首創汽油機燃燒控制(GCCS)理論、建立健全了汽油機開發平台、汽油電控開發平台等。短短10年,打造了一支近500人、能獨立完成動力總成設計、開發和試驗的高效研發團隊,擁有了一套完整的動力總成開發流程以及成熟有效的設計、仿真、驗證的研發體系。

截至目前,吳堅帶領團隊成功開發了3個系列近20款發動機產品,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並在廣汽自主品牌發動機工廠進行生產,搭載於廣汽傳祺眾多車型及廣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品牌祺智、世銳、悅界等車型上市銷售,不僅為廣汽集團自主品牌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也為中國的汽車內燃機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因此,本次獲得中國內燃機學會聯合學術年會所頒發的「突出貢獻獎」,可謂實至名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Z3JZm4BMH2_cNUgCp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