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低是脾虛引起的嗎?這2個方法增補脾臟,提高免疫力

2020-02-11   健康plus

在西醫還沒有傳入中國的時候,咱們生病的時候都是去看中醫,而中醫看病的時候主要是用望聞問切幾種方式,而古代的時候,大夫主要是看病人的舌頭和眼睛來確定病人的病情。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舌頭的細微變化能夠反應身體某些器官的變化。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仔細觀察過自己的舌頭,如果某一天你的舌頭比平時更胖大,舌頭的兩邊還有一些齒痕,並且伴有胃口不好,四肢無力等症狀的話,那你的脾臟很可能已經出問題了。有人可能覺得與其他器官相比脾臟貌似不太重要,所以不太關注脾臟方面的疾病,其實脾虛可能會引起各種身體疾病,從而導致人體免疫力變低。

​如果一個人脾虛之後不及時就醫,則會導致各種問題相繼出現。很多中醫表示,肝、肺和胰腺疾病的患者都伴有脾虛,相關資料顯示脾虛是導致胰腺癌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預防胰腺上的惡性病變,不能光從胰腺方面下功夫,還要在脾臟上下功夫,預防胰腺癌,養好脾臟是關鍵。

​怎樣才能養好自己的脾臟呢?

首先,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服用一些健脾養胃的食材,比如山藥、麥芽等。儘量少吃那些難消化的食物。最好隔一段時間就攝入一些粗糧,調養脾臟。

​其次,是改正平時的不良習慣。這也是最難得一點,上文中提到的食療,只是在吃的方面下功夫,而最後這一點則不同。對於每個人來說,好習慣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養成,而壞習慣可能只需要一次行為就能夠形成。熬夜、長時間坐著不動、抽煙、喝酒等都有可能會導致脾虛。所以只有在改正這些壞習慣的前提下,食療才會有效果。對於每個人來說身體都是革命的本錢,身體垮了也就什麼都沒有了。

​身邊就曾出現過一個讓人非常遺憾的故事,一個叔叔,小學畢業就出去打工了,由於沒什麼文化也就只能在工地上做苦力,最初幾年還掙了幾十萬,靠力氣吃飯不可能吃一輩子。最初幾年還好,雖然辛苦但是也掙了不少錢,有一天他突然就病倒了,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最後他還是走了。所以記住,在生活中千萬不要虧待自己。身體好了,才是真的好,其餘金錢也好,名利也罷,都如過眼雲煙,生帶不來死也帶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