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投資要過山海關」吉林希望之所在

2019-08-17   吉網調查

他身在海南,卻放眼全國。他現在是學者,(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這個偏於一隅的學術機構放眼八方,蜚聲海內外,使這個位居天涯海角的『學術重鎮』以巨大能量輻射全國,成為中國改革研究重要基地。他,就是被稱為改革『智囊』的遲福林。」

這是國內媒體對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改革研究生涯的概括。

以建言改革為己任,時至今日,遲福林依然走在改革開放研究的最前沿。

15日下午,在先後赴吉林、琿春、圖們、公主嶺等市各市調研後,遲福林應吉林省政協之邀,為吉林省政協委員、機關幹部、省社科院同志作專題講座。當天,他在同馨賓館二樓會議中心,以「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趨勢與任務」開講,內容深刻,全是乾貨。

會後,遲福林就吉林下一步開放改革發展相關問題接受了中國吉林網獨家專訪。

中國吉林網專訪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中國吉林網: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考察時,就深入推進東北振興提出6個方面的要求,其中一個就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合作高地」。您認為,在新形勢下,吉林如何更好地抓住擴大開放的機遇賦能振興?

遲福林:這次我在吉林進行了為期4天的調研,重點在琿春、圖們。50年前,我曾經在這裡工作了一年;50年後,看到這裡發生了巨大變化。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在我國整個開放大格局中,以琿春為重點的吉林對外開放戰略地位明顯提升。吉林處於東北亞開放的前沿,有條件打造成為我國對外開放新高地,也就是說,「一帶一路」倡議為吉林打造國際到國內、內外相連的重要戰略機遇。未來幾年,吉林在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當中將扮演重要角色。若能實現這一重要突破,將大大激活吉林各種生產要素,增進經濟發展活力。由此,以新動力倒逼深化改革,提升發展質量。因此,抓住開放這個大主題,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倡議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實現以琿春為重要支點的開放戰略突破,是當前吉林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將形成吉林改革開放的新局面。

中國吉林網:今年,吉林迎來了不少大公司,萬達、萬科……一批國內商界巨頭紛紛布局吉林,「投資正過山海關」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經濟信號?

遲福林:「投資不過山海關」,成為前些年大家詬病東北的一個矛盾集中點。通過這次在吉林的調研,我看到發展的狀況相當好。例如,農業的工業化進程將迎來重大突破。一方面,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變革,吉林製造業有可能實現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更重要在於吉林擁有諸多對外開放的後發優勢,例如地理位置、資源等,這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未來幾年,吉林省有條件、有可能在我國對外開放中不再是二線,而是處於第一線。由此,倒逼吉林優化營商環境,轉變發展理念。「投資不過山海關」正朝著「投資要過山海關」轉變,實現這一轉變,正是吉林希望之所在。

中國吉林網: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好的營商環境,能激發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同樣也是一個區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吉林省營商環境改變很多,您對吉林在這方面有哪些建議?

遲福林:優化營商環境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多方面發力。尤其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國開放的大門門越開越大,形成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成為重大課題之一。首先,營商環境和發展環境是融在一起的,要有好的發展環境,就要改進和優化營商環境。關起門來搞營商環境很困難。優化營商環境,要對標國際規則,深化市場化改革,實現公平市場、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例如,對民營企業的財產權保護、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包括服務業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所涉及的一系列制度變革、觀念變革等等。這就要求政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改變「不出事、不辦事」的狀態。此外,增加透明度。例如,在當前大數據等各項新科技的條件下完全可以實現政府辦事的透明度,由此在全社會監督下,真正實現優化營商環境和發展環境。吉林在這兩個方面正在發生一些變化。

中國吉林網:當下吉林,產業發展「無中生有,有中生新」,衛星、汽車、石化、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您看來這些重要動能會給未來吉林帶來什麼?

遲福林:這次我來吉林調研時間雖然不長,但感觸很深。比如說農業的工業化程度提升。我看到省內企業的稻米加工和玉米加工兩個典型例子,需要好好加以總結。「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將會對整個農業的工業化進程產生重要影響,農業增加值明顯提升,農民從中明顯獲益。農業的工業化是個重大課題、全新課題,全國尚未實現破題。吉林一定要繼續創造這種環境,政府不但要支持企業,還要研究案例。這不僅僅是優化稻米、玉米產業鏈,更重要在於推動農村的生產變革,直接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打造「吉林品牌」。吉林在這一方面有很好的產業基礎和資源條件以及人才和科研力量。通過產業鏈創新,將科技革命和資源融合起來,形成更大規模的「無中生有,有中生新」。這種局面一旦產生,將會形成重要發展新推力。

中國吉林網:您工作在海南,那裡是旅遊聖地。同樣吉林也是旅遊資源大省、生態大省。一南一北,如果對標海南,吉林還有哪些路要走?

遲福林:海南自由貿易港起步以後,海南旅遊將會實現重要發展。例如旅遊國際化,同時也將以旅遊業為龍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健康醫療、交通運輸、航空運輸以及其他服務業。吉林的旅遊資源相當好,一是生態環境好,二是資源豐富,有山也近海,可以做一篇大文章,例如,將夏季旅遊和冬季旅遊相結合,旅遊產業鏈條就會做大。關鍵在於實現重要突破,例如,若琿春口岸對外開放取得重大突破,再將長白山的旅遊和環日本海旅遊相結合,效果會更好。這就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如免稅購物、一站多點、旅遊國際合作等等。我相信,未來吉林在開放的大環境下,以旅遊業為重點帶動相關服務業會大有前景。

人物簡介.遲福林

遲福林,現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至今30餘年間,一直從事改革研究,形成了許多重要的改革研究成果,是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改革智囊。

遲福林先後受聘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東北大學等高校特聘教授;國家「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市場監管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山東、海南等地方政府決策諮詢顧問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中國發展研究獎、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等多項榮譽,入選「影響新中國60年經濟建設的100位經濟學家」、《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經濟學卷)》。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欒喜良 攝影 王濤 攝像 李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