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量的農村年輕勞動力離開農村到城裡打工,留下了很多空置房屋。很多農房長年無人居住之後已經成了危房,不再能居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空心房。
對於這種房屋,各地的做法是拆除。
拆除的空心房類型
空心房現象在農村非常普遍,但並不是所有無人居住的房子都要拆,「空心房」主要分為以下4類:
空心房拆除會征取意見
空心房不會進行強拆,如果是要拆除的空心房,必須在和當事人溝通,並取得當事人同意的基礎上才會實施。
而農村空心房的評判,要經過有關部門,履行相關程序進行鑑定,鑑定結果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具體分為兩類:一類是不屬於危房的農村空心房,另一類則是屬於危房的空心房。
不屬於危房的,有三種手段處理,分別是自願有償退出空心房宅基地、有償復墾空心房宅基地、空心房有償流轉。
而對於被鑑定為危房的空心房,則要進行重點拆除,以防止出現意外坍塌,對村民人身安全造成傷害。
空心房拆除有補貼
空心房拆除,政府會給予一定的補償。關於補償的標準,全國各地有差別。
比如在重慶,一畝宅基地,可以獲得10-20萬補償款,也就是說在重慶回收農村空心房一平方補償150-300元。
而在遼寧一些地方,中等大小的宅基地,能獲得5萬元的補償;江西贛州屏山鎮出台的《屏山鎮農村「空心房」整治工作方案》中就有明示,根據拆除的建築物占地面積,按40元每平方米的標準對農戶進行補助。
國家對空心房整治的補償標準和所處的地區以及宅基地的大小有關,具體要諮詢當地的政府部門。
空心房拆除后土地權屬歸誰?
空心房拆除後,土地權屬不變,仍歸本村小組集體經濟組織所有。而對於拆除後的宅基地,主要還是分為幾種情況來分析。
如果是有償退出的話,宅基地屬於集體,農民會獲得補償金。
如果是有償復墾,農民會獲得一定的補貼金額,宅基地歸本人,保留集體建設用地性質。
拆除後的宅基地也可以進行有償轉讓,宅基地歸轉讓人所有,獲得轉讓補償金額。
小編提示:咱們在進行以上三種選擇時,必須慎重考慮,因為在這些情況下,都不能再申請宅基地!
本文來源:農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