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中年人

2019-07-03     我是錢某某








你能看見什麼?


婁燁曾說大部分片子是拍給現在人看的,但也有的片子是拍給後來人看的。

有些影片之所以能在時間的洗淘下,變成一種文化符號般的存在。

不僅因為它具備了一部好作品的品質,更可能是因為它的表達有著超越時代的東西。

不同時代相同的狂歡,不同生活相同的嘈雜與喧囂。

在周星馳的電影里,不只有這個世界的表面,還有在這個世界表面摸爬打滾的人類。

年輕人愛它不只因為它悲喜極致的喜怒哀樂,更在於它對於生命的解構與再現。

如果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百個人眼中,至少會出現一百零一個版本的《大話西遊》。


因為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層次的不同時間節點上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它讓淺者見淺:

「我以為《大話西遊》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喜劇,滿是無厘頭的惡搞、荒誕不經的情節和讓人哭笑不得的眼淚。」


也讓深者見深:

「《大話西遊》是個寓言,躲在古老神話的背殼裡,似乎很搞笑很愛情很世俗很感傷的講述了一個因為時間的渺茫和個體彷徨所構築的問題和它不確定的答案。」


我們常說好的喜劇是悲劇。

這是因為好的喜劇看穿了人生的悲劇內核,卻依然可以舉重若輕,如它。

而好的演員會匯聚成芸芸眾生的一面鏡子。

照見人世的種種影像,每個人都能從中找見自己的影子,如他。

小時候看《大話西遊》,印象最深的是周星馳的搞笑和朱茵的顏。

多年後重溫,攫住我的卻是至尊寶的無奈和紫霞的愛。


他們一個因愛成佛化神,絕情棄愛。

一個為愛淪落凡人,飲愛而亡。

作為成長與愛情的蛻變史和親歷者。

他們曾怎樣心高氣傲的意氣風發。

後來就怎樣帶著滿身的傷痕和痛楚在回望中行進。

故事裡,紫霞有著和小美人魚一樣的執著和不幸。

而至尊寶像極了那推石上山的希臘神袛西西弗斯。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電影中這句經典成為了永恆的經典: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給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其實我們都明白,但凡我們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一切可能早已成定局。


所有刻骨銘心的失去,最終可能只是年少不羈的代價。

或者邁向成熟所必經的陣痛,終於只能以悔晤的方式來呈現。

最是造化弄人,至尊寶為了白晶晶而來,卻愛上了紫霞仙子。

而當他終於看清自己的心時,即面臨著痛失所愛。

於是我才知道,原來月光寶盒存在的意義。

不是為了讓至尊寶救白晶晶,而是為了讓至尊寶找到紫霞,是命中注定亦是有緣無分。

作為凡人的至尊寶護不了紫霞。

可當他戴上緊箍咒變回孫悟空,卻也失去了愛的機會。


多少次,那些曾離我們一步之遙的人。

一旦錯過,之後哪怕化身蓋世英雄,身披金甲,腳踏七彩祥雲,一躍十萬八千里,也未必追得回來。

世間萬事最諷刺莫過於此。

當我們一無所有會面臨失去與被選擇,可當我們足夠強大卻依然面臨著選擇與被失去。

唯一不同的是。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前者只有一顆未經考驗的真心。

而後者有能力愛自己,也有餘力去愛別人。

最終你會發現,這一切其實都是一場歷劫。

所有的情節都旨在讓孫悟空能去除情慾,安心取經。

前半生他被困在「她愛你你愛我我愛她」的怪圈裡輪迴。

後半生也註定一世孤苦、與愛無緣。

這是孫悟空的悲哀,也是他無力擺脫的命運。

命運要他扮演孫悟空,所以無論他生命的軌跡如何翻轉,他只能是孫悟空。


由不得他知道不知道,願意和不願意。

而紫霞的命運則是化作至尊寶成為孫悟空的那最後一滴眼淚。

任她如何痴心,也不管她怎樣結局。

電影最後一幕是一處讓你初覺困惑,而後卻忍不住拍案叫絕的設計。

它高度抽象了人在成長成人中不斷妥協後的姿態。

獨樹一幟的周氏幽默讓人在忍俊不禁的剎那會突然紅了眼睛。

關於成長成人的割裂與陣痛在這裡達到了極致。

當孫悟空終於借夕陽武士之口,說出自己前世未能說出的愛。

並利用短暫的移形換影印下真情一吻,成全了夕陽武士與無名女俠的愛情。

卻因為身後一句脫口而出的冷嘲,讓他轉身離去的腳步有了那麼一瞬的僵硬怔忪。

而後又若無其事地繼續走回到屬於他的命運里去。

落寞而去的齊天大聖身上仿佛刻著我們所有人的青春夢想。

曾經我們以為自己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唯一。

可漸漸的,我們也會被淹沒在人潮中,被這個世界改變。

然後被人指著你曾經所指、說著你曾經所說:「你看,那人好像一條狗啊!」


在那不可解的奇怪輪迴里,我們想要的和命運所加身的變成了一組難以調和的矛盾。

想一輩子風風光光做個山匪的至尊寶最終還是做了孫悟空。

美麗自負的春十三娘在命運的捉弄下與二當家珠胎暗結。

只想求取一場愛情的紫霞最後消失在了日光里。


有如《終身誤》這一段的遺憾: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當無力主張對上難以推拒,古往今來、天上人間,有多少人在現實面前輸的一塌糊塗。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席慕蓉的詩句總是這樣恰到好處表達關於愛情的無奈:

「假如愛情可以解釋、誓言可以修改,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那麼生活就會比較容易。假如有一天,我終於能將你忘記。然而,這不是隨便傳說的故事,也不是明天才上演的戲劇,我無法找出原稿然後將你一筆抹去。」


假想至尊寶演繹的是無奈。

白晶晶的部分叫無常。

那麼紫霞負責的應該就是美好的呈現。

紫霞代表了一份絕對理想的愛情觀。

她滿足了我們對於愛情的所有幻想。

哪怕這愛里貯滿了無望的苦澀與不可預見的犧牲。


從「現在我鄭重宣布,這座山頭所有的東西都是屬於我的,包括你在內。」到「騙就騙吧,就像飛蛾一樣。明知道會受傷,還是要撲到火上,飛蛾就這麼傻。」

我看到了愛情最高貴的形態。

愛得義無反顧,痛到撕心裂肺,唯獨無悔。

故事裡的人總喜歡用很奇怪的方式來確定愛:

  • 王子要用水晶鞋才能找到灰姑娘。


  • 寶玉要尋找有金鎖的人來配他的玉。


  • 而紫霞的愛則由一把寶劍決定。


她的愛可以不是某個特定的人,但一定是能夠拔出紫青寶劍的人。

這種童話式的開頭似乎也預示了其結果也是一場夢幻。

「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眾囑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色雲彩來娶我!……只是我猜中了前頭,可我卻猜不中這結局。」


有人質疑紫霞的愛。

認為一個不懂愛的人用一個不靠譜的方法來證明愛無疑像個鬧劇。

可他卻忘記了愛它存在的本身就很玄妙。

同時他也否定了附著於愛之上的一切教化意義。


它讓所有不懂的人懂,懂的人深刻。

紫霞懂得了,所以她得到了。

孫悟空也懂得了,繼而他失去了。

建立在愛之上的得到與失去,誰又能說這不是另一種圓滿呢?

只是這種結局太過慘烈,太痛,也太悲傷,它不符合我們對於美好的種種期待。

但這不正是最真的現實嗎?

只是當它真正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又覺得它太殘酷。

鮮少有人選擇接受並學會坦然地面對它,就像我們永遠無法直面自己終將死亡的現實。

人類一直習慣於活在假想的希望中,無論真偽。

命運是個奇怪的人,他讓紫霞愛,卻吝惜於給她一個匹配的愛人。

他讓孫悟空取經,卻在他心中種下一個愛而無果的遺憾。

如此他還覺得不夠,於是他又為轉世的二人加了一個番外,只是故事的結局仍是遺憾。

但唯獨這一次,紫霞累了,蘇悟空老了,命運還清了他所欠下的。


他終於給了紫霞一份穩穩的幸福。

在這個故事裡,沒有蓋世英雄,沒有轟轟烈烈。

只有足夠愛她的丈夫和歲月靜好、細水長流的脈脈溫情。

「我這麼倒霉,做什麼事都要比別人努力,大概就是因為我所有的運氣都用來遇見她了。」

這是一份她不用飛蛾撲火,不用為愛獻身,甚至不需要她求取就能獲得的愛。


而這一切只因為她是她,她值得被愛。

負了紫霞一世又一世的至尊寶,半生兜兜轉轉卻仍在輪迴里掙扎。

這一生他擁有了所有,才華、事業、豪宅,卻仍時常感到悵然若失。

他甚至說,成熟是一個很痛的名詞,你不一定會得到,但一定會失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NqYO2wB8g2yegNDA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