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花瓣支付」引關注,不與移動支付巨頭「搶食」

2023-10-18     電腦報

原標題:華為「花瓣支付」引關注,不與移動支付巨頭「搶食」

線上支付正式上線兩年多後,華為支付業務有了新進展,這一次是旗下支付機構「訊聯智付」更名為「花瓣支付」。據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已同意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變更公司名稱為花瓣支付(深圳)有限公司。

自 2021 年以來,華為支付開始動作頻頻。

當年 3 月,華為正式完成深圳訊聯智付100%股權收購,成功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為進軍支付領域掃清障礙。它也是繼小米之後,成為第二家擁有支付牌照的手機廠商。

不過在那之後,華為並沒有馬上在支付上進行大動作。直到 2021 年 10 月份,華為支付已經開始試水,應用場景是華為開發者大會2021門票銷售。活動期間,通過「華為錢包」掃碼支付華為開發者大會2021門票,在「華為應用內支付收銀台」選擇「華為支付」已支持的銀行卡購票。

2022 年 4 月,華為支付在華為錢包App內全面上線。

同年 7 月,華為申請的花瓣支付商標終於獲批,這意味著華為正式進入支付賽道。

華為支付與 Huawei Pay 有著明顯的區別。

Huawei Pay 僅僅是幫助銀行、通卡公司提供一個便捷支付的工具,是軟體工具,而不是金融服務。其走的是銀聯支付渠道,需要向渠道繳納「過路費」。

華為支付是經人民銀行許可,由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提供的支付服務,是華為自有的支付渠道,無需向任何平台繳納「過路費」,近似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華為支付的發展非常快,去年官方表示,華為支付服務的月活用戶已達 1 億。

但華為曾表示,不會對標微信支付和支付寶。

要知道,國內移動支付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比較穩固的三大陣營:微信支付、支付寶和銀聯雲閃付。其中,支付寶、微信支付兩者共同占據了 90% 以上的市場份額。

華為支付業務負責人曾表示,華為支付定位於創新的全場景支付平台,不對標微信支付、支付寶等,他們都是華為的合作夥伴。

其指出,華為支付是鴻蒙生態的底層基礎設施,通過把支付的能力和鴻蒙系統深度融合,華為的開發者、合作夥伴可以直接在鴻蒙生態中完成商業閉環,用戶能便捷安全的完成支付。所以說華為支付不僅僅是手機支付,更是創新的全場景支付平台。這就是華為支付在行業內的差異化定位。

簡言之,華為進入移動支付市場,目的不是正面地去與微信支付、支付寶爭奪用戶和市場,而是將華為支付作為完善鴻蒙生態系統的一環,重在用戶體驗創新和提升上。

而華為支付機構更名也引發市場關注。

華為方面接受採訪時表示,改名不是大事,本質是加快構建鴻蒙生態的基礎設施,因為華為支付面向全場景多終端。

且新升級的負一屏未來會全面支持華為支付,也是推進鴻蒙元服務的重要一步。

據悉,首批入駐負一的夥伴包括滴滴出行、美團外賣、同程機票酒店火車票、貓眼電影、健康160、58同城等。

不過,在華為手機App中華為支付的功能頁,目前仍顯示「本服務由訊聯智付(華為支付)提供」,可見還未完成更名。但不排除未來會推廣花瓣支付。

有分析師認為,從品牌戰略來看,此次更名成功或意味著華為支付為下一階段更大範圍的推廣做好了準備。

編輯:cc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9149aa308518bde736e77c24b23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