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普通人為了拯救自己心愛的事業,讓瀕臨倒閉的動物園重獲生機,居然想出了用人假扮動物來吸引遊客的主意。韓國爆笑喜劇《秘密動物園》就將這個故事拍成了電影。
韓國電影發展迅猛,特別是近來韓國影片頻繁閃耀好萊塢奧斯卡和歐洲各大獎項,反倒是曾經的日本和內地電影逐漸暗淡下來,頗為令人感嘆「後生可畏」。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電影近幾年能夠「全面開花」,主要是因為商業片的長期積累。「百花齊放」的商業片,為韓國電影積累了優秀的影視人才,從劇本到演員,再到資本,一套成熟的體系為韓國電影的厚積薄發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最為關鍵的是,韓國電影人懂得「融會貫通」、「取長補短」,把別人的類型優勢,進行本土化處理後,放置到自己的類型片中。
比如這部《秘密動物園》,看似是一部「沒心沒肺」的喜劇片,其實依然隱含著深刻的韓國社會性問題,而且能明顯看到借鑑港式喜劇,西方文化梗等。
影片由在《請回答1988》中的高人氣演員安宰弘擔任男主角。
他飾演一位野心勃勃的律師泰秀。出身底層的他為了謀取更大的成功,按照公司派遣,去管理一家動物園。但這家瀕臨破產的動物園早已變賣了具有吸引力的動物,根本無法吸引遊客前來。
腦洞大開的泰秀打算讓剩下的幾位核心員工,穿上逼真的野獸服裝,扮演動物,以此留住遊客,保住動物園。
最搞笑的還是北極熊喝可樂。本來是員工的無心之舉,結果成為動物園起死回生的關鍵一環。遊客都對會喝可樂的北極熊感到格外新鮮,遊客數量因此暴漲,眼看動物園回歸正常,老員工都對泰秀感激萬分。
但現實卻是,泰秀必須在自己的未來和動物園的未來之間做出選擇,公司將拆掉動物園,蓋成現代化的酒店,泰秀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
雖然《秘密動物園》是一部笑料百出的喜劇片,但其實說透了韓國普通成年人的不易。
影片中有兩句關鍵台詞。泰秀的老闆之所以看中了他,是覺得泰秀窮人家庭出生,所以才會充滿了幹勁,動物園的差事兒,除了泰秀這樣的人,其他人估計很難辦到。
其二,泰秀悟出來了一個道理,「沒有人懷疑動物園裡的動物是假的」,即周圍的環境容易麻痹大眾。最後,酒店變成了生態酒店,大眾都以為是商人做了一件善事兒,其實不過是一場為了顏面的生意。背後的那些心酸苦痛,只有泰秀這樣的人才知道。最後,泰秀為了救下動物園,背下了一切罪名,遠走他鄉。
影片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隱喻。動物園中的北極熊之所以無法演出,是因為長期被困動物園,加上人類的粗魯對待,導致它患上了憂鬱症,性情大變,常常暴走失控。其實北極熊和動物園的員工一樣,都被困於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影片用動物園隱喻了社會,大眾在「看與被看」中,其實就像動物園的動物一樣,不得脫逃,必須按照一定的社會規則而行動,常常身不由己,違背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有的人對這樣的關係感到失望,於是寄託於人與動物這樣更為單純的關係上,但卻發現,最後連動物園都保不住,連她精心飼養的動物也會患上心理疾病。如此看來,不是動物病了,而是社會出現了問題。
《秘密動物園》中,不僅僅是遊客會用粗暴的方式對待動物,其實人類也會因為一己私利,用同樣的方式羞辱同類。比如泰秀的上司,比如那些身居高位的要員。充滿慾望的人類,讓社會這個大型動物園,變得更加魔幻現實,更加殘酷和冷漠。
一部喜劇片,還能有如此隱喻,這也是韓國電影厲害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