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拉不起來?「反向消費」出現!數據反而大漲7%,為什麼?

2023-09-28     財說得明白

原標題:消費拉不起來?「反向消費」出現!數據反而大漲7%,為什麼?

法國一家著名的高端消費品牌,在進行市場調查之後驚訝地發現,在中國市場上過去的消費主力——30多歲的年輕人現在也減少了消費。

原來連年輕人也開始省錢了,也開始不消費了,難怪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消費拉不動。

但奇怪的是截至8月份為止,我國的社消總額卻增長了7%。

這是什麼信號呢?

01

最近網絡上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反向消費。

正常來說,年輕一代有自己的思維和個性,因此消費特點符合相應的年齡層次與中年人老年人的消費習慣截然不同。

過去,年輕人常常被商業廣告和社會輿論所影響,追求名牌、奢侈品和無謂的消費。

年輕人在購物時展現出了一種特殊的心態,即攀比心理。

他們追求所謂的面子,願意購買昂貴的名牌商品,不顧價格高昂和自身經濟狀況,甚至不惜透支信用卡來滿足這種攀比的心理需求。

攀比心態帶來了嚴重的消費壓力,這不僅需要巨大的經濟投入,還需要付出心理上的壓力。他們為了追求所謂的面子而背負巨額債務,無法擺脫消費的緊箍咒,陷入了負債的泥沼。

不過從企業的商業運營角度來說,這是成功的,不斷地向市場灌輸各種各樣的消費心理,從而使一些企業的消費額大幅度的提升。

不過現在事情正在發生明顯的變化。

02

隨著信息的普及和社會意識的覺醒,年輕人開始反思消費的真正意義。開始選擇有意義的消費,比如健康食品、綠色環保產品、公益慈善等,以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責任的雙贏。

反向消費也受到社交媒體的影響。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發展讓信息傳播更加迅速和廣泛。年輕人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消費觀念和體驗,激發了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這種社交媒體的力量使得反向消費成為一種潮流,

年輕人的購物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過去,購買昂貴的奢侈品、追求名牌成為年輕人攀比和彰顯身份的方式。

然而,隨著全球經濟的下滑,我國財政缺口的擴大,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和賺錢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這種經濟形勢的變化使得年輕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行為,並重新定義購物的價值。

實用性成為年輕人購物的首要考量。年輕人越來越注重商品的實用性和功能性,而不再盲目追逐品牌和奢侈品。

他們更加理性地選擇商品,關注產品的性能、質量和耐用度。相比於一時的虛榮和炫耀,實用性更能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也更符合他們日益注重物質價值的心態。

03

消費習慣的改變並不意味著,錢就一定花少了,只是花錢花得更加高效,消費更加追求性價比。

所以在最新公布的數據中,我們看到前8個月的社消總額增長7%,根本不奇怪,說明現在大家還是願意花錢,敢於花錢。

從最近中秋國慶長假期酒店機票等搜索預訂量暴增四五倍來看,大家更願意把錢花在這些方面,也就是追求精神的滿足方面。

由此可見,並不是消費沒有拉起來,而是消費結構出現了變化。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84aad92a04551f6efbc22b014819a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