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包塊、頭痛、鼻塞、涕中帶血、耳悶、耳鳴……警惕鼻咽癌

2022-08-26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頸部包塊、頭痛、鼻塞、涕中帶血、耳悶、耳鳴……警惕鼻咽癌

近期,患者許先生無意中發現自己的左頸部有個包塊的,不痛也不癢,也沒有什麼其它的症狀,當時也不知道是啥,印象中好像聽別人說過,頸部的包塊需要當心!於是,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到我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門診就診。門診專家王鑫教授問了一些情況,然後摸了一下包塊,說道:「大機率不是個好東西,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於是為其進行了頸部CT檢查,CT檢查結果顯示為「左頸部頸動脈鞘旁占位性病變」。

當時單憑這個檢查,醫生似乎也難以明確頸部占位到底來源於哪裡,於是把這個包塊去做一下病理檢查,病理報告回報(左頸部)淋巴結轉移性低分化鱗狀細胞癌,患者內心充滿了恐慌和不知所措。王教授告訴患者,頸部這個包塊是轉移來的,原發病灶還不明確,需要再做進一步檢查,重點排查鼻咽癌。隨後,安排患者去做了鼻咽鏡,確實見到了左側鼻咽部有病灶,並取了活檢,病理診斷為「鼻咽部低分化鱗狀細胞癌」。

明確了病理之後,還需要進一步明確腫瘤的侵犯範圍,這樣才能確定腫瘤的分期,決定最終的治療方案。接著,為患者做了鼻咽+頸部增強磁共振,主要是看鼻咽部的腫瘤對局部組織器官的侵犯和頸部淋巴結轉移情況;進行了胸、腹部的檢查,看看腫瘤有沒有發生遠處器官轉移;還有一個全身的骨掃描,主要是看骨頭有沒有轉移。

王教授介紹說,鼻咽癌是指發生於鼻咽腔頂部和側壁的惡性腫瘤,是我國華南地區高發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為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之首。

那麼,哪些人容易得鼻咽癌?一,EB病毒感染與鼻咽癌的發生密切相關;二,有鼻咽癌家族史者鼻咽癌發病風險增加;三,經常性或大量吸煙的人群;四,愛吃腌制類食物的人群發病風險增加;五,居住在鼻咽癌高發區的人群發病風險增加。

王教授說,鼻咽癌的防治與許多惡性腫瘤一樣,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患者預後、降低死亡率的關鍵。鼻咽癌是一種早期診斷難度較大的惡性腫瘤,雖然患者在早期會出現頭痛、血痰或涕中帶血、耳鳴及聽力下降、鼻塞、頸部淋巴結腫大、面部麻木或復視,但並不意味著具有這些症狀就一定患鼻咽癌。居住在鼻咽癌高發區的居民,當出現上述任一症狀,或具有鼻咽癌家族史、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時,都應該及時就診、接受檢查,進行有效預防。(高東升)

【相關知識】鼻咽癌會有什麼症狀呢?

由於鼻咽鄰近結構複雜,當腫瘤侵及相應結構和神經時會引發複雜多樣的臨床症狀,主要早期臨床症狀包括:

1.頭痛。大部分鼻咽癌患者初診時存在頭痛症狀,早期多為間歇性發作,隨著病情的進展,發展為持續性頭痛;

2.血痰、涕中帶血。血痰、涕中帶血是鼻咽癌患者早期最為常見的表現,患者多在晨起咳嗽時出現帶有血絲的痰液,或是在擤鼻涕時發現帶血的鼻涕;

3.耳悶、耳鳴。患者早期出現耳悶塞感覺和耳鳴症狀,隨著病情惡化會損傷聽神經,聽力會逐漸下降;

4.鼻塞。鼻塞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狀之一,隨著腫瘤體積的增大,鼻塞感逐漸增強。值得注意的是,鼻塞並不是鼻咽癌的獨有症狀,鼻竇炎、感冒等也可引發鼻塞。如果在治療後未得到改善,或者合併一種或多種上述症狀時如頭痛、血痰、涕中帶血、耳鳴及聽力下降等,需加以高度重視;

5.頸部淋巴結腫大。大部分鼻咽癌患者早期會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症狀。儘管慢性炎症等疾病也可引起頸部淋巴結腫大,但抗感染治療後會改善,如治療後未見緩解,同時觸摸後感到腫塊活動差、質地較硬、無痛感、多個腫塊融合成團,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6.其他症狀。鼻咽癌會引發麵部麻木、咀嚼困難等表現,當病情惡化,侵犯視神經後患者會出現視物重影(復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7a99dcba32782122d0f864019065b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