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診室 | 肺結節≠肺癌,如何鑑別肺結節之良惡?

2023-09-13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林琳診室 | 肺結節≠肺癌,如何鑑別肺結節之良惡?

醫學指導: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主任林琳教授

開欄語本欄目是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主任、學科帶頭人林琳教授帶領團隊開辦的專刊欄目,致力於中醫體質平衡、保健養生和呼吸系統常見病疑難病的預防治療調理,將介紹陰平陽秘健康生活知識,日常保健技巧,養肺護肺常識,並介紹肺部結節,肺癌,間質性肺病,慢阻肺,哮喘,支氣管擴張,各種病毒和細菌性肺炎,急、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等各類呼吸疾病的預防、治療、日常調理及肺康復。

第109期 診室故事

宋女士新冠轉陰後咳嗽不斷,查胸部CT示左肺上葉混合磨玻璃結節,有1.3 cm大小,經消炎抗感染治療3周後也沒有任何縮小,加上宋女士有肺癌家族史及刺激性煙霧長期接觸史,於是林教授建議她去外科進行肺結節切除術以明確是否為早期肺癌。

目前肺結節的檢出率不斷升高,發現肺結節後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評估結節的良惡性,才好針對性確定後續治療方案。

肺結節都會癌變嗎?

肺部結節有良性與惡性之分,不是所有的肺結節都會癌變。有些很長時間都沒有任何變化,但有些卻在短時間內發展增大。增大的結節需要甄別處理。有的炎症樣擴大則消炎後會消失變小。如果發現結節直徑增大、病灶實性成分出現或增加,出現血管征、分葉征、毛刺征或胸膜凹陷征,鈣化灶為點狀、細線狀、網狀或不規則狀等惡性CT徵象,則提示惡性的可能性大。

如何判斷肺結節的良惡性?

1. 看症狀體徵

如果有胸痛、咳嗽、不明原因的痰中帶血絲、消瘦、體重下降等症狀,可能為肺癌的早期表現。

2. 看影像檢查

(1)看結節成分。既有磨玻璃陰影,又有實性成分的混雜性結節惡性機率最高;純磨玻璃結節惡性可能性比較小,但直徑越大,危險性越高;實性結節惡性機率最低,通常為炎症等因素導致。

(2)看結節大小:結節直徑<5mm屬於微小結節,惡性可能性較小,定期複查即可。5mm以上的磨玻璃結節有可能變成混合結節;一般以8mm大小作為是否手術的警戒線。直徑>8mm:惡變可能性大,需要進行血液腫瘤標誌物檢查及定期複查CT。

(3)結節位置:惡性結節有好發的位置,醫生將結合經驗判斷。

(4)結節形狀:一般來說,良性的肺部結節多為圓形,邊緣乾淨光滑。

3.看生長速度

複查後如果結節不斷長大的,要提高警惕。

4.看腫瘤標誌物

血清肺癌相關腫瘤標誌物如CEA、CA199、CA125、SCC、NSE等如果異常升高則高度懷疑肺癌可能,如正常也需定期複查,密切關注。

檢查出肺結節後該如何治療與觀察?

如果首次查出結節,建議大家及時到正規醫院的專科門診進行治療與複查。

(1)如果是初次發現的肺小結節,大小<5mm,且沒有長期吸煙、吸入做飯油煙、家族肺癌病史等情況的低危人群常規6個月、12個月複查即可;但如果CT惡性徵象明顯,或有吸煙、工作環境污染嚴重、親屬有肺癌患者等這些高危情況,就需要提高警惕。

(2)如果結節比較大,建議密切觀察變化,可三個月複查一次CT,如果有增大,及時手術切除;無變化或縮小繼續CT隨訪,半年CT複查一次,至少堅持3年。

(3)在隨訪過程中可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在提升免疫力的同時調節身體機能,達到縮小甚至治癒肺結節的目的。由於身體氣虛或氣滯阻礙經絡氣血的正常運行,加上濕熱、痰濁、肝鬱、瘀血等各種因素影響,淤積在肺部就會形成一個個結節,因此氣虛、濕熱、氣鬱體質的人容易長肺結節。中醫講求辨證論治,根據不同患者的體質和產生結節的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與預防。

林琳診室|肺部容易長小結節,到底為什麼?

林琳診室 | 這類肺部易長結節的高危人群請注意~

林琳診室|標本兼治慢阻肺

醫學指導:林琳,主任醫師,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主任、學術帶頭人,國醫大師周仲瑛、洪廣祥、晁恩祥教授學術繼承人。廣東省名中醫劉偉勝教授學術繼承人。現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熱病分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分會副主委,世中聯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擅長: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科學研究,擅長中西結合治療哮喘、肺部炎症、支氣管擴張、慢阻肺、肺癌、肺部結節、各種原因的急慢性咳嗽、間質性肺炎、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統疾病診斷和治療。️擅長呼吸系統疾病的自我管理和肺康復治療技術,以及️擅長運用中醫藥辨證治療各種疑難雜症。️擅長體質平衡健康調理。

牽頭制定《慢阻肺中醫肺康復指南》和《中成藥治療成人流行性感冒臨床應用指南》。參與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診療指南(2011版)》《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等多項行業指南。獲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全國和廣東省五一勞動獎、全國和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全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師、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高徒獎、南粵巾幗十傑、廣東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廣東省傑出女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主編出版專著6部,發明專利4項。科研成果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廣州市科技進步獎等9項。

出診時間:

周二下午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研修樓七樓治未病門診

周四上午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門診三樓特需門診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團隊簡介

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成立於1986年,30多年已建設成為中西醫結合診療水平過硬,綜合服務能力強,行業學術地位高的學科,被遴選為國家華南區域中醫肺病診療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臨床重點專科,在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內享有較高行業知名度。

專科圍繞慢阻肺、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癌、肺結節、間質性肺病、肺動脈高壓、慢性呼吸衰竭、睡眠呼吸障礙等慢性肺系疾病進行深入的臨床與理論機理研究。通過挖掘和傳承古今經驗,開發系列特色外治療法和內服方藥,學術水平在全國中醫院領先在前。

專科團隊擅長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涵蓋疾病早期預防、治療、康復、慢病管理等核心內容。專科中醫特色鮮明,開展自血療法、中藥穴位貼敷、穴位注射、中醫肺康復等中醫特色治療,對慢性咳嗽、慢阻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等多種疾病確有療效。同時還開展肺功能測定、多導睡眠監測、支氣管鏡檢查、FeNO和誘導痰細胞學檢查等現代診療技術,為患者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服務。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6b5458857b8f5ebaa5a22ca17a1cb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