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後,內心安靜,才能怡然自得

2022-06-25     凌小麥

原標題:退休之後,內心安靜,才能怡然自得

退休之後,內心安靜,才能怡然自得

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

-01-

安靜,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安靜的心,是一顆富貴的心。相同的日子,安靜的人,總是福氣更多。

心靜了,生活就簡單了,人也活得輕鬆了。前半生承受著各種壓力,走過人生很多困苦艱難的日子。退休了就要自己一個無人打擾的空間。

作家馬德說過:

「無欲的生命是安靜的。我見過一匹馬在槽櫪之間的靜立,也見過一頭雄獅在草原上的靜臥,甚至是一隻鳥,從一根斜枝撲稜稜飛到另一根斜枝上,呈現出的,都是博大的安靜。」

人生短暫,以前上班時的披星戴月,沒有時間享受生活的曼妙,退休了,我們也是時候靜下心來品味生活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再躁動難安,給心一片寧靜。

-02-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是陶淵明的慢生活,是一份悠然自得,閒適從容的古典慢生活的方式,對於退休的人來說,日子越安靜,越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妙。

安靜,不是空白,而是留白,凝聚了人生百味的豐富與滄桑之中的智慧。人在安靜的時候,便會放下不開心的事情,安靜的時候,便會淡定從容。

一個內心寧靜的人從不迷茫,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心靜下來,不為外物所累,才不會心生負擔。

亦舒說過這樣一句話:「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努力,靜靜收穫,切忌喧譁。」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方式莫過於,看自己的風景,走自己的路,堅守自己的方向。

-03-

楊瀾說過:

「人生應該以緩慢的姿態行走,如此心境,就沒有大起大落,也無大悲大喜」。

繁雜世界,做一個安靜的人。在這喧鬧的塵世,我們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

退休後,學會獨處是中老年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當一個人學會了獨處,才能夠讓自己的心平和寧靜。而從前那些你來我往,熱熱鬧鬧的場面,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獨處是一份清歡,是一種享受。獨處,就是放空自己,讓心靈得以凈化;獨處,就是升華思想。保持靈魂的安靜,才是真正的大心境。

與其強行融入不接納自己的圈子,不如自己與自己作伴,樂得清靜,靜下心來慢慢回歸本我,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正如那句話所說:「不慌不忙,安靜盛大,終有一天,你要的時光都會給你。」

-04-

楊絳先生說:

「歲月靜好是片刻,一地雞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爾薄涼,內心也要繁花似錦, 淺淺喜,靜靜愛,深深懂得, 淡淡釋懷,望遠處的是風景, 看近處的才是人生,唯願此生, 歲月無恙;只言溫暖,不語悲傷。」

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退休之後靜靜整理歲月,看看書,寫寫字,留時間給自己。

有一種安靜的美好,叫「我與誰都不爭,誰與我爭都不屑」。人生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應該慢慢安靜,把一切看平和,看淡泊。

餘生做個安靜的人,心越安靜,福氣就會越來越多,日子也會越過越愜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6437e78716fc5cdc37a953682619e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