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為
這個年僅27歲的女孩
那詩文點贊!
18歲,
第一次走上獻血車上被拒後
她一直都有獻血的願望
到大學二年級之後
每年都無償獻血……
24歲,
因造血幹細胞匹配成功救助一位弟弟
25歲,
當那詩文還有一個月
即將舉辦婚禮的時候
接到之前救助的弟弟病情反覆
需要她再次捐獻的消息
她的選擇感動了很多人……
她說「作為醫務工作者,
救死扶傷是我的使命和責任。」
5月10日
瀋陽市首例淋巴細胞捐獻者
那詩文
獲評全國優秀紅十字志願者
她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我永遠記得入黨宣誓時的誓言,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我願意踐行誓言,盡己所能,
貢獻力量。」
今年27歲的那詩文,是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的一名康復治療師,也是一名共產黨員,90後的她外表文靜瘦弱,很難想像她的內心無比的勇敢、強大。作為一名資深的紅十字會志願者,在2020年12月30日,她為一位血液病患者捐獻了造血幹細胞,2021年6月8日再次為同一患者捐獻淋巴細胞, 成為瀋陽首例為同一患者兩次捐獻的捐獻者,也是瀋陽市首例淋巴細胞捐獻者。
萬分之一的機率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
那詩文的獻血夢是從18歲開始的,但是第一次走上獻血車,她卻被勸退了。「你的體重才80多斤,不符合我們獻血的標準。」雖然吃了閉門羹,但這並不能阻礙她追逐夢想,那詩文開始努力增重,在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里,身邊的同學都在討論如何減肥,每天吃四頓飯的那詩文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上大二的時候,經過不懈努力的那詩文終於胖了一些,身高161厘米的她體重終於達到45公斤。從這時起,她就開始每年無償獻血。 2017年,那詩文在一次獻血時得知,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救助血液病患者,她當場就同意了採樣,加入中華骨髓庫。
2020年10月,24歲的那詩文接到通知,她的造血幹細胞與一名患者配型成功。「當我接到電話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 非血緣關係中,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機率只有萬分之一甚至幾十萬分之一。這是多大的緣分啊,我一定要救他!」於是她當場就同意進行捐獻。經過高配、體檢等程序,她終於在12月30日順利實現捐獻,循環全血13000ml,採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303ml,成為瀋陽市第50例、遼寧第254例,全國第1067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按照雙盲規定,那詩文只知道那是個比自己小的弟弟,那詩文希望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能幫助他早日戰勝病魔。
「生命只有一次,婚禮可以延期」
像很多捐獻者一樣,捐獻後的每一天,那詩文都在牽掛著那個素未謀面卻與她血脈相連的弟弟,每天都在祈禱著他能早日康復。然而,命運多舛,在捐獻後的半年, 那詩文突然接到了紅十字會的電話,受捐者病情反覆,情況十分危急。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那詩文心急如焚,握著電話的手一直在顫抖,話語間也帶著哽咽:「快告訴我,我還能做些什麼?我要怎樣才能幫助到他?」要拯救弟弟生命的最好辦法就是再次捐獻。那詩文當即同意。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告訴她這次需要捐獻的是淋巴細胞,可以再考慮一下,第二天答覆就行,但是那詩文卻意志堅定地說: 「對方情況肯定很危急,我不想再拖延,我只希望能儘快完成捐獻,為這位非親的『弟弟』點燃生命的火種。」
在得知了那詩文的決定後,科室的同事敬佩之餘心裡卻充滿擔憂。 因為還有一個月,那詩文就將步入婚姻的殿堂,前期還有複雜繁瑣的籌備工作,她的身體吃得消嗎?那詩文卻斬釘截鐵地說: 「生命只有一次,婚禮可以延期。」最終,那詩文於2021年6月8日完成淋巴細胞捐獻,循環全血4000ml,採集淋巴細胞混懸液66ml,那詩文也成為瀋陽市首例淋巴細胞捐獻者,還是 目前瀋陽市唯一一例為同一患者進行兩次捐獻的愛心人士。
在採集淋巴細胞時,針頭粗大,有普通獻血針頭的兩倍大,但那詩文卻毫無畏懼,安靜地躺在病床上,看著醫生將針頭扎進自己手臂的血管中,輸血管的另一端,淋巴細胞採集機器慢慢運轉,鮮紅的血液被送到機器中,這個採集過程,那詩文並不陌生, 因為24歲的她已經獻血4次,累計捐獻全血800ml,造血幹細胞303ml。採集完畢,那詩文雙手顫抖地托著裝滿淋巴細胞的集血袋,交給運送細胞的工作人員的時候,眼淚也止不住地往下流,她說:「希望我的淋巴細胞趕緊輸入『弟弟』身體里,他一定會馬上好起來的!」
溫暖的力量
通過捐獻,那詩文更加了解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對血液病患者的意義。之後,她經常現身說法參加捐獻造血幹細胞和獻血的普及活動,用親身經歷告訴大眾,捐獻造血幹細胞並不可怕,對身體也沒有影響,並希望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中華骨髓庫。 她常說:「我只挽救了一個人,但我要努力讓更多的生命得到救治。」這是她的目標,也是她行動的力量。
此外,那詩文還始終活躍在全省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工作中,不斷將應急救護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她努力鑽研業務知識,不斷提升授課水平,成為受到紅十字會領導和廣大學員認可的優秀志願者。那詩文不僅經常深入學校、社區開展普及性培訓,還前往軍營、農村和企業,開展救護員培訓和應急救護知識的宣傳普及,兩年來積極開展各類培訓、公益講座,惠及數千人,獲得了學員的一致好評。
那詩文 為你點贊!
來源: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