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皇宮中被遣散的宮女為何無人願娶?溥儀晚年說出原因

2022-04-19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清朝滅亡後,皇宮中被遣散的宮女為何無人願娶?溥儀晚年說出原因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天下黎民百姓無不受到封建統治的壓迫,有的人為尋求生路不惜冒險,前往危機四伏的皇宮工作。一般來說,能夠進入皇宮的人都是要經過嚴格篩選的,並且進入皇宮之後也只能幹苦活累活,還要時刻保持警惕,稍有不慎還會丟掉性命。在許多影視劇作品中,經常出現太監或宮女被處死的畫面,這在歷史上也是時有發生的。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能夠不愁吃穿,即便是再危險也要繼續生活下去。

從現有記載來看,古代皇宮中的宮女的命運都是悽慘的,她們大半輩子都只能在宮中生活,並且不能結婚生子。有的宮女年紀大後會回到家鄉繼續生活,但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再回去,她們都願意繼續生活在宮中,畢竟吃喝不愁,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相信很多看過宮斗劇的讀者都知道,後宮的鬥爭也會牽扯到宮女,如果自己所侍奉的主子失勢,她們也會受到牽連,可能直接被處死,也可能被遣散回家。如果遭遇王朝滅亡事件,宮中的太監和宮女都難逃一死,所以說她們的命運還是悽慘的。

清朝時期,統治者延續了明朝的宮女制度,所以清代的皇宮中也有很多宮女存在,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仍然還有部分宮女留在宮中侍奉皇室成員。1912年,宣統帝溥儀遜位,民國政府並未將溥儀等皇室成員趕出宮去,反而還每年撥巨款來維持溥儀原有的皇帝生活。其他皇室成員就沒有那麼好運氣了,大部分人沒了經濟來源,有的王爺甚至開始變賣府邸,有的流落各地。

相比之下,宮中的太監、宮女等僕人就更慘。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影片中還原了清朝滅亡後,宮中小人物的命運,他們失去了清廷這個依靠,最終只能過著悽慘的生活。

皇宮中的那些宮女也是如此,她們絕大部分人被遣送回家,有的人依靠宮中打賞還攢下不少錢財,但她們並沒有一技之長,很多人的命運都非常悽慘。還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從宮中出來的宮女,後來大多數都沒有結婚,據說是沒人願意娶她們,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由於經常與達官顯貴接觸,已經出宮的宮女自然是不願意與太過於普通的人結婚,再加上她們的年紀也非常大,錯過了最佳的婚姻年紀。舊社會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一直很低,再加上有的人認為宮女已經不是清白之身,所以不願娶她們。相比於普通老百姓,宮女也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她們雖然身份低微,但相比普通老百姓地位要高很多。即便是落魄出宮,她們也不太願意過貧賤日子,在各種原因的影響下,使得她們很少有人會結婚。

對此,溥儀晚年在寫回憶錄時,道出了其中的緣由。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寫道:「清宮中的宮女大部分患有血鬱症,得了這個病會讓她們的身體素質變差,更加虛弱,不易受孕。」再加上宮女在皇宮中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她們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力,有時候還要遭受責罰,使得身體狀況很差。舊社會時期人們對娶妻生子尤為看重,婚姻甚至是為傳宗接代而做鋪墊的。如若女子不能生育,在封建社會時期是會遭到歧視的,這也是沒人願意娶宮女的原因之一。

封建社會時期,女性的地位一直都比較低,所以她們的命運總是非常悽慘的。普通老百姓更是如此,他們只是為了生存而活,婚姻也只不過是為了能夠「傳宗接代」。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古代出現了很多悽慘的故事。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現象不會再出現,女性的社會地位如今越來越高,女子也能頂半邊天。對此,大家有何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5780243b396cb2e4cf98dc411ab4c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