噱頭還是突破?我國第一輛純太陽能車來了!與「神舟十二」 技術同源,網友:南方用戶不敢想

2022-07-07   NBD汽車

記者丨董天意

不燒油、不充電的汽車來了。

7月5日,純太陽能汽車「天津號」亮相天津市西青區大數據中心。該款車型研發歷時5個多月,由天津阿爾特汽車工程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爾特)牽頭,聯合天津市42家單位攻關,實現了關鍵核心零部件「含津量」100%。

圖片來源:世界智能大會WIC報道截圖

對於「天津號」的亮相,阿爾特投資關係負責人郝世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採訪時表示:「該款車型是天津市『揭榜挂帥』式科技攻關的首款產品,項目隸屬於天津市科學技術局,阿爾特參與其中並牽頭研發,但具體的車輛性能參數及後續量產計劃還需向天津市科學技術局確認。」

據介紹,「天津號」完全依靠純太陽能驅動,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和外部電源,實現了「零排放」。相關資料顯示,「天津號」的太陽能組件面積約8.1平方米,電池能量比為330Wh/kg,自動駕駛等級達到L4級及以上。

圖片來源:世界智能大會WIC報道截圖

測試數據顯示,在晴好天氣下,「天津號」純太陽能車年平均日發電量達到7.6度,支撐續航里程79.2公里。

事實上,對太陽能汽車進行大膽嘗試,「天津號」並非首例。一直以來,不少車企都在嘗試利用太陽能進行補能。早在2010年3月,比亞迪投向市場的F3DM車型,就有配備車頂太陽能電板的版本,該車搭載了全新的車頂太陽能電池充電系統,售價比普通車型高出2萬元。

試水太陽能補能領域已久的豐田,在首款純電動SUV——BZ4X的配置中設置了可選裝的太陽能充電穹頂,可通過太陽能直接為電池充電,1年內為車輛提供額外的1750km續航里程。

前不久,由荷蘭光年汽車公司設計的全球首款量產版太陽能汽車——光年0號」已開始路測並公布售價。設計方稱,如果每天行駛不超過35公里,在天氣足夠好的情況下,「光年0號」可行駛7個月無需額外充電。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視頻截圖

然而,「光年0號」約2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76萬元)的售價以及其過於「理想化」的補能條件也引髮網友「吐槽」。有網友留言表示:「176萬都夠我加一輩子油了。」「每天35公里還不如(兩輪)電動車。」更有網友稱,使用太陽能汽車完全是「靠天吃飯」。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而相較「光年0號」採用「太陽能與直充」混合補能的方案,「天津號」則完全由太陽能作為單一電能來源。對此,有網友留言表示:「這種車只有北方人造的出來,南方人想都不敢想。」另有網友調侃道,「天津號」或只適合在西藏等陽光充足的地區使用。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但也有網友對「天津號」的亮相表示支持。該網友留言稱:「就不能往好的方面看麼?好不容易創新搞個產品出來,容易麼?」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儘管車企一直在積極嘗試,但有業內人士並不看好「純太陽能+汽車」的組合。英國拉夫伯勒大學名譽教授、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汽車專家吉姆·薩克曾公開表示:「太陽能電池板一直沒能成為汽車的重要特徵,因為它們只能利用有限的表面積進行充電。」

特斯拉CEO馬斯克也稱,雖然他支持太陽能,但公司一直迴避這項技術,因為「利用太陽能最低效的領域就是汽車。」

而「天津號」在研發之初也曾苦於太陽能轉換電能的效率過低問題。為此,「天津號」採用了與我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以及「天和」核心艙相同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空間砷化鎵太陽電池技術」,而上述技術可保證「天津號」在陰天情況下依然可以發電使用。

根據規劃,下一階段「天津號」將以園區接駁、景區觀光、校園通勤等場景應用示範為目標。「目前『天津號』還存在成本高等問題,技術上能實現和作為消費產品,這還是要走一段路。」阿爾特汽車工程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郭元濤表示,考慮到經營效益,未來或將推進「天津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