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怎麼陪孩子玩?這8個親子互動遊戲,堪稱下班陪娃神器

2019-09-05     慢慢早教


在家怎麼陪孩子玩?這8個親子互動遊戲,堪稱下班陪娃神器

你家有個頑皮的小朋友嗎?你也不明白為什麼他精力如此旺盛對不對?反正俺家的兩個兒子都是熊孩子,頑皮程度只有你想不到。

頑皮好動就是孩子的天性!紐約大學兒童研究所臨床主任Susan J. Schwartz說:「幼兒還不具備自我控制和認知能力,他們沒辦法停止自己喜歡的事情。」

而且,當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時,他們會不斷地挑戰極限,所以他們總是顯得精力很旺盛。

小孩子活躍、多動,有時你很難讓他一直保持忙碌。

不過,你可以策劃一些娛樂活動,讓你的小「搗蛋鬼」在家忙碌一整天。

1

購物遊戲

這個遊戲對學齡前兒童來說,是一項非常有趣的活動。

因為他可以在家裡模仿你平日的購物行為,讓自己也體驗一把當「大人」的感覺。

你可以搭一個小型的雜貨鋪,用乾淨的空盒子、托盤,擺上一些水果、零食等小東西。

讓孩子來購物,快樂地買買買、吃吃吃!

2

換裝遊戲

你可以從衣櫃里拿一些帽子、大衣、領帶、圍巾或者包包,搭配幾套孩子的衣服。

讓他穿著不同的衣服,擺一個時尚的pose,並拍下他那些可愛的瞬間。你會驚奇地發現,寶貝看起來像一個牛仔或搖滾明星,而他也會在不同的服裝上享受到歡樂時光。

3

抬花轎

用報紙捲成兩個小紙棒,媽媽和寶寶一起拿著小紙棒的兩端,把玩具娃娃放在兩根小紙棒上。寶寶和媽媽抬著娃娃向前走。

一邊走一邊說:「小娃娃,坐花轎,媽媽寶寶一起抬。抬阿抬,走呀走,一走走到臥室里。」走的地方可以根據家裡的環境而改變,可以是廚房、書房、餐廳等。

通過這個遊戲可以培養寶寶聽指令做遊戲的習慣,培養寶寶的合作意識及方向感。

4

拼插棉花糖

給孩子一些軟棉花糖和牙籤(家長一定要看著,免得牙籤弄傷孩子)。

教他將不同的棉花糖連接起來,看看孩子會創造出毛毛蟲還是小火車或者其他讓你意想不到的作品吧。

別小看這個簡單的小遊戲,他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以及精細運動技能。

5

推小車

讓孩子俯臥趴下,雙臂撐起。家長抓住孩子雙腿,推拉著向前或倒退,孩子順勢移動地上的雙手,小車就「開」起來了。

注意:每次「開」小車的時間不宜太長。注意隨時觀察孩子的反應,一旦發現孩子表現出吃力的現象,立即停止遊戲。

6

分類的遊戲

這是創造力學者威爾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徵的不同類物品,例如小汽車、湯勺、鑰匙、鐵幣、迴紋針……等。

讓孩子發覺其共同特徵來加以分類,並鼓勵其重複分類,也可以提供符號、顏色、食品、數字、形狀、人物、字詞等材料,讓孩子能依其特性分類。

7

貼五官

準備一張硬紙板,紙板上面上人的頭形輪,可加上頭髮之類,使頭形更為生動。製作好的活動、可貼的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

玩法:將眼睛蒙上,原地轉三圈,用語言指揮孩子將五官貼到人頭的準確位置。

8

扮演的遊戲

這個遊戲很多父母小時候都玩過,讓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勵孩子發揮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歡的「角色」,家長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如給他一架飛機,假想他在空中飛行遭遇哪些飛鳥,或給他一部金剛,讓他跟鐵金剛對話;或給他一些醫生的玩具,讓他扮演醫生看病的情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4bJCm0BJleJMoPMTI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