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熊和獅子單挑,誰的勝算大?為什麼?

2022-08-24     動物奇趣社

原標題:如果熊和獅子單挑,誰的勝算大?為什麼?

1802年,「馬戲之王」巴納姆,為實現自己的「美國夢」,在洛杉磯舉辦了一場著名的「熊獅大戰」,他先將獅子和棕熊餓上3天,然後再把它們關到籠子裡單挑,結果棕熊僅用10分鐘,就打爆了獅子的腦袋,然後當著觀眾的面,將獅子的屍體撕成碎片,併吞噬殆盡。

棕熊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2019年,白俄羅斯發生了一件奇聞,3頭草原狼為填飽肚子,偷偷潛入棕熊的冬眠地,結果被突然醒來的棕熊直接秒殺,並連同皮毛和骨頭全部吞到肚中,十分殘忍。

1.體型

棕熊體型龐大,成年後體長可達2.5米,體重可達1300斤,立起來接近3米高,有3個成年男性那麼寬,是真正意義上的叢林巨獸,也是陸地上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之一。

棕熊的肌肉極其發達,據說全力一擊的力量接近1000公斤,如此恐怖的力量,相當於5個泰森的總和,輕鬆一擊就能打爆獵物的腦袋,就算是東北虎也完全不是它們的對手,十分可怕。

據說在上世紀90年代,西伯利亞發生了一起著名的棕熊吃狼事件,一頭剛從冬眠中甦醒的大棕熊,為了填飽肚子,竟然在一周內連續擊殺了7頭草原狼,將狼群直接團滅,兇殘無比。

如此強大的戰鬥力,自然讓棕熊成為食肉動物中最勇猛的存在,對人類來說,除非是不想活了,否則千萬不要靠近棕熊,當然俄羅斯人可能是個「例外」。

2.速度

棕熊雖然體型龐大,看起來非常臃腫、蠢笨,但其實棕熊的速度極快,它們的四肢具有很強的爆發力,全力衝刺的速度可達每小時56公里,要知道博爾特速度僅為每小時44公里,這種差距不言而喻。

棕熊的衝擊力也很可怕,跑起來就像是一座橫衝直撞的「肉山」,就算是老虎被它們撞到,也要身受重傷,畢竟老虎可沒有棕熊那麼皮糙肉厚。

除此之外,棕熊還是出了名的「耐力之王」,它們在捕食的時候,可以一口氣奔跑好幾公里,直到把獵物累趴下,再將其擊殺,這種捕食方式比狼群還有效率。

但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認為棕熊臃腫的身軀十分笨拙,在戰鬥中會被老虎這種靈活的動物,耍得團團轉,這種想法簡直大錯特錯,因為棕熊的身體柔韌性極好,可以快速的閃轉騰挪,根本不會因為靈活性而被擊敗。

3.殺傷力

棕熊是陸地上殺傷力最強的動物之一,它們擁有42顆堅硬且鋒利的牙齒,以及兩顆6厘米長的大犬齒,在捕食的時候,可以瞬間咬穿獵物的大脛骨,殺傷力十足。

棕熊的咬合力也很強,達到了驚人的1500斤,遠超老虎、獅子,這種咬合力可以輕鬆咬碎野豬的骨頭,然後用舌頭上倒刺,將骨頭上的皮肉舔食乾淨。

此外,棕熊還有一個秘密武器,那就是它們熊掌上的利爪,棕熊的爪子不僅臉盆還寬,而且十分修長,指骨還可以大幅度向內彎曲,抓控能力很強。

而且爪尖超過10厘米長,雖然銳利度一般,但產生的破壞力,甚至能將獵物直接打死,除此之外,棕熊還是動物界的摔跤高手,它們纏鬥能力一流,一旦有動物被它們近身,就會被牢牢纏住,然後被棕熊活活打死。

4.防禦力

據農村的老獵戶說:熊最無解的地方,就是它們的防禦力,因為熊的皮膚很厚、骨頭很硬,可以說是刀槍不入,尋常武器根本不能傷其分毫,只有挖出大坑,才能把它們擒獲,可見熊是一種多麼難纏的動物。

而棕熊更是熊類中的佼佼者,它們毛髮極其茂盛,最多能長到10厘米,防禦能力極強,普通動物根本無法破防,而且皮膚堅硬,在面對進攻時,完全可以保護內臟不受傷害,簡直就是一件天生的鎧甲。

最令人吃驚的是,棕熊不僅毛長,而且皮膚下層還積累5-10厘米厚的脂肪,這些脂肪可以抵禦大部分攻擊,就算是彈片都打不透,因此棕熊才能肆無忌憚的在西伯利亞橫行。

5.感知力

熊是一種感知力極強的動物,棕熊也不例外,它們的嗅覺極其靈敏,大約是德國牧羊犬的七倍,是普通人類的2000多倍,在飢餓狀態下,棕熊甚至可以在一公里外聞到食物的味道,嗅覺之強可見一斑。

但在農村,很多人都認為熊的視力很差,因此叫它們「熊瞎子」,不過這並不包括棕熊,因為棕熊的視力極好,大約是人類的4倍,而且具有發達的三色覺,不僅可以看清水裡的魚,甚至還能從外表判斷果實的成熟度,這是人類遠遠達不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棕熊不僅體格強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屬於高智商動物,一些經過特殊訓練的棕熊,甚至能在人類的指揮下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令人嘆為觀止。

獅子為什麼打不過棕熊?

棕熊和獅子都是食肉動物的天花板,但可惜的是,它們生活的區域並不重疊,因此在自然環境下是不可能相遇的,只有通過人類的干預,才能讓它們相會並戰鬥。

1.獅子的體型比棕熊小很多,力量更是相去甚遠

獅子是非洲最大貓科動物,它們的體型和老虎不相上下,成年後體長可達3米,但體重最多只有500斤,還不到棕熊的一半,可以說在體型上被直接秒殺。

不僅如此,獅子和和棕熊在力量上也相去甚遠,因為獅子爆發力一般,極限力量只有人類的8倍,而棕熊的力量則是人類的十幾倍,兩者一旦交手,獅子只能從側面進攻,因為正面單挑根本打不過。

而且獅子的靈活性很差,雖然它們是貓科動物,但獅子的腿部很細,而且彈跳力也不出眾,無法像老虎那樣靈活的走位,因此可以說獅子想要戰勝棕熊,幾率十分渺茫。

2.雄獅的鬃毛太長,對速度產生嚴重影響

1956年,美國加利福利尼亞大學經過多次研究,測算出雄獅的奔跑速度為每小時63千米,強於鬣狗,但低於老虎,與之相比,雖然棕熊的速度只有每小時56千米,但棕熊的耐力遠勝雄獅,因此長距離奔跑還是棕熊占據優勢。

不僅如此,雄獅還有一個缺點,它們的鬢毛太長了,從腦袋一直延長到胸部和肩部,雖然霸氣十足,但很容易暴露目標,而且凌亂的鬢毛對奔跑的影響非常大,經常導致捕食失敗。

畢竟雄獅的爆發力很差,而過長的鬢毛會嚴重影響它們的啟動速度,導致短距離奔跑無法加速,也讓它們的衝擊力大打折扣,完全不能和棕熊相媲美。

3.獅子殺傷力不足,很難破開棕熊的防禦

一般來說,獅子只能打敗體重範圍在自己150%之內的熊,一旦超過這個閾值,獅子就很難和棕熊對抗了,因為獅子的攻擊力一般,很難攻破棕熊的「銅牆鐵壁」,短時間無法對棕熊造成傷害。

而且相比於老虎,獅子的手段略顯單一,它們的身體結構很差,還不會使用爪子,無法像老虎那樣揮臂攻擊,只會用嘴進行撕咬,因此殺傷力很差。

此外,獅子的牙齒雖然鋒利,但咬合力不足,如果和棕熊戰鬥,根本破不開它們的防禦,無法對棕熊造成致命傷害,而且時間一長,就會被棕熊活活耗死,只能命喪黃泉。

4.獅子的防禦力很差,無法抵禦棕熊的進攻

獅子是一種很特殊的貓科動物,它們和老虎、花豹、猞猁這種獨居的貓科動物不同,獅子更喜歡群居生活,而且就算是被趕出獅群的小雄獅,也會找其他雄獅結伴而行,所以很多動物學家便把獅子歸為犬科動物。

而獅子之所以喜歡群居生活,一是因為非洲草原十分危險;二是因為鬣狗的威脅;三是因為獅子的防禦力實在太差了,它們的皮膚很薄,而且腰部、腹部等部位缺少毛皮保護,看起來十分脆弱。

而且獅子的骨骼並不強壯,身軀也不怎麼結實,這樣的防禦力,一旦被棕熊攻擊,很難形成有效的保護,很可能被一擊得手,直接打成重傷,這是一個極其致命的弱點。

總之:

棕熊和獅子都是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它們性格兇猛、戰力強悍,是當之無愧的生態霸主,不過它們的生活區域並不重疊,因此平時不會相遇。

但如果它們單挑的話,棕熊的勝率明顯更大,因為棕熊的體型比獅子大、殺傷力比獅子強、防禦力更是遠在獅子之上,在戰鬥力上遠勝獅子。

那麼,你對棕熊和獅子有什麼看法?如果它們單挑,你認為誰會成為勝利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3f1a37c3d2a363f2497c34a486896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