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承認,不管你是否贊同,我們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光宗耀祖。怎樣算是光宗耀祖呢?也許有人會說位居高位,也許有人會說富甲一方,當然也有人會說考入清華、北大這樣的頂級高校。不管是哪種方式,光宗耀祖都會成為一些人的追求,同時也會成為一些人的枷鎖。
最近,看到了這樣一篇新聞。新聞講述的是一個北大博士後,這樣的學歷顯然已屬於光宗耀祖的範疇,然而他的故事卻讓人落淚,同時還有一些義憤填膺。
據媒體報道,這位北大博士後名叫王永強,江蘇常州人。生於1969年的王永強,打小就愛看書,學習成績也很好。在家人的眼中,他就是全家人的驕傲。通過自我的努力,王永強1987年考上了蘇州大學,然後在蘇州大學攻讀了碩士,接著又考上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1997年,他又考上了北京大學的博士後。
從蘇州大學研究生,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再到北京大學的博士後,王永強完全就是學霸的存在。然而看似光鮮的背後,王永強的家庭條件卻很一般,甚至還有一些貧窮。為了供他讀書,他的父親一直靠著賣老鼠藥賺錢。按理說學成後的他更應懂得感恩,但是他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據他的舅舅回憶,讀完博士後的王永強和她的女友去到了日本交流學習。期間他告訴他的舅舅,不要告訴他女朋友他的家裡很窮,同時在和女友完婚時,他也沒有讓家人參與,理由是距離太遠,不希望家人太過辛苦。1999年家人在和他取得一次聯繫後,從此就沒有了音訊。
北大博士後沒有了音訊,然而他的母親卻對他一直有牽掛,多年來家人曾多次探尋他的消息,但都沒有聯繫上。然而他的母親在今年腎病嚴重,已經到了病危階段,而她最大的願望則是能再見兒子一面。
當這位老人的願望發出後,很快有網友在美國找到了疑似失聯的博士後。不管是從個人社交媒體的頭像,還是身份認證信息,以及個人履歷都和失聯的王永強極其相似。然而就在人們以為能夠圓夢的時候,這位疑似的博士後不僅換掉了個人社交媒體的頭像,同時再次處於了失聯狀態。
看到這樣的新聞,不知道旁人會有何感想,但是我在先理性後產生了一絲憤怒。理性的是去猜想這位博士後失聯的原因,也許他是從事高度機密的工作,不允許與外界有任何聯繫,當然也包括他的父母。也許他可能是混得很糟,無顏面對家人,同時也許他本身就是一隻白眼狼。理性過後的憤怒是因為他舅舅的回憶,如果他舅舅的回憶沒有任何差錯,那麼這位北大博士後就是一隻白眼狼。
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於這樣的白羊狼,雖然不多,但是也有。每一隻白眼狼的背後,都有著天使與魔鬼的一面。天使的一面是他們都有著極高的成就,魔鬼的一面是他們都太過於利己。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然而過於的精緻卻不可取。過於的利己最終不僅會傷害到家人,而且也會傷害到自己。
這位博士後的故事很是讓人落淚,但同時也給我們對子女的教育敲響了警鐘。在子女的教育上除去學習成績,更為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做人。明代詩人曹學佺曾有過這樣一副對聯:仗義每多屠狗輩 ,負心多是讀書人。意思是說講義氣的多半是從事卑賤職業的普通民眾,而有知識的人卻往往做出違背良心、背棄情義的事情。這樣的對聯很有嘲諷的味道,然而疏忽了對子女做人的教育卻真有可能成真。
養出一個博士後一個人受益,卻窮了一家人。這樣的故事既心酸又心痛。不知道這位北大博士後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與家人失聯二十年。但不管怎樣,如果你在國外混得好,歸來吧,我們的國現在也很強。如果你在國外混得不好,歸來吧,這裡始終是你的家。不管國與家,這裡都有你最親的母親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