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多自走棋》之前一次的更新預告中,新棋子神使和墨客將在10月18日的遊戲更新中上線。但當玩家們興致沖沖的登入遊戲後,卻發現翹首以盼的神使和墨客,卻並沒有在遊戲里實裝。
而我們在10月18日的《多多自走棋》更新公告中,會發現神使和墨客會在「百萬美元國際邀請賽」後開放,讓我想到了前些天官方推送過的「《多多自走棋》國際邀請賽32強全部確立」的消息。
不知是出於邀請賽版本的考慮,還是為了邀請賽的關注度而進行的宣傳手段。
反正這樣的一條消息,的確引起了之前不了解的玩家,對《多多自走棋》「百萬美元國際邀請賽」的關注。
關於《多多自走棋》國際邀請賽
早在6月21日,《多多自走棋》官方微博發出了,由巨鳥多多工作室,龍淵網絡,Imba傳媒舉辦國際邀請賽舉辦的消息,獎金更是高達100萬。
在經歷9月份海選報名和預選賽、10月份的中國預選賽決賽,到10月14日國際邀請賽總決賽32強確定,目前已經到了最後的總決賽階段,共有8個賽區的玩家參與了這次邀請賽。
說到底,電子競技比賽實質上是遊戲發行商和運營商的一次營銷宣傳活動。
先前舉辦的其他「自走棋類」比賽
在「刀塔自走棋」剛火的19年初,眾多第三方平台,如鬥魚、虎牙就借著「刀塔自走棋」的風頭正勁,舉辦了自己平台的「自走棋」比賽,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和流量。
而相較之前鬥魚、虎牙等第三方平台舉辦「刀塔自走棋」的比賽時,《刀塔自走棋》的獨領風騷,在當下手機端「自走棋」遊戲,已經出現了多方割據的局面。
《戰爭藝術》、《戰歌競技場》、《陰陽師智走棋》、《王者自走棋》等眾多競品的出現,但由於玩法上的雷同以及競品的微創新,即便在巨鳥多多的《多多自走棋》搶先登錄手機端情況下,卻也並不存在多少優勢。
而此次的「國際邀請賽」,是《多多自走棋》以及新代理商騰訊,在當前環境下搶占用戶,最重要的一次宣傳推廣。
關於Imba傳媒的賽事推廣
說到這個,我們就要提到早在《多多自走棋》剛上線,就與其達成賽事合作協議的Imba傳媒。
作為轉播過DOTA2、CS:GO、絕地求生等眾多熱門遊戲國際比賽的轉播方和賽事製作方,Imba與巨鳥多多、龍淵將《多多自走棋》第一次的官方比賽就設置在全球範圍,與包括歐洲、北美、亞太、獨立國協在內的8個地區的遊戲賽事轉播公司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企圖想在全球範圍製造遊戲的影響力
這也的確卓有成效,在9月14日的《爐石傳說》歐洲區特級大師聯賽的線上賽中,職業選手Seiko居然雙線作戰,一邊打《爐石傳說》比賽,一邊打《多多自走棋》的預選賽,導致自己在爐石的比賽中出現巨大的低級失誤,而觀眾得知事件起因後,也是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上一款熱門遊戲「吃雞」的電競道路
作為上一款熱門遊戲成功「電競化」的代表,絕地求生的電競之路,與現在的自走棋比賽有參照之處。
從最開始鬥魚、虎牙、全民等第三方平台舉辦的線上賽,再到「藍洞」官方開始舉辦G-star亞洲邀請賽、PGI全球總決賽,賽制越來越專業完善,觀賞性也越來越強,吸引了更多的遊戲玩家的觀眾關注,也因為觀看比賽開始玩絕地求生,帶動更多的平台開始舉辦形形色色的絕地求生比賽,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循環。
到現在,絕地求生的電競比賽已經舉辦有PGI、好漢杯、PEL、PCL、深淵聯賽、PCM大師賽等眾多比賽,絕地求生的電競職業化也在逐漸成熟。眾多的職業選手和戰隊在絕地求生領域有
同時也因為《絕地求生》的比賽本身的觀賞性,完全未知的比賽走向,職業選手的精彩操作,以及槍戰類遊戲本身帶給觀眾的熱血沸騰的觀感,都讓《絕地求生》的電競比賽有如今眾多的的關注。
那麼,自走棋類的比賽模式,是否適合觀眾觀看?
由於自走棋類遊戲一局有8名棋手參與,多個棋盤同時開始戰鬥對局,比賽的直播畫面很難面面俱到地展現所有選手的情況,讓這類比賽的ob難度較難,觀眾的觀感度得不到保證。
從已結束的自走棋比賽視頻來看,目前比賽ob的方式,以某位參賽選手的第一視角來進行,並通過遊戲內的數據板,觀察所有選手的種族職業選擇,進行遊戲解說。
但玩家們很難去記住所有選手使用的套路,觀看比賽不會有自己完事的沉入感。
而且「自走棋」作為一款慢節奏的遊戲,一局遊戲下來40分鐘的比賽時間裡,比賽中很難找到如《絕地求生》那樣吸引觀眾眼前一亮的的爆點。
當然,「自走棋」比賽也有自身的迷人之處。
選手通過觀察其他選手的套路和全場棋子的選擇情況,及時作出改變。站位的調整、針對性地選棋、套路的改變,都吸引喜歡策略遊戲玩家的關注。
而10月25日,《多多自走棋》「百萬美元國際邀請賽」就將拉開大幕,具體賽事如何,我們就關注接下來的比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