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得不能再萌——薛春梅的玉雕百子圖

2020-01-29   華哥覓玉

見過各式各樣傳統題材的《百子圖》設計,但是你見過一百個形態各異的玉雕娃娃同時出現嗎?由揚州國大師薛春梅耗時近兩年製作的玉雕《百子圖》完工,這套《百子圖》採用七種玉石分別雕刻完成。據了解,《百子圖》的雕刻蘊含四季在其中,並且通過配件的搭配,會呈現出情景化的效果。可愛的造型更讓「百子」增添了一份童趣。


大師雕《百子圖》 7種玉石

每件都不一樣


《百子圖》是中國最傳統的題材,廣泛應用於繪畫和各類雕刻題材。「百」含有大或者無窮的意思,因此把祝福、恭賀的良好願望發揮到了一種極致的狀態。據了解,百子的典故最早出於《詩經》,是歌頌周文王子孫眾多的。畫面常用諧音諧意,寓意多福多壽、多子多孫、子孫昌盛、萬代延續。


日前,揚州玉雕國大師薛春梅以傳統題材為靈感,完成了她設計的玉雕《百子圖》,一百個玉雕的小孩子,看上去神氣活現。據薛春梅介紹,她此次所製作完成的《百子圖》可謂迄今為止最為齊全的「百子」,採用岫玉、碧玉、黃玉、巴玉等七種玉石進行雕刻。


每個孩子的模樣都不一樣,看上去非常喜慶。薛春梅表示,這「百子」每一個的樣子都是獨特的,當初在設計的時候,也是費了點心力,畢竟有一百個人物,每一個不一樣,且各自的開臉都要有獨特性。


「這套《百子圖》前後製作花費了近兩年的時間,其間收集各種玉石就費了很大的精力,然後再手工雕刻。」


注重刻畫細節

力求每一個童子都栩栩如生


100位栩栩如生的童子,他們或顰或笑,或玩耍談天,或相互嬉戲,三五成群,形態各異、生動傳神。薛春梅大師稱,她在設計雕刻的時候,注重每個童子的神態、形態和面部等細節刻畫,力求做到百人百面、面面迥異。

「設計時要依據玉石的顏色和造型走勢,進行雕刻。」業內人士陳先生認為,畫面布局優美,形象生動,表情傳神逼真,喜氣沖天。從人物的神態、動作,甚至到童子的衣褶,都刻畫精準、動態感極強。


陳先生表示,儘管是傳統題材,但是在製作上,薛春梅大師卻將立體圓雕和傳統揚州工人物技巧相結合,通過豐富的設計讓作品更具畫面感。


情景化效果 分為四季

「百子」展童趣


「百子」置於一個平面上,或坐或站,每一個的造型都非常有特點。薛春梅所製作的《百子圖》融入了四季,「百子」可分為四部分:春天時,小孩子們放風箏;夏天時則是游泳;秋天鬥蟋蟀;冬天點燈。整套作品春、夏、秋、冬四季交換,以造型別致、千姿百態、活潑可愛的孩童樣貌,淋漓盡致、活靈活現地描繪出孩童稚趣的心理,展現出喜慶吉祥,頗具觀賞性,裝飾美化生活,非常具有生活化的氣息。


「除了四季外,孩子們還會捉迷藏、耍石鎖……這些孩子雖是玉雕的,但是我也希望能夠彰顯出一股童趣來。」薛春梅說,在製作這套《百子圖》的過程中,她覺得非常快樂,因為這些孩子所展現出來的喜慶畫面讓她的內心不得不充盈著快樂。


現在的「百子」是分散開來的,接下來還會有假山石、亭子等,這些則是由玉器廠在製作的,最終完成後,會呈現出一幅情景化的效果,一群孩子在花園中嬉戲。


最終「百子」配飾將會置放在一個底座上,最終底座採用何種材質尚未定案。「百子」通過造型和顏色的搭配置放在底座上後,會被安放在常州天寧寺塔的第六層,並永久收藏。


你有沒有被「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