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資本市場力量,激活成都經濟「一池春水」

2024-01-18     鈦媒體APP

原標題:藉助資本市場力量,激活成都經濟「一池春水」

(圖源:成都市經信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穩預期、強信心,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則指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更好支持擴大內需,促進穩外貿穩外資,加強對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動能新優勢」。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上市公司是地區經濟發展的龍頭和支撐。以金融「活水」更好澆灌實體經濟之花,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任務,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將在2024年組織開展「新製造 新經濟 新金融 共贏未來」系列企業培育活動。今日,系列企業培育活動序篇——「新產業 新模式 新動能—提振信心在行動,多措並舉助力企業上市提速」活動拉開帷幕,吹響助力企業上市提速「集結號」。

成都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在副省級城市排名中名列前茅

上市公司的數量、質量是地區經濟發展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衡量指標,是代表著地區經濟形象和本地產業形象的一張「名片」。上海、北京、深圳作為全國GDP前三的城市,其A股上市公司數量也居全國前三。同時,上市公司是經濟活躍的「細胞」,在穩經濟大盤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全國上市公司營收占GDP比重保持在六成左右,吸納全國就業人口的3.8%左右,貢獻全國近三分之一的稅收。

一直以來,成都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定位,加快推動優質企業上市,資本市場「成都板塊」提質擴容。截至2023年12月底,成都A股上市企業數量和市值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分別為第六位、第五位。

今日的活動,吸引了成都上市、擬上市企業百餘家前來。

「這場活動提振了信心,更加堅定了我們走資本市場之路。作為一家在蓉深耕30餘年的本土企業,華日通訊正在努力走向科創板。」活動現場,成都華日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揚鈞表示。

「登陸資本市場,可以讓企業在業內更具公信力和影響力,同時也會倒逼企業規範經營,有序發展。同時,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員工持股等方式留住高層次人才。」作為已上市公司代表,創意信息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黃建蓉說道。

(圖源:成都市經信局)

推進企業上市,逐夢多層次資本市場,需要對不同梯度的企業進行針對性培育。在成都,梯度培育體系已然形成。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6戶,居全國第9位、副省級城市第5位,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150餘戶,建立起由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度組成的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庫。

從「要我上市」到「我要上市」

要提升企業上市意願,就得讓企業在上市中獲得支持,「嘗到甜頭」。

「企業通過上市可以實現擴充融資渠道、增強資本實力、實現跳躍發展。同時,以上市的標準,還可以倒逼企業解決發展中的眾多問題。」活動現場,新希望化工投資有限公司、華融化學董事長邵軍用自身企業的親身經歷分享道。

伴隨2023年A股收官,在117家成都上市公司中,69家實現正收益。其中,共有7家漲幅超過100%,13家企業漲幅超過50%。成都企業積極衝刺上市,熱情不減。

「引導企業從『要我上市』到『我要上市』,成都一直把幫扶企業融資、培育企業上市作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積極搭建平台、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優質企業借力資本市場發展壯大。」活動上,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2023年度成都工業企業「六上」培育工作方案》,成都把「上市」作為工業企業「六上」的重點,編制培育方案、組建工作專班、制定「一企一策」,構建形成了牽頭部門和產業部門深度參與、市級部門和區協同聯動的上市工作定期調度機制,資源更加整合、力量更加聚合。依託股改上市服務專家團隊,為列入上市梯隊的企業排疑解惑、提供資源、輔助決策,精準有效推動企業上市。

(圖源:成都市經信局)

另一個事實是,成都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和「新三板」4個全國性證券機構區域基地的城市,紐約證券交易所西南上市培育中心也在蓉布局,成都企業在「家門口」就能夠上市。

有了政府的「鋪路搭橋」,成都企業正苦練內功增強競爭力。286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2000家四川省級專精特新企業,蔚然成勢的專精特新隊伍,躋身全國第一梯隊。

面向未來,成都的計劃是,到2025年,力爭累計培育10000家以上創新型中小企業、3000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0家以上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業。這些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的優秀企業,都是北交所求之若渴的寶貴資源,成為未來走向資本市場的「生力軍」。

成都擴充上市「後備軍」

近年來,在全面註冊機遇下,成都全力推動企業上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助力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強化上市後備資源的挖掘和培育機制、統籌管理機制,全方位擴大上市後備企業資源。

以成都銀行為例,近年來,成都銀行首創「壯大貸」「新易貸」「科創貸」「成長貸」「股債通」「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等特色金融服務產品,為近3000戶企業提供超260億元優惠信貸,對全市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綜合金融服務蓋率達到84%,累計培育14家本土企業科創板上市,全力為成都市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陪伴企業發展壯大,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另一家市屬國有企業成都農商銀行,始終圍繞行業專業化、服務生態化、產品多元化,賦能優勢產業疊代升級、新型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致力於打造成為最懂本地產業的專業銀行。自2020年6月回歸市屬國有企業以來,全行服務的實體客群數較回歸國有前顯著增長,服務高新技術企業近3000戶,支持鏈主及重點企業39戶授信超100億元,為近2000戶相關鏈上企業提供信貸支持超300億元,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超6000億元。

活動現場,成都金融業聯合會發布了春苗秋樹之企業上市基金服務計劃,從企業上市基金服務架構、母基金服務機制、GP機構集群服務、企業上市項目服務等多方面介紹了上市基金服務體系。華西證券則發布了春苗秋樹之「千企萬億」行動計劃,助力中小企業擁抱資本市場。據悉,「千企」是指至2027年末,累計投資50億元,服務企業數量上千家;「萬億」是指企業總體估值上萬億。通過該行動計劃,培育一批金融與產業深度融合的標杆企業,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化上市輔導,精準有效推動企業上市

製造業企業要實現更大發展,走向資本市場,數字化轉型也是繞不開的話題。活動上,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華為雲工業網際網路總架構師劉益明就華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實踐進行了分享。他表示,數字化轉型是製造業走向未來的必經之路,所有行業都將走向數字化,未來25%的企業一半的收入都來源於數字化服務。企業應該以業務成功為導向,開展數字化轉型。

(圖源:成都市經信局)

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負責人表示,將拓展「服務鏈」,進一步健全幫扶機制。

具體而言,將深化上市輔導,搶抓高質量建設北交所機遇,強化政策宣傳解讀,舉辦全市企業北交所上市培訓、重點擬上市企業座談會等活動,精準有效推動企業上市。

全力支持三四板市場深層次、全方位合作對接,實現「綠色通道」在成都落地見效,進一步提高企業申報掛牌效率。

搭建服務載體平台,高效推動「新製造、新經濟」投融資系列活動,依託成制「產融通」、新經濟專業化銀行、「銀企校院」四方平台打造品牌投融資體系,加強各交易所在蓉服務基地溝通協作。

「我們將把上市工作抓得更緊更牢,一手抓企業首發上市,大力推動更多優質企業積極對接資本市場發展壯大,一手抓好上市企業再融資、後備梯隊建設、優質企業招引、中介團隊管理和全面協調服務。通過推動上市工作,發揮上市企業建鏈、強鏈、補鏈、延鏈作用,促進以上市企業為主導的產業鏈集群發展,讓上市企業、上市企業「後備軍」當好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該負責人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f08c44b476fc3e2aaf80ec90848f4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