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副文採過人的極品對聯,讓人刮目相看,讓人津津樂道

2023-08-13   真游泳的貓

原標題:4副文採過人的極品對聯,讓人刮目相看,讓人津津樂道

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好的對聯流傳廣泛,穿越了時空,至今仍有韻味。

我是真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哦。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4副文採過人的極品對聯,讓人刮目相看,讓人津津樂道。喜歡對聯的朋友,趕緊收藏吧。

第1副對聯:豪氣壓群雄,能使力士脫靴,貴妃捧硯;仙才媲眾美,不讓參軍俊逸,開府清新。

此聯顯然是歌頌詩仙李白的,作者是對聯才子李調元。

長聯往往採用自對手法,此聯也是如此,即「力士脫靴」與「貴妃捧硯」對仗,「參軍俊逸」與「開府清新」對仗。

上聯用的是李白膾炙人口的一段風流韻事,展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不慕富貴,豪放不羈,展示謫仙人的超凡脫俗。

下聯則採用杜甫誇讚李白的名句:「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誇獎李白才華出眾,艷壓群芳。

李白一生有太多內容可以寫,而本聯擇取了膾炙人口的典故,藉此展示李白的人格魅力與詩歌天才,以點概面,足以展示李白的魅力所在。

第2副對聯:老驥思千里;鷦鷯足一枝。

這是一副集句聯,上聯出自杜甫的《贈韋左丞丈》:「老驥思千里,飢鷹待一呼。」典故出自曹操《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下聯出自蘇東坡的《雷州八首》:「鷦鷯一枝足,所恨非故林。」

典故出自《莊子》:「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鷦鷯是小鳥的意思,鷦鷯做窩,只占用一根樹枝,表明沒有過分的野心,表明安貧樂道,沒有妄想。

此聯作者有翁方綱和翁同龢兩種說法。

翁方綱是清代乾隆時期詩人,主張肌理說。翁同龢則是咸豐時期的狀元,乃是光緒帝師。

個人感覺此聯的背景更適合翁同龢。

據說翁同龢寫下這副集句聯的時候,已經70歲了。那時候正是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起用的關鍵時刻。

翁同龢寫下此聯,上聯表示自己雖然年老,卻依然想要為朝廷為天下做出一點事情,即所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下聯則是翁同龢表示自己之所以支持維新,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根本不帶有個人的利益追求。

翁同龢舉薦了康有為,被當時視為新派中人。但翁同龢與康有為等人並不站在一邊,他反對了光緒與康有為的許多措施,因而也被光緒帝冷落。

在維新失敗後,翁同龢又因為維新派的身份,被慈禧太后下令「永不敘用」,兩頭不討好,可謂是「枉自擔了虛名」。

如此看來,「鷦鷯足一枝」倒像是翁同龢的一語成讖,二朝帝師最後淒涼而死,葬事從簡,相當憋屈。

第3副對聯:何以至今心愈小;只因已往事皆非。

對聯作者是明代文人陳洪綬。陳洪綬一生以畫見長,尤工人物畫,他所畫的《水滸葉子》遍傳天下,堪稱妙品。

這副對聯顯然是流水對了,而「心愈小」之說法,大可玩味。

大概少年輕狂,對於未來總有許多憧憬,總覺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氣,總覺功名手到擒來,富貴輕易事耳。

然而,在社會上經歷了許多後,便會感覺當年年少輕狂,便會忍不住充滿愁緒,便會不自覺變得謹慎小心起來。

所謂「老成」,所謂「仔細」,固然可以說是成熟,卻也可以說是對少年的背叛。

當陳洪綬說自己以往行事都是錯的時候,他是真心實意的嗎?他是後悔又或者是風流自賞呢?

仔細玩味此聯,我們固然可以感受到陳洪綬的晚年小心,卻也可以看出他的一種堅持。

也就是說,在事實上雖然遭遇了失敗挫折,在心態上雖然承認以前的種種錯誤,然而,在內心根本上陳洪綬未必是真心服輸也。這也是許多失意文人所共有的特質了。

第4副對聯:曲欄杆外,看朝朝暮暮,等閒卷雨飛雲,可詠可觴,人如天上;長板橋頭,聽燕燕鶯鶯,聲唱曉風殘月,此情此景,儂憶江南。

這是舊時位置在江西南昌的江蘇會館的對聯,作者是清代才子江峰青。

所謂會館,是古代同鄉或者同業組成的團體。古代遊子在會館中結識老鄉,擴大人脈,消遣時光,對會館是很有感情的。

對聯採用自對手法,如「卷雨」對「飛雲」,「曉風」對「殘月」。

卷雨飛雲,化用了王勃《滕王閣詩》的句子:「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由於會館所在地是在江西南昌,而滕王閣是南昌的著名景點,上聯切合眼前之景,表達了異鄉人在江西的愉快生活,表達了大家聚在江西「可詠可觴」的快樂,可謂妙哉。

下聯則著重表達思鄉之情,表達遊子們對江蘇老家的思念之情。

「曉風殘月」,出自柳永的《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上聯主要是看,下聯主要是聽。燕燕鶯鶯是耳邊之聲,曉風殘月之醉後之景,由眼前而思鄉,由醉里而念舊,想到江蘇老家與眼前一樣的美景,得出「儂憶江南」的感慨,可謂自然而言。

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對聯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失業在家,寫文餬口,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讚賞、收藏和轉發!1塊錢是情,2塊錢是愛,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