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詭事錄2》結局:原來這才是盧凌風被追殺的真相,看2遍都覺得不可思議

2024-07-25     娛樂一家親

關於《唐朝詭事錄2》這部劇往後,不僅得琢磨兇手,還得揣測刺客的身份。

故事進展到第三幕的結尾,盧凌風與昔日最崇拜的太子間的深厚情誼,就此畫上了句號。

從被貶出京城,途經摩家店,盧凌風遭遇了兩次險象環生的刺殺。

第一次是在人潮擁擠的拾陽大街,禁衛軍明目張胆地發起攻擊;第二次的刺客則更為狡猾,暗器上沾滿了劇毒,意圖致盧凌風於死地的企圖昭然若揭。

到達摩家店時,一場更為隱秘的襲擊悄然展開,直到他們突然向盧凌風動手,誰也沒能料到賈不離和藍舉人竟是同夥,更沒想到他們是傳說中的獵命郎君。

在確鑿證據面前,盧凌風雖曾猜測有人容不下他,但他選擇裝作不知情。

當看到來自東宮的信箋,上面詳細列出了殺害他能獲得的賞金,以及逼真的人物畫像後,盧凌風最後的僥倖徹底消散。

事實證據擺在眼前,連蘇無名和喜君都知曉真相,再想掩飾已不可能。盧凌風落下了一滴淚,這並非輕易為之,而是以這種方式向珍貴的情誼告別。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接下來的五幕劇情中,殺手的身影將持續浮現。

第16集結尾,一行人在胡楊樹下偶遇的匆匆過客,很可能就是新一任的殺手,正等待著最佳的下手時機。

至於幕後黑手究竟是誰,答案仍在層層迷霧之中。

"風雪摩家店"的故事結束時,留下了一個謎底:一個戴著斗篷,臉龐模糊的人,與賈不離和藍舉人密謀策劃暗殺盧凌風,這舉動頗似楊內侍的風格。

當蘇無名揭露了盧凌風與公主的母子關係後,已經登基為皇的太子勃然大怒,直接免去了盧凌風的官職。

蘇無名離去後,楊內侍跪地請求新帝處決盧凌風。理由是,雖然與皇帝感情深厚,但公主與盧凌風畢竟是親生母子。

母子之間的心靈相連,在關鍵時刻,盧凌風必定會站在母親這邊。更重要的是,儘管盧凌風離開了右金吾衛,但其影響力仍在。

太子能夠坐上皇位,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金吾衛中郎將級別的盟友。即使現在,他的根基也無法與公主相比。

因此,殺死盧凌風似乎成了清除隱患的最佳途徑。

然而,當盧凌風是公主兒子的消息剛一傳出,新帝就迫不及待地採取行動。

這難道不是在向文武百官表明自己與公主之間的對立,甚至準備對公主出手了嗎?蘇無名的揭露讓最佳時機錯失了。

很明顯,皇帝想要盧凌風死,卻又不想以公開的手段「君命臣死」,只能暗中行事。

執行這一命令的,是楊內侍嗎?

在拾陽大街上,第一波刺殺像是發出的警告,而真正的殺手行動則緊隨其後。

兩個獵命郎君的實力跟盧凌風比起來差遠了,一眼就能看出文書用的是什麼紙張。

楊內侍不傻,可能就是有兩撥殺手在背後搞事情吧。

第一波殺手出現在拾陽大街,他們是由皇帝身邊的人白杉派出來的,而獵命郎君的幕後老闆也是白杉。

實際上,策劃毒殺的主謀正是楊內侍。白杉是皇帝最信賴、最了解新帝的人。

無論對方是虛情假意還是另有圖謀,他都能猜到對方用警告的方式想讓盧凌風明白他的立場。

盧凌風在想:「要殺我,為什麼不直接下旨?」這不僅是他的疑惑,也是大家的疑惑。既然有生殺大權,為何還要拐彎抹角?

對於盧凌風這個從小的玩伴,長大後的堅定支持者,即使沒有感情,也要裝作關係密切。背後的忌憚更多。金吾衛是他唯一的依靠,如果裡面還有公主的人,他贏的機會在哪裡?

這就是盧凌風出京的主要原因之一,名義上是太子請他調查消息,實際上太子是想讓他離開,甚至可能永遠回不到金吾衛。

第二季的第一案結束後,太子原本想利用盧凌風喊的那一聲「娘」來對付他和公主,沒想到被可蘇無名給破壞了。

將盧凌風貶謫到雲鼎當縣尉,只是權宜之計。東宮的信箋是在警告:我可以下旨殺你,但我沒這麼做。

想讓盧凌風別再捲入京城的複雜事務,得用簡單直接的話說。就是希望他能念舊情,別趟這趟渾水了。

李三還有備用計劃,找了個叫楊內侍的人,他確信楊內侍會明白暗示,然後給盧凌風致命一擊。

如果盧凌風在路上遇害,這事兒就沒人能說他是主動送死的。最壞的情況,我派去的人也沒動手嘛!這就是「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做事得小心,不然可能隨時有危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d73f838bd91ab0ee9a4731803e89649.html